刘远林
贺州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广西 贺州 542800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中药因其独特的疗效,已成为客观存在并且被广泛接受的医疗模式。寻求各种中医治疗方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是目前临床迫切需要的治疗手段。笔者临床中应用中西医结合针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取得一定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2006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患者共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40~75岁;病程4~12年;其中冠心病14例,高血压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8例,Ⅲ级14例,Ⅳ级11例。治疗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38~75岁;病程5~12年;其中冠心病13例,高血压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9例,Ⅲ级15例,Ⅳ级1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心力衰竭分级、病种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中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主要症状:①颈静脉怒张;②肺部啰音;③心脏扩大;④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⑤第三心音奔马律;⑥急性肺水肿;⑦静脉压升高>1.57 Kpa(16 cm H2O);⑧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⑨循环时间>25 s。次要症状:①夜间咳嗽;②踝部水肿;③活动后呼吸困难;④胸腔积液;⑤肝肿大;⑥肺活量降低到最大肺活量的1/3;⑦治疗后5天内体重减轻>4.5 kg;⑧心动过速(≥120次/min)。同时合并以上2个主症或1个主症加2个次症,即可确诊。
1.3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2]中相关标准:①有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疾病;②有呼吸困难或者咳嗽气喘,或乏力,或纳差腹胀恶心等症状,或体力活动受限等;③有水肿、肺底啰音、肝脾肿大、颈静脉充盈等体征,肝颈征(+);④超声检查心室增大,LVEF<50%;⑤X线检查肺瘀血或肺间质水肿;⑥心电图有左室肥厚、心肌缺血或心率失常等表现。心功能分级标准以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为准。
1.4 纳入标准 ①年龄42~79岁;②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③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排除标准 ①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或者合并感染性疾病者;②肿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资料不完全或不愿意配合治疗者。
2.1 对照组 采用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则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必要时吸氧或加洋地黄制剂。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针刺双侧内关穴,采用平补平泻法,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准,留针30 min,每天1次;艾灸雀啄关元穴、双侧三阴交穴,每次30 min,每天1次。
2组疗程均为4周。
3.1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临床疗效;②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③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血流/舒张末期血流(E/A);④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配对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临床疾病诊断疗效标准》[3]判定。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心功能改善1~2级;无效: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均无改变或恶化。总有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4.2 心功能改善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拟定。显效: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衰竭提高2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及2级者;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者;恶化:心功能恶化1级或1级以上者。总有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4.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36%,对照组为69.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4 2组心功能改善疗效比较 见表2。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29%,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心功能改善疗效比较 例(%)
4.5 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见表3。治疗后,2组患者LV、CO、LVEF、E/A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LV、CO、LVEF值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s)
表3 2组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对照组(n=33)治疗组(n=34)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LV(mm)61.80±12.9853.70±11.00①62.70±9.7240.60±9.77①②CO(L/min)2.39±0.663.50±0.78①2.44±0.074.90±0.75①②LV EF 0.36±0.050.45±0.07①0.38±0.030.59±0.07①②E/A 0.50±0.370.65±0.40①0.49±0.300.88±0.40①
4.6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查。有研究表明,心肌炎症是导致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的共同病因[4]。可以说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以免疫反应和炎症为特点的疾病。中医学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论述最早见于《素问·举痛论》:“劳则喘息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味过于甘,心气喘满。”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心悸、胸痹、喘证、水肿等范畴。病机主要为心气虚,心阳不足,气虚不运血,阳虚不化水,血脉瘀阻,水饮内停。心的属性为“阳”,以阳气为用,其在五行中属火,居高位,故《灵枢·阴阳系日月》曰:“心为阳中之太阳。”因此心气虚是慢性心功能不全发生的始动环节,在气虚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累及于阳,气虚乃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甚,最终出现阳气亏虚之证。心的生理特点是主阳动,只有心阳的鼓动,阴血津液才得以布散营养周身;只有阳气充足,阳气布散于外,才能使人外在的精神振奋。因此,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温补心阳尤为重要。针灸疗法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别走于手少阳三焦经,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难经·二十九难》曰:“阴维为病苦心痛。”内关善治心胸诸疾,有宁心安神、镇静止痛、理气和胃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内关穴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增加每博心输出量,改善休克状态下心肌灌注,使心泵功能增强,从而达到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5]。有学者研究发现,针灸可有效阻滞交感神经活性,改善心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6]。研究表明,针刺内关穴还可以通过对心肌酶、心肌细胞内离子浓度、心肌细胞基因的表达等影响来保护心肌,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7]。艾灸疗法是借助艾条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发挥温熙阳气、温通气血、温经散寒之功效,以达到治病防病的一种方法。《素问·异法方宜论》言:“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阐述内脏阳气亏虚而阴寒内生时,可选择艾灸之法治疗。关元为人身元阴元阳交汇之处,灸之可温补元阳。三阴交为足三阴经气血交汇之处,灸之可以行气活血,取以上穴位治疗心功能衰竭可以达到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之功。有研究报道加用艾灸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8~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综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表明加用针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各项指标,且方法简单,有临床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