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军
【摘 要】目的 分析日常生活能力对精神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中心收治的50例精神病患者(实验组)以及50例来我中心行健康体检者(對照组)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两组观察对象均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和简易智能量表进行评估,分析比较两组观察对象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简易智能量表的评估结果。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简易智能量表的评估结果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日常生活能力与精神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
【中图分类号】R74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1
随着生活节奏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我国精神病的发病率已呈现上升的趋势[1]。精神病主要是指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淡漠,即对任何事物均缺乏基本兴趣,同时也伴有自理能力以及社会行为能力的下降 。我中心为了分析日常生活能力对精神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分别对精神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和简易智能量表的评估,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收治的50例精神病患者(实验组)以及50例来我中心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
实验组精神病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3:27,患者的年龄范围为56至78岁,患者年龄均值为(63.37±2.58)岁,患者的文化程度:15例为小学学历者,12例为初中、高中者,23例患者文化程度不详。
对照组中,男女的比例为25:25,年龄范围为57至79岁,年龄均值为(63.42±2.39)岁,体检者的文化程度:14例为小学学历者,14例为初中、高中者,22例体检者文化程度不详。
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P值大于0.05,表示组间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评估方法
两组观察对象均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和简易智能量表进行评估,评估方法如下:(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选择由美国Lawton和Brody编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对观察对象进行评分,该量表包括14个项目,分为两部分(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主要评估内容为上厕所、打电话、使用交通工具、备餐、做家务、进食、服药、穿衣、洗澡、洗衣、梳洗、行走、购物和自理经济,采用1-4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差,其中总分低于14分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正常;总分超过16分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总分超过21分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存在明显障碍。(2)简易智能量表评估:选择简易智能量表,该量表总共包括19个项目,量表内容主要包括地区定向、物品命名、时间定项、描图、语言复述、语言即可记忆、语言理解、阅读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总分为30分,得分越高表示智能越好,得分不超过17分属于文盲组;得分不超过20分属于小学组;得分不超过24分属于中学及以上组。
得出结果后,分析比较两组观察对象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简易智能量表的评估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观察对象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简易智能量表的评估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使用()表示,P当P值小于0.05时,则可以认为两组观察对象之间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当P值大于0.05时,则可以认为两组观察对象之间的比较结果不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不具有意义。
2 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简易智能量表的评估结果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精神病主要是指患者在病态心理状况的支配下,存在自杀或伤害、攻击他人的行为,且该类患者持久存在认识、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明显异常的情况,表现为不能正常工作、学习以及生活[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人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衣食住行以及个人卫生方面,该活动需要在肢体健全以及大脑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才能完成 [3]。对精神病患者而言,该类患者的认知功能已经出现下降的现象,而患者认知功能的下降易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出现下降,尤其是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4]。有相关研究报道,精神病患者的年龄越大,病情越严重,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障碍越明显,但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一定的病情控制措施,并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预以及适当的日常生活活动技巧和能力训练,能够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提高对自身健康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认识,达到提高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5]。本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简易智能量表的评估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简易智能量表的评估结果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显著意义。
因此,本研究认为日常生活能力与精神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姚敏红,费静霞,蒋菊芳等.改良住院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的设计及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1):3770-3772.
李雪萍.老年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缺陷的护理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4):367.
王翠娇,陈元香,高镇松等.老年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缺陷的护理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10):1970-1971.
刘建伟,李立群,林壮国等.85例肇事肇祸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C].//2013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届康复治疗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883-885.
孙薇,常余善,于侠等.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6):486-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