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元珍
【摘 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方法。方法:将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15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化护理,研究组患儿则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腹痛消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紫癜复发几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之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复发率也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大力普及推广。
【关键词】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1
过敏性紫癜属于免疫系统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也被称之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临床表现为肾功能损伤、关节疼痛、腹痛等,由于微血管变态反应,在臀部、上肢、下肢等位置会出现清晰可见的皮肤紫癜,主要好发于过敏人群以及小儿中。现阶段,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原则为抗过敏,并辅以合理有效的护理配合,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1]。对此,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特此分析了综合护理干预实施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7年06月--2018年06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15例。研究组中7例男性研究对象,8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3-12岁,平均(6.6±1.6)岁;常规组中8例男性研究对象,7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2-12岁,平均(6.7±1.7)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要求;均存在程度不一的关节痛、腹痛等表现。排除非自愿参与、凝血机制紊乱、精神异常以及对本次研究不耐受或中途退出的患儿。两组临床资料比较,P>0.05,可比性较大。
1.2 方法
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化护理,主要有:抗过敏治疗;创造优良的治疗环境,定期通风、消毒,以免发生医源性感染。另外,遵医嘱为患儿用药,让患儿充分休息。
研究组患儿则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方法为:(1)心理护理:大部分患儿年龄小,加之对新环境以及陌生人员的不适应,极易引起过度的心理恐慌,对此,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交流,紧密护患关系,让患者尽快适应新环境,减轻不良情绪。另外,与患儿家属积极交流,向其普及疾病知识,获得患儿家属的理解和配合。(2)皮肤护理:皮疹是过敏性紫癜的明显症状,护理人员需加强观察皮疹形态、部位、颜色以及数量,警惕皮疹是否破损、面积扩大或缩小等。皮疹会引起皮肤瘙痒,所以护理人员应当为患儿做好皮肤清洁工作,禁止患儿抓挠,如果皮疹部位瘙痒,可遵医嘱予以药膏外涂,如果破溃,需立刻向医师反馈,及时对症处理,以防感染。另外,按时更换床单,保证床铺干净卫生,注意患儿皮肤受压情况,患儿穿着的衣物尽量以柔软、透气、宽松为主,沐浴时予以温水轻柔擦洗,禁止应用沐浴露。静脉给药时,禁止对穿刺位置进行用力拍打,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结束输液后,告知家属按压穿刺点10-20min。(3)饮食护理:以易消化、清淡、高营养的流食为主,禁止鸡蛋、鱼虾、菠萝、螃蟹等容易过敏的食物,若患者水肿,需减少食盐摄入量。(4)关节痛护理:采用VA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让患儿充分休息,将软枕置于关节疼痛处,并按照关节不同疼痛部位,約束其活动,以免发生跌倒。另外,指导家属正确按摩,以减轻患儿疼痛感。(5)胃肠道护理:留意患儿面色、表情,如果患儿呕吐,需详细记录呕吐时间、呕吐物性质,需警惕患儿有无腹痛,一旦患儿发生腹痛,需立刻向医师反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腹痛消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紫癜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予以统计分析。以[n(%)]为计数资料,用卡方比较组间差异;以(x±s)为计量资料,用t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组间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与住院时间
研究组腹痛消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紫癜复发率
研究组患儿紫癜复发几率6.67%(1/15)明显低于常规组26.67%(4/15),组间差异显著(X2=14.397,p<0.05)。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尚未完全明确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感染性变态反应有关。因为体内抗体、抗原发生反应,进而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使得小血管、四周毛血管受累并产生炎性反应,且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管通透性比较高,通常还会伴发关节痛、胃肠痛等症状[2]。有研究提出,临床积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同时辅以合理有效的护理,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大的意义[3]。
护理期间,将疾病治疗和有关护理要点详细告知于患儿家属,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让患儿家属在面对患儿病情变化时可以做到冷静对待[4]。另外,饮食护理方面,要求患儿禁止接触容易过敏的食物,以免感染的发生和疾病复发,多摄入绿色果蔬,清淡、高维生素的食物能够帮助患儿降低血管通透性。肠道不适进而发生呕吐的患儿,需及时予以补液、高营养流食,肠道不适缓解之后,合理调整膳食方案,以免营养单一。
本文中,研究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同时紫癜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由此可见,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具有确切的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卢贤红. 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15,27(08):120-122.
余景建,莫改章. 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336-337.
欧阳知明,叶永青,刘玉玲,等.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观察及临床护理方式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01):159-161.
田立东.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2016,18(05):51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