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8-10-09 11:00矣海萍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心衰依从性研究组

矣海萍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70例,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开展基础护理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研究组改善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另外,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和心理功能等各项评分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使其不良情绪得以改善,提升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1

据有关资料显示,心衰患者会伴有诸多心理障碍,同时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1]。因此,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除了得到有效的治疗之外,护理工作也不容忽视。为此,本文要研究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的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70例。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5例。

研究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55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69.28士7.06)岁。其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14例。

参照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53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68.25士8.13)岁。其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5例。

2组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护理流程

参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详情流程为:①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将心衰有关知识进行普及,使其不良情绪缓解的同时恢复治疗疾病的自信心。②询问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评价,这样可以使其主动性提升,加快康复速度。③做好家属的心理指导,让其保持良好心态,在治疗期间需全程陪伴患者,予以安慰和鼓励,从而使治疗效果提升[2]。④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对其心理状进行评估,结合实际状况实施针对性心理指导,从而将治疗信心增强。⑤告知患者需定期来院复查,从而促使其早日康复。

1.3 指标的判定[3]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之后利用GQOLI-74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社会、心理、躯体和物质等。

1.4 数据处理

2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SAS评分、SDS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则代表两组患者在以上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心理护理干预和基础护理后的心理状态

比对后可知,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心理状态改善优于基础护理的参照组,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如表1:

2.2 心理护理干预和基础护理后的生存质量

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研究组更优,与参照组比对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如表2:

3 讨论

慢性心衰具有较长的治疗周期,且病情迁延不愈,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据有关资料显示,负面情绪对于心衰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4]。患者长期不良情绪会丧失治疗信心,降低依从性的同时对治疗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心理护理属于创造性护理模式,通过心理治疗和护理可以使患者不良心理因素得以改善,恢复治疗疾病的自信心[5]。与此同时,心理护理可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对护理方案进行調整,改善心衰症状的同时使治疗效果提升。从此次数据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改善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另外,从生存质量结果来看,研究组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充分说明了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其临床可行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综上总结,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使其不良情绪得以改善,提升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参考文献

项颖卿,罗萍,章国良等.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307-308.

金玉玲.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健康前沿,2016,23(6):65-65.

王丹丹.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1):190-191.

谈燕.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8,4(3):186-187.

高学叶.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精神、生理健康及心功能的积极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8):139-140,142.

猜你喜欢
心衰依从性研究组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超声诊断分析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山西省心衰中心联盟在并成立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