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靓婷
【摘 要】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方法 术前一天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或洗手护士到病房采用讲解、阅读宣传册、观看视频等健康教育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个体化的术前访视。术中:正确合理安置手术体位、安全正确使用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熟练配合手术,密切观察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加强术中保温、实施科学液体治疗、采取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范措施落实,使手术顺利、安全进行同时保护病人隐私等。术后2-3天访视患者,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意见及建议。结果 优化围手术期护理后,促进手术顺利进行,提高了病人总体治疗效果。结论 手术室围手术期健康宣教、心理护理落实使从患者进入手术间—离开手术间感到安全,舒适,放松,温暖使患者在身体功能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心里上得到最好的照顾,应全面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1
围手术期护理是针对患者从入院准备手术到术后康复,将手术前、中、后三期的护理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为患者提供全程护理的一种工作方法。2011年全国优质护理工作已经拓展到三级医院手术室并作为三甲医院等级评审的标准之一。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了外科疾病患者治疗的一部分时,手术室护士参与了相对短暂但又极为重要的手术护理过程。做好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使其身体功能上得到最大程度恢复性的可能大大增加。我院从2011年就开始开展优质护理,尤其在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现汇报如下。
1 术前护理
手术前期又叫术前访视,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使患者产生较明显的、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引起生命体征及情绪变 化.甚至影响麻醉和手术的正常进行【1】。外科病人手术前后均出现情绪反应强烈且伴随着睡眠质量差的现象【2】。所以要做好手术前护理工作。
1.1 术前访视人员与时间 术前一天当台巡回或洗手护士应访视病人,访视时间为10-15分钟。
1.2 术前访视患者范围 世界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职责之一,新、大、难手术,全麻手术病人必须做到术前访视,四川省护理学会质控中心对围手术期患者术前访视病人范围为:医院根据开展手术种类与手术量制定自己的术前访视病种,一旦制定必须做到100%的访视率。
1.3 访视病人时程序
1.3.1 首先阅读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病人的基本信息以及各种检查的阳性体征等如患者姓名、年龄、职业、经济条件、病情、治疗措施、手术方法、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为全面个性化术前健康宣教做好信息储备:
1.3.2 自我介绍,积极、恰当宣传手术团队成员,增强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手术配合度。
1.3.3 健康教育访视 根据患者的年龄、视力、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等采取口头讲解、阅读宣传片、观看宣传视频等,达到省时高效沟通、满意沟通。
1.3.4 术前注意事项的宣教
心理护理 通过评估患者病情、心理状况等情况,确定心理疏导方法如当患者有疑惑时让患者有机会表达自已的忧虑,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室环境、手术流程、手术相关知识等内容。通过术前访视与患者的良好沟通,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到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环节,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反应,加强患者手术配合能力和提高患者对手术室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同时评估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品质,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介绍患者的病情,手术方式,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如压力性损伤、低体温预防措施等等,向患者与家属交代清楚并简单的介绍一下手术室的环境,位置,温度,让患者有心里准备。向患者交代术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做好卫生宣教,取得信任与配合缓解患者及家属紧张的心里,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2 术中护理
2.1 术中首先确保正确体位摆放,充分暴露手术视野,预防神经肌肉损伤;预防措施:手术开始前预摆体位询问病人主观感受从而调整,最大限度的保证病人的安全与舒适,方便术者操作。
2.2 评估患者与临床医生多方交流手术方式后做好充分仪器设备、器械、用物的准备,并保证正常运转,不得影响手术顺利进行,避免延长手术时间现象发生。
2.3 手术过程的严密观察手术进展主动服务。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病人的不适与意外情况,防止并发症发生,确保病人的安全。术中保护病人隐私,手术后期要严密观察病人麻醉恢复情况,患者身体重要脏器功能,伤口,引流物及情绪等情况,防止意外拔管、坠床等现象发生。
2.4 术中保暖 低体温是手术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疼痛、心率加快、切口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增加围手术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延迟患者术后康复。室温21℃-25℃,湿度30-60%;术中保温,病人从入室到出室盖好被盖,减少非手术部位的暴露;术中使用温盐水冲洗37℃-40℃;
2.5 下肢深静脉血栓防范(DVP)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有研究指出50%患者在术中就已经发生DVT。目前,主要通过药物和物理方法预防DVT 发生,因患者术野渗血、不容易止血等问题,术前、术中均不容易采取抗凝药物预防DVT,因此术中采用物理方法预防是首选措施,对患者采用肢体压力治疗系统,通过下肢间歇性加压,达到加速肢体血流速度,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从而降低患者术中DVT的发生率。
3 术后护理
3.1 转运病人注意:手术结束,严格落实安全核查的第三步:确保手术室名称、手术病理标本、高值耗材使用等均正确录入,管道的妥善固定,伤口的引流,物资的清理确保病人安全舒适的返回病房。
3.2 术后访视:各专业组长在术后2-3天认真填写访视单,每个项目都应准确填写,并签上访视者姓名。到床旁看望病人,查看伤口愈合情况。争求患者意见,请患者提出宝贵意见。给予患者健康指导。
4 总结
手术室围手术期健康宣教、心理护理落实使患者从术前一天到进入手术间到离开手术间均能感到安全,舒适,放松,温暖使患者在身体功能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心理上得到最好的照顾,应全面推广。
文献参考
梁宝勇、刘畅、杜桂芝等,擇期性腹内手术病人应激反应与心里学杂志,1994.2(2):77-80
许玉玲:外科病人手术前后心里状态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