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 艾热提·买提热依木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7~18岁维吾尔族学生2000和2014年身体素质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对影响新疆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2000-2014年间新疆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均呈下降趋势;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等,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身体素质;维吾尔族;影响因素;发展对
策;中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8)04-0131-06
Abstract:With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test,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paper mad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hysical quality changes of Uygur students aged between 7 and 18 in 2000 and 2014, and made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hysical 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Xinjiang. Results show that from 2000 to 2014,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of the physical quality includ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chool factors, family factors and students' own factors. It gave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Key words:physical fitness; Uyghur nationality; influencing factor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近30年學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呈持续下降趋势。本文根据2000年和2014年两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对新疆维吾尔族7~18岁中小学生速度、爆发力、耐力和力量等身体素质15年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揭示成因,为新疆中小学学校体育改革、增强维吾尔族学生身体素质提供实证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新疆7~18岁维吾尔族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父母均为维吾尔族;2)在当地住满一年及以上;3)从事正常体育活动,生长发育健全的正常学生。学生按地域和性别分为城、乡、男、女共4类样本。抽样方法按照《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细则》,分别在喀什市第一中学、喀什市第三小学、喀什疏附县第一中学、喀什疏附县第三中学、喀什疏附县第一小学、喀什疏勒县第一中学和喀什疏勒县第一小学抽取城乡样本。因抽样原则、方法、抽样点校不变,故本研究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同质性。其中,2000年抽取男生1 200人(城市797人、乡村403人),女生1 202人(城市820人、乡村382人),共计2 402人;2014年抽取男生2 869人(城市1 434人、乡村1 435人),女生2 871人(城市1 438人、乡村1 433人),共计5 74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目标在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并查阅了2000年以来相关体质与健康的研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收集与本研究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论文等。
1.2.2 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依据《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教学、体育师资、场地器材以及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生活习惯、日常饮食等方面。
1.2.3 测试指标与方法
测试指标包括50 m跑、50 m×8往返跑(7~12岁)、800 m跑(13~18岁女生)、1 000 m跑(13~18岁男生)、立定跳远、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生)、斜身引体(7~12岁男生)、引体向上(13~18岁男生)。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和《检测细则》要求,由专业测量人员采用统一方法和器材对上述指标进行测试。测试现场有严格的测试流程和逻辑检错等质量控制手段,确保原始数据的准确。
1.2.4 访谈法
对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大学等高校从事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学研究的部分教授和副教授以及喀什、阿克苏、和田地区中小学从事20年以上体育教学的高级体育老师进行走访交流,进一步了解影响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主要因素,征求他们对本研究的建议。
1.2.5 数理统计法
使用Access 数据库录入和管理原始数据,统计采用SPSS17.0进行常规分析,差异性检验采用t检验。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速度素质
近15年间,除乡村男生外, 维吾尔族7~18岁城男、城女、乡女学生50 m 跑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城市男生7~18岁平均下降0.7 s。7~12岁小学年龄段平均下降0.8 s,初中和高中年齡段平均下降0.4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村男生7~18岁平均提高0.1 s,特别在初中年龄段平均提高0.5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女生7~18岁平均下降1.2 s。小学、初中和高中年龄段分别平均下降1.0 s、1.0 s 和 0.8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乡村女生7~18岁平均下降0.7 s。小学和初中年龄段平均下降0.5 s,高中年龄段平均下降1.1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见表1)。
2.2 耐力素质
近15年间,维吾尔族7~18岁城男、乡男、城女、乡女学生耐力跑成绩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城市男生7~18岁平均下降22.7 s。小学、初中和高中年龄段分别平均下降4.6 s、34.0 s 和 22.7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乡村男生7~18岁平均下降6.0 s。小学和初中年龄段分别平均下降6.8 s 和 11.3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城市女生7~18岁平均下降26.9 s。小学、初中和高中年龄段分别平均下降6.3 s、36.9 s 和 58.2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乡村女生7~18岁平均下降9.7 s。小学、初中和高中年龄段分别平均下降10.7 s、4.1 s 和 13.5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见表2)。
2.3 爆发力素质
近15年间,维吾尔族7~18岁城男、乡男、城女、乡女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城市男生7~18岁平均下降6.0 cm。小学和初中年龄段分别平均下降14.3 cm 和 6.3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乡村男生7~18岁平均下降9.3 cm。小学、初中和高中年龄段分别平均下降为 6.8 cm、8.1 cm和15.1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城市女生7~18岁平均下降15.9 cm。小学、初中和高中年龄段分别平均下降为 23.6 cm、10.1 cm 和 6.4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乡村女生7~18岁平均下降为 18.1 cm。小学、初中和高中年龄段分别平均下降为 15.3 cm、17.2 cm 和 14.2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2.4 力量素质
近15年间,维吾尔族7~18岁城乡男、女学生力量素质成绩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城市男生7~18岁平均下降6.0次。小学、初中和高中年龄段分别平均下降7.1 次、4.2 次 和 5.8 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乡村男生7~18岁平均下降9.6次。小学、初中和高中年龄段分别平均下降16.3次、2.5次和3.5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城市女生7~18岁平均下降16.2 次/分钟。小学、初中和高中年龄段分别平均下降16.8次、15.5次和15.6次/分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乡村女生7~18岁平均下降为 15.0 次。小学、初中和高中年龄段分别平均下降为 13.5 次、17.3 次 和 15.8 次/分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3 影响新疆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2000-2014年间,新疆7~18岁维吾尔族城乡学生速度、耐力、爆发力和力量素质指标除个别年龄段出现提高外,大多数年龄段呈出现下降趋势。影响维吾尔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各种各样,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及经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学生的自身因素。
3.1 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我国的西北边远地区。近年来,虽然新疆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但维吾尔族主要聚居的南疆地区(包括阿克苏、喀什、克州、和田、巴州), 由于区域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物资匮乏、气候干早、降水稀少等原因,与北疆(包括乌鲁木齐、昌吉、克拉玛依、博州、阿尔泰、伊犁州、塔城)相比,整体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南疆地区居民收入较低,生活水平较差,学生的营养膳食结构和食品卫生条件不良。许多学生在周末、节假日和课外时间还要照顾家庭干农活,每天要花40~80 min时间奔走于学校、家庭和田野间,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体育活动。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学生,使得学生身体素质能力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3.2 学校因素
3.2.1 校领导对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质健康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体育课被占的情况调查发现,有78.2%的学校存在体育课被其他学科占用的现象,有69.5%的体育教师反映主要校领导不重视体育课而出现被占用的现象;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称标准)的了解情况调查发现,有83.
3%的校领导表示没有仔细地看过“标准”,不太了解。调查还发现,71.6%的校领导对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文件,如《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部门颁发的文件,如:《关于印发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的通知》等不了解,没有几位校领导知道现在执行的是2014年修订的《标准》,更不知道具体的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在调研中还发现,学校实施《标准》时,仅有6.8%的城市学校采用测试仪器,由专门培训过的体育教师进行测试,其他学校均采用人工测试,且上报数据存在严重数据造假现象,有41.7%的学校为完成上报任务仅对部分年级学生的部分项目进行测试,有29.3%的学校让班主任根据去年的情况更换数据,还有23.1%的学校测试完成后乱改测试成绩再上报。
3.2.2 严重缺乏体育场地器材,现有的场地器材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现有体育场地条件差,都是泥土场地,且凹凸不平,碎石外露,雨天稀泥多,晴天灰尘大,这种现象以农村中小学表现更为突出。调查发现,有82.5 %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场地器材短缺造成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動不能很好地开展而引起学生不喜欢课外体育锻炼,从而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有61.7%的学生表示因为没有足够的场地器材而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还有部分学校没有体育场地或者运动场地非常小,课间操站队也非常拥挤,难以满足正常体育教学、开展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的基本要求,也不能按照课程标准开展体育课,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也得不到保证;“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1小时”和课外体育锻炼只是口号,是仅仅停留一纸文件上。
3.2.3 高素质的专业体育教师严重不足,敬业精神有待提高,这直接影响相关体育政策的落实。调查结果显示,南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普遍存在高素质体育专业教师缺编情况,职称和学历偏低,目前有的体育教师中没有研究生,平均学历为大专,中专学历占31.4%(大部分为体育学校毕业的专业运动员),大专学历占50.3%(大部分是从中专升入大专的体育教师和新疆大专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体育教师年龄层次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很多老师责任心不够强,教学水平不高,教学不够规范。由于大部分学校有体育教师24小时值班制度、课时量过大、课外时间带队训练不计工作量等原因,体育教师教学积极性低。另外,新疆地区因原有的师范教育以维语授课为主,仅有54.7%的体育老师有汉语水平考试(HSK)6级及以下证书,他们汉语水平薄弱,信息闭塞,知识陈旧。虽然近10年双语教育广泛推广,通过1~2年的双语教师培训,有45.3%的体育老师已获得汉语水平考试7级及以上证书,但在工作岗位上除了双语班的体育课堂使用汉语外其他都使用维语。汉语水平直接影响他们对新的体育理论知识和健康教育理念意识的了解及掌握,无法及时传达给学生最新的健康教育知识和锻炼方法。这些因素阻碍了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
3.3 家庭因素
多数家庭贫困,父母文化程度低,家长对学生健康的认识存在误区,家长高度关注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重视孩子的营养卫生和体质健康。另外,南疆交通不便,距大城市较远,受到传统思想和宗教信仰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家长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健康意识过低,对孩子们的生活方面缺少正确的健康指导。通过访谈可得知,很多家长自己不去体育锻炼,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为了让孩子考上名牌大学,挤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学生文化课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时间延长,学生空余时间极少,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7~12岁的小学生和13~18岁的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分别保证为10小时和9小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7.8%的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10小时及以上,有51.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到8小时,只有5.8%的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9小时及以上,有52.4%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到7小时; 每周参加体育课外活动3次及以上的学生只占11.3%,2次的占19.7%,1次的占45.7%,还有23.3% (男性8.7 %、女性14.5 %)学生除了上正常的体育课以外,从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3.4 学生自身因素
维吾尔族学生严重缺乏科学锻炼的意识和方法。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玩手机、微信、QQ、电子游戏,放弃了课余体育锻炼和游戏。学生不懂得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来全面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这在耐力和力量项目的素质上较突出,耐力和力量素质水平下降的紧迫性日益增强。学生意志品质薄弱,怕苦怕累,不愿意从事耐力和力量性的锻炼,听到耐力跑或力量训练就设法逃避。调查显示,对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多选项目调查中,有79.3%的学生选择没有时间,有68.7%的学生选择没有兴趣,有61.7%的学生选择没有足够的场地器材,有59.1%的学生选择没有喜欢的体育项目,还有64.1%的学生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游戏和看电视而浪费课余时间,只有10.6%的学生“非常愿意参加长跑锻炼”,且“愿意”的比例随着年级增加而降低,并且明确表示“不想参加长跑锻炼”的学生达到80.4%。在“不想参加长跑锻炼”的原因中认为“太累”的高达68.4%,害怕受伤的为13.3%。
4 提高新疆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基本对策
4.1 要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制度,加大教育和体育经费方面的投入
利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机遇,借助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援疆行动计划”,进一步发展新疆尤其是经济水平较落后的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大该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和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 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制度,特别是教育经费和场地器材建设经费的使用情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1小时”的实施状况、“蛋奶工程”和“营养午餐活动”的覆盖率等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制度以及检查结果的奖罚制度。 建立新疆各个地区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平台和自治区学生大数据库平台, 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持续动态监控,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综合管理制度,并引导学生选择科学、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合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实行新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国家直报与自治区学生数据库平台直报的双上模式,提高新疆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的时效性。
4.2 校领导带头研究制定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各项措施
1)校领导根据学校现有的基础设施,加强设计规划,弥补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满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深入查处被占学校体育场地的问题,责任到人,严厉打击。2)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及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定期组织培训,选派汉语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到北疆或者内地先进学校考察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提高体育教师基本素质与教学质量,使教师能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科学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合理的锻炼方法;将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外带队训练列入体育教学计划和内容中,计算工作量,并指导体育教研部门执行;在新《课标》的基础上,鼓励体育教师编写具有地方性体育教学教材并体育教学中使用,使学生喜欢体育课,把学校体育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3)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课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实施教育的准则,彻底解决体育课被占的情况,切实加强学生的健康管理,开足和开齐内容丰富、有趣、适合学生需求的一般体育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能提高学生耐力和力量素质的项目有帕卜孜、打尕尕、恰克皮来克和且力西, 这些项目还能培养和增强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能提高学生灵敏和柔韧性素质的项目有刀郎舞、麦西莱普健身操),也要重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尽可能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调动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努力实现“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1小时”;适当减轻学生文化课压力,少布置课外作业, 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定,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4)校领导和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开展以加强学生健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媒体(如:广播、墙报、校园网等)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深化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培养健康饮食行为,调整及改善他们的传统饮食结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5)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反馈系统,以随时了解应对当前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
4.3 家长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正确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锻炼习惯
孩子的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前后经历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家庭是学校和社会的起点。家长们首先应提高自我健康认识,改变传统思想,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和“饮食观”,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提高家长自己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正确对待孩子文化课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积极配合和支持学校的各类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让孩子积极参与。
4.4 学生高度重视培养自觉锻炼的意识,提高睡眠时间和质量,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
在家长和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当尽早建立“体育生活化”观念,而不能以没有时间、没有兴趣、没有场地器材、文化课学习压力大、家长不支持等为借口放弃运动,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举行的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如以提高耐力、力量素质为主的冬季长跑运动、校园足球活动、单杠双杠等),同时增加日常身体活动量(如家务劳动、春游、夏令营等),把体育锻炼贯穿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提高身体素质。
参考文獻:
[1]刘国永.2000-2010年中日学生的体质差异与成因分析[J].[LL]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79-83.
[2][HJ1.62mm]王玉洪,邓志红,周国霞,等. 广东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成因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2):13-15.
[3]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李铁,李谦,等. 维吾尔族小学生身体形态状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1):106-108.
[4]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 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2:501-735.
[5]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523-702.
[6]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委员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5-50.
[7]戴霞,朱琳,谢红光.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效能的反思与优化——大学生体质健康预警机制的构建[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3):75-82.
[8]张世威,郝文亭,张雅玲,等. 我国藏族与塔吉克族学生身体素质比较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5):92-99.
[9]孙金标,王健,高嵩. 新中国学校体育设施政策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5):36-43.
[10]Jason NB, Michael AK, Ester C, et al. School sport policy and school-based physical activity environment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observed physical activity in middle school children [J]. Health & Place, 2012(18):31-38.
[11]王厚雷,张怡,麦麦提艾力,等.维族、汉族中学生体质状况调查的对比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2):135-139.
[12]刘强,李刚,张强. 2010年吉林省中小学生体质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6):137-138.
[13]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李谦,孙剑,等. 新疆维吾尔族中小学生2000-2010年身体形态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8):1081-1084.
[14]艾热提·买提热依木,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阿不拉·玉素甫,等.新疆维吾尔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状况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4,43(4):472-478.
[15]张大超,李敏. 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76-83.
[16]武杰,任相涛,秦天红,等. 新疆农牧区维吾尔族13~15岁中学生体质下降现象的运动干预研究[J].体育科学,2011,31(4):41-47.
[17]Charlotte L,Edwardson,Trish Gorely. Parental influences on different types and intensitie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youth:A systematic review [J].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10(11):522-535.
[18]李卫东,王健,朱斌,等. 湖北省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6):13-16.
[19]杜发强,樊晶晶.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致因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4,35(3):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