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
【摘 要】:目的:探索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100例四肢骨关节骨折,随机分两组,各组50例,再分别实施传统手术和可吸收螺钉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2.00%)、二次手术率(0.00%)、手术时间(42.15±5.86)min、骨折愈合时间(2.69±0.75)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实施可吸收螺钉治疗,能够改善预后。
【关键词】:可吸收螺钉;骨关节骨折;价值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1
四肢骨关节骨折目前常实施手术治疗,属于骨科常见病,通过分析多项报道,发现可吸收螺钉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性,存在可降解、无毒无害、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能够避免二次手术发生率[1]。本文旨在探索可吸收螺钉治疗效果,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共有100例,随机分组,分别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2016年1月22日至2017年1月22日期间收治。入选标准:(1)患者均达到四肢骨关节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3)患者均了解、知情、同意本次实验,且签署协议书。排除标准:(1)排除依从性较差患者;(2)排除沟通障碍、语言交流障碍患者;(3)排除存在精神家族史患者。
观察组平均年龄为(48.96±3.52)岁,男性21例,女性29例;骨折类型:5例患者为肱骨骨折,7例患者为踝关节骨折,5例患者为股骨外踝骨折,11例患者为尺骨鹰嘴骨折,8例患者为胫骨平台骨折,14例患者为股骨头骨折;致伤原因:18例患者因摔倒所致,22例患者因交通事故所致,10例患者因高空坠落所致。
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8.52±3.31)岁,男性20例,女性30例;骨折类型:6例患者为肱骨骨折,6例患者为踝关节骨折,6例患者为股骨外踝骨折,10例患者为尺骨鹰嘴骨折,9例患者为胫骨平台骨折,13例患者为股骨头骨折;致伤原因:17例患者因摔倒所致,21例患者因交通事故所致,12例患者因高空坠落所致。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常规麻醉后,便可进行皮肤或皮下组织切开,且将软组织进行钝性分离,暴露骨折端,随后复位骨折端。在骨折部位进行钻孔,并扩大,同时放置螺丝钉帽,再拧入可吸收螺钉。对于骨折块较大患者,可在固定过程中,遵循骨折关节生理,冲洗创面后,缝合创口,最后使用石膏固定,避免骨折端移位。对于骨折块较大患者,可选择合适的螺钉固定,在保证解剖结构正常基础下,移动骨折端。同时在术后进行牵引制动或石膏外固定,在4~6周后便可进行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二次手术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0.05代表对比值存在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大部分是由外力撞击引起的,比如交通事故、摔倒、高空坠落等,目前以手术最为常用,早期的传统手术,虽能够恢复骨折端,但创伤性较大,且术后预后差,常需进行二次手术修复,因此不易于患者接受[2]。
通过分析传统手术不足之处后,我院实施了可吸收螺钉治疗,其主要优势包括以下几点:(1)可吸收螺钉能够避免螺钉松脱事件,在一年内自行降解,且存在轻微的膨胀性,能够降低二次手术发生率;(2)可吸收螺钉能够减少对骨表面造成的损伤,允许骨固定后进行轻微活动,减少对骨关节的强直性,具有较好的弹性;(3)可吸收螺钉力学高度大于松骨质的20倍,具有较高的力学轻度,避免螺钉松动[3]。
虽然可吸收螺钉治疗效果显著,但本次研究中,仍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对此需加强以下几点的预防:(1)可吸收螺钉属于非金属性固定材料,因此弹性、强度有限,需选择相应的适应证,以免牵拉过度,引起损伤,原则上,不可移动较大状骨骨折部位,对于粉碎性骨折患者,如实施可吸收螺钉固定,可导致螺针退出、松动,影响整体恢复,对此需合理选择;(2)手術后4~6周,需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决定是否取出,正常情况下,可吸收螺钉可因固定性不强原因,导致愈合时间较长,因此需延长制动时间;(3)在拧紧螺钉时,需听到声音后停止拧动,以免动作过大,发生断裂现象。
总而言之,可吸收螺钉具有手术风险小、固定效果佳等优势,用于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中,能够加快骨愈合时间。
参考文献
葛维斌.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4,85(23):4406-4407.
周少鹏.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1):1428-1429.
王磊,叶俊强,史玉朋等.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8):103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