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琦
【摘 要】目的 探讨分析尿沉渣分析仪和人工镜检法两种方法在尿液检测中的具体效果和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患者尿液样本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尿沉渣分析仪和人工镜检法两种方法进行尿液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及结晶等尿液检测指标结果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人工镜检法(P<0.05)。结论 在尿液检测中,尿沉渣分析仪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和敏感性,但是特异性要低于人工镜检法,因而不能完全取代人工镜检法,应当联合使用两种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尿沉渣分析仪;人工镜检法;尿液检测
【中图分类号】R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1
尿常规检测是临床上常用的三大实验室检查项目之一,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尿液颜色、酸碱度、比重、蛋白、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结晶等。通过对尿液中有形成分的检测分析,为临床诊断、鉴别、定位、治疗、及预后观察提供可靠依据[1]。人工镜检法是尿液检测的传统方法,由于尿液成分较为复杂,检测项目相对较多,因而该方法较为费时,其准确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次研究着重探讨分析尿沉渣分析仪和人工镜检法两种方法在尿液检测中的具体效果和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患者尿液样本20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观察对象,患者中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37.5±6.4)岁;泌尿系统疾病58例,肾脏疾病39例,健康体检者96例,其它疾病7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尿液样本均采用一次性专用塑料管于清晨采集洁净中段尿液20ml,充分混匀后平均分为两管,分别进行尿沉渣分析检测和人工镜检法分析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红细胞(RBC)、白细胞(WBC)、上皮细胞、结晶等,所有检测均在1h内完成。
1.2.1 人工镜检法
采用日本生产的OLYMPUS光学显微镜,将尿液置于离心管中以离心半径8cm,离心转速1500r/min,离心时间5min将尿液样本离心分离,去掉上清液留0.2ml沉渣充分摇匀。用一次性吸管取1滴滴在玻片上,在高倍镜下观察20个视野红细胞和白细胞,记录其平均数;在低倍镜下观察10个视野管型,记录其平均数。
1.2.2 尿沉渣分析仪法
采用SYSMEX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和质控品,检测敏感度为25个白细胞/μL尿液,仪器分别为neg(-)、25/μL(+)、75/μL(++)、500/μL(+++)。
1.2.3 诊断标准[2]
仪器法参考值范围:红细胞男性0—12/μL,女性0—24/μL;白细胞男性0—12/μL,女性0—26/μL。
镜检法参考值范围:红细胞0—3个/高倍镜视野(high power lens HP),白细胞0—5个/HP,管型0—1个/HP。
超出上述参考值范围为阳性。上皮细胞≥5/μL,结晶≥25/μL者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及结晶的阳性检出率。
1.4 數据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两组间比较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 采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200例患者尿液样本尿液样本,共检出红细胞阳性91例,检出率为45.50%;白细胞阳性100例,检出率为50.00%;检出出上皮细胞阳性98例,检出率为49.00%;检出管型阳性59例,检出率为29.50%;检出结晶阳性42例,检出率为21.00%。采用人工镜检法检出红细胞阳性60例,检出率为30.00%;白细胞阳性86例,检出率为43.00%;检出出上皮细胞阳性78例,检出率为39.00%;检出管型阳性16例,检出率为8.00%;检出结晶阳性56例,检出率为28.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人工镜检法(P<0.05),统计结果详见表1。
3 讨论
尿沉渣分析仪是采用流式细胞技术,通过对尿液进行荧光染色,促使尿液中的有形成分着色,进入流式通道后,在激光的照射下对有形成分的脉冲幅度、前向散射光强度、荧光脉冲幅度、荧光强度、细胞电阻值的大小进行测定,通过计算机对测定结果进行鉴别和量化分析。检测过程全部为自动化操作,所检测的样本量相当于50个高倍视野,1次检测可分析几万个管型和细胞,极大地缩短了检测时间,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具有高效、简便、快捷、重复性好、交叉感染率低和结果较为准确等特点,尤其适合大规模、大批量样本的同时检测。但是由于尿液中含有对热不稳酶和肌红蛋白,当尿液中含有病菌,或者样本放置待检时间过长,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3]。人工镜检法是传统尿液检测方法,其检测结果是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测的“金标准”。但是由于需要离心样本,检测用时较长,而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和结晶等指标结果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人工镜检法(P<0.05)。由此可见,在尿液检测中尿沉渣分析仪比人工镜检法更具优势,但在临床应用中联合两种方法,能够有效增强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欧志红.尿沉渣分析仪和人工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应用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2):16202-16203.
杨颖,闫慧.人工镜检与AVE764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1):18-19.
肖碧蓉.尿沉渣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应用比较[J].健康研究,2014,34(1):113-114.
孙海平.浅谈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与镜检法检测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