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英
【摘 要】:目的 分析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模式在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3月为病例选取时间,纳入102例老年冠心病者按照入院登记顺序,均分参照组、研究组,各51例,分别应用常规心内科专科护理、CGA护理模式,对比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CQQC)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CQQC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4.12%(48/51),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6.47%(39/51),差异明显,(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应用CGA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故可于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老年综合评估;生活质量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Nursing Model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CGA nursing model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March 2018, the time of the selected cases was included. 102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divided into a reference group and a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hospital admission. Each group received 51 cases, and conventional cardiac care and CGA nursing were applied. Mode, comparing quality of life, care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quality of life (CQQC)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care (P>0.05). After nursing, the CQQC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4.12% (48/5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76.47% (39/51)).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GA nursing model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so it can be promo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ge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Quality of life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1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多发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老年综合评估(CGA)为国外应用于临床当中的一种身体健康状况评价工具,用于指导临床护理。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尝试将CGA应用于老年疾病患者临床评价当中,但是出于尝试阶段,临床应用较少[1]。本次研究以老年冠心病患者为例,通过将其与常规心内科专科护理对比,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2例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1月-2018年3月入院,因冠心病入院接受治疗,所有患者的年龄均>60周岁。按照入院登记顺序,均分参照组、研究组,各51例。参照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63-89岁,平均(71.83±5.69)岁;病程2-17年,平均(11.05±5.47)年。研究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62-91岁,平均(72.01±5.73)岁;病程3-21年,平均(12.06±4.93)年。兩组基本资料各项数据相差较小,(P>0.05),可比。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纳入标准:(1)临床出现心绞痛、呼吸困难等症状;(2)符合《冠心病防治指南》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冠心病;(3)有基本理解、沟通能力;(4)对本研究知情,本人或家属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其他脏器功能受损;(2)有沟通、理解障碍,或伴有精神病;(3)没有照顾者;(4)并发严重不可逆性并发症;(5)病情严重,长期卧床;(6)本人或家属排斥研究。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予以常规心内科专科护理。患者入院后立即予以常规病情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予以患者活血化瘀、血管扩张、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并针对性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根据患者的实际临床表现予以对症处理。
1.2.2 研究组
予以CGA护理模式。具体内容:(1)针对性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予以针对性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2)制定CGA手册:收集整理老年冠心病相关的量表,包括老年抑郁评价表(GDS)、日常生活能力评价表(ADL)、尿失禁量表(ICI-Q-SF)、认知量表(MoCA)、营养状况量表(MNA)等,综合各量表,以简洁易懂的方式进行整合、排版,制定CGA手册,并根据手册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做出准确评价。(3)针对性指导护理:以评估手册为依据,为临床护理提供针对性指导,将CGA手册评价状况不好的指标纳入护理项目,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每天定时、不定时进行查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并与患者及家属真诚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于护理措施实施后评价护理效果,按照达标、基本达标、未达标予以评价,至达标后方可进行下一护理项目。(4)出院时,护理人员发放出院记录手册,详细讲解填写方式、护理方式及康复训练方式,叮嘱患者每个星期记录一次自己身体变化情况。出院后,每个星期电话随访一次,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记录情况,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指导,每个月上门随访一次,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CQQC)评分、护理满意度。
CQQC调查表[2]:包含体力、病情、医疗情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工作及人际六个维度、23条目内容,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去掉“一般生活”中的“性生活”内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别于入院时、出院2个月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理想。
护理满意度:以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围绕护理人员态度、护理专业性、护理质量等展开评价,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程度越高。①满意:80-100分;②一般:70-79分;③不满意:<70分。满意度(%)=(①+②)/每组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软件处理统计学数据,CQQC评分以(±s)表示,护理满意度以(%)表示,行χ2、t检验,检验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前,两组CQQC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CQQC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4.12%(48/51),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6.47%(39/51),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受疾病影响,生活质量往往很差,且由于病程长、并发症逐渐增多并加重,患者的生活质量持续下降。众多研究者表示导致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差多与一些常见的老年问题有关,如营养不良、听力下降、记忆力衰退、牙齿脱落、便秘、尿失禁等[3]。这些老年问题的发生多是由于疾病的原因,但是多数护理人员、家属都将其视为自然衰老现象而忽视,加重了对患者身心的摧残。准确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指导临床针对性制定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疾病造成的损害,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提升生活质量。
以往临床当中多予以患者常规心血管疾病评价及护理方法,于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予以病情评估,并针对性予以对症治疗,对患者综合身心健康状况并不了解,护理工作无计划性,虽然能够协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效果并不理想。本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经过护理,CQQC评分由(23.91±5.27)分上升至(28.01±4.32)分,有所提升,但仍然较低,护理满意度仅为76.47%(39/51),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CGA护理模式关注老年患者的综合身心状况,注重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况予以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护理干预方案,以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病情、心理。制定CGA手册时将GDS、ADL、ICI-Q-SF、MoCA、MNA等量表有机融合,综合分析、排版,以对患者各方面状况做出全面评价。在CGA手册指导下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护理评估,至评估满意为止。因此患者的护理有效性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不仅如此,在出院后,仍然沿用CGA护理模式并提供相应帮助,更进一步保证了此种护理模式的远期效果。在此种护理干预模式下,研究组患者的CQQC评分由(23.46±5.33)分上升至(41.01±6.65)分,而护理满意度达到94.12%(48/51)。
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王怡[4]也曾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本次研究结果与王怡等人一致,进一步证实了本次研究的科学性。
综上,予以老年冠心病患者CGA护理模式,可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效果可靠。
参考文献
李凤玲.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9):2158-2160.
刘辉,姚璐,张薇,等.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9):1090-1092.
赵立影,刘晓红,张黎霞.综合评估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7,38(6):1179-1180.
王怡.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6,29(36):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