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靠加措
【关键词】 兴趣 ;备课;学习目标;竞赛;情感交流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4—0046—01
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而兴趣能使其更好地探究知识、获得认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使其有迫切学习的愿望,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把握课堂教学兴趣的艺术,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疑虑,树立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
一、教师要认真备课,为生动有趣的授课做好准备
生动有趣的授课必须要通过仔细钻研教材并认真备课才能实现。在备课和授课时,教师除了抓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外,还应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合理运用一些特定的背景、情境、事例、图片、实物或者现场录音等,使教学效果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此外,还能加深学生的记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二、在授课时,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在目标制定上,既要有长远的学习目标,又要有近期的目标。目标的高低,应因人而异,使其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相一致。若目标过高,则会因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限而无法达到;若目标过低,则又缺乏一定的挑战性,不能完全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只有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接受范围内,适当增加挑战性的目标,才能最大发挥激发作用,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认识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活跃、最有力的内部动因。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基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事物的记忆力很好,而对抽象性的事物理解则较困难,因此,在一些抽象性的教学课程上,对小学生兴趣的培养,必须要结合认识活动进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对直观物体进行观察或者亲自操作,进而对教学内容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小学生在克服困难后,很容易获得心里上的满足,提高学习兴趣。所以,这种视觉、感官并重的教学方式,恰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往往能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使其更加主动活泼地学习。
四、适当开展学生之间的竞赛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小学生积极学习的又一种有效手段,有益于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建议开展竞赛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竞赛要适时适量,不可过于频繁;二是在竞赛时要选择适当的竞赛方式,使不同学生在竞赛中都有获胜的机会,可以按能力分组竞赛,也可鼓励学生自己和自己竞赛,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运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生又具有好动、好表现以及对新事物好奇和善模仿等特征,因此为了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過程中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扮演角色、访谈、绘画、模拟交际等多种活动形式学习课程;教师在上课时,尽可能多地运用风趣幽默、语调丰富、以及充满悬念的方式授课,同时还可以配用恰当的表情和手势来激发学生的好奇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可以使学生既有适当的紧张感又有一定的活泼性,进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得更加牢固,教学效果更好。
六、适当表扬学生
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进行表扬和鼓励。对于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在授课过程中要多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大胆地说、大胆地做,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表扬他们有进步。总之,通过鼓励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七、要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教师是师长,更是学生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因此,教师要主动和学生多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一定要让学生觉得轻松愉悦,这样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教师要尊重和热爱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交流过程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教师不应以教育者自居,也不能以强制的手段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一定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有利于形成教与学的轻松氛围。只有感到轻松,才能做到放松,从而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优化心理状态。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