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背景下超级链接的博物馆

2018-10-09 03:26贾瑞新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3期
关键词:模式博物馆互联网+

贾瑞新

摘 要:超级链接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我国博物馆的信息传播。文章从超级链接时代下博物馆的信息传播入手,分析移动互联网给博物馆观览活动带来的启发,并以瑞安博物馆与“云观博”共同举办的“瑞安站‘AR首秀”活动为例,探究超级链接及新兴媒体应用如何满足当今博物馆参观者的需求,并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模式;博物馆;AR智慧技术;移动导览App

超级链接一词首次出现于2001年[1]。随着全球化趋势下社会间以及人与人之间沟通渠道的日渐复杂、多元和融合,诸如由面对面的交流向电话、电子邮件、互联网以及由此延展的即时通信软件等技术的应用,博物馆也正在逐步融入这一潮流。科技在不断往向前进步,博物馆可以利用更新的方法去促进藏品推广,运用更新的收藏阐释方法,进而吸引越来越多的群体。博物馆可以将馆藏数字化,为展览增添多媒体元素,甚至是简单的社交媒体“标签”,让观众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经验。但必须找到对藏品解释和展示的新方法,以促进对观众的吸引[2]。可以说,超级链接涉及了人和人、人和设备、设备和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它是对发展趋势的预测,并且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可见的未来,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无论人们使用的是电脑、手机、应用系统还是其他的设备或终端,都将得益于普遍存在的超级链接。

超级链接经过这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影响了诸多行业的业态。与此同时,博物馆策展与运营管理也早已离不开超级链接。许多国内博物馆已经开始通过网络技术支持实现数字馆藏和馆藏展览、博物馆信息管理、多媒体展示等。数字化技术使现代展示语言更加丰富,现代展览方式的使用令人耳目一新,最突出的特点是展品不再是死板的,而是可以动起来,让藏品在展览中的位置由被动转为主动。在博物馆受众层面,随着超级链接的发展,进入博物馆的参观者也越来越区别于管理者以往所有的经验,而成了“新用户”。管理者怎样在超级链接的角度下进行思考变得至关重要。

1 超级链接的博物馆模式改变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方式

1.1 迎接“新公众”——博物馆面对“新公众”需要创新服务方式

随着超级链接不断深入生活,在中国,一个“新公众”已悄然出现。这个越来越大的公众人群的特点之一,就是因为网络等新媒体对人们阅读习惯和生活习惯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的阅读习惯已经与传统的情况大不一样,短时间、大信息量的“快餐式阅读”正成为主流。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15年中国成年公民的手机在线阅读率达64.0%,较上一年上升了5.9个百分点[3]。当更多的人选择移动方式的阅读时,个人阅读的时间和场景是零散的,信息变得支离破碎,信息的传播往往是平民化,内容往往是亲和的。如果以这种超级链接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的博物馆,就会发现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侧重于数字文物的保存、管理和科学研究,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足够的信息来浏览博物馆展品。现在的趋势是博物馆传播知识的背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参与而变化,博物馆传播知识的方式也将随着不断变化的“新公众”而发生改变。换言之,博物馆在这一条件下应该创新服务方式,在展陈方面应提供多元视角来满足新观众的需求。

1.2 运用“新技术”——超级链接带给博物馆的重要创新

超级链接时代的发展使得现代博物馆正在获得新思路以及运营和服务的新方法。首先,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连通性是普遍的,改变了博物馆中单向知识转移的旧形式,社交媒体开辟了丰富的信息传播渠道,知识生产和传播过程用户可以轻松加入。其次,超级链接的广泛应用允许个人移动终端进入博物馆,有选择地访问信息。

与此同时,互联网思维的代表,如现在很流行的大数据思维、消费者思维和社会化思维,对于博物馆加强管理、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超媒体”是一个重要的“超级链接代表”,其是一种基于多媒体叠加和高集成度的多维通信模型[4]。通过超媒体链接技术,各种电子媒体作为有机系统链接,相同的信息可以在不同媒体之间流动,收件人也可以结合很多感官来接收信息。这一概念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媒体的融合,通过数字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接收者可以获得各种形式的信息,包括文本、图片、声音和视频。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指南还可以收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增加的现实和其他多媒体设施,充分激活博物馆展览内容。

因此,超级链接時代下新技术的运用将创造博物馆与科技、人、文化之间更为丰富的联系,重构知识传播体系。超级链接将引领博物馆的未来发展。

1.3 展现“新场景”——将观众带进故事里

对于我国博物馆而言,它的参观者群体庞大而复杂,在教育水平、信息需求和个人兴趣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历史认知度,培养他们对博物馆的兴趣,将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充分考虑到不同受众的情绪,教育情感,对文物自身故事进行讲述,吸引社区参与文化互动”,一直是博物馆工作的长期目标[5]。

超级链接下的新时代影响着博物馆,带来了博物馆运营思路的转变、知识传播渠道与形式的丰富,同时也迫使博物馆在所传播的内容上做出改变,以适应“新公众”的需求。博物馆是知识传播的场所,如何使知识的传播更加生动、有趣,如何用“讲故事”的方式对文物知识进行更有效的传播,变成了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有意义的讲述”和“讲故事”的提出是20世纪中叶国际博物馆转型的核心观念,尤其是文学和历史博物馆。故事“是一个具有大量知识、价值观和信仰的叙事体”[6],这是人们建立复杂知识的首选方式,也是人们分享文化和个人信息的方式。虽然博物馆展览的主体由展览和文物等“材料”组成,但它更注重“人”,即游客如何通过博物馆了解展览。因此,博物馆要讲“故事”,“故事”的作用很明显,其不仅仅是一种载体,还可以通过它把好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传播出去[7]。

要用“故事”来传播知识,首先必须坚持原创性原则,尊重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真理,尊重历史,面对历史,是文学历史博物馆精髓的体现。其次,它的核心内容不仅仅在于叙事,并非只涉及日期、事件和意义的阐述以及有趣的娱乐表达方式。因此,有必要了解故事的表达与展览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总而言之,“讲故事”已经成为面对“新公众”进行知识传播的一个重要的新方法。

2 瑞安博物馆应用智慧观览系统的思索

2.1 智慧观览系统介绍

瑞安博物馆此次运用了一款全新的智慧观览系统“云观博AR博物馆智慧观览平台”。该系统分为两部分:技术平台和终端应用。技术平台以云计算及大数据管理为技术基础,将博物馆数据信息化归纳整理,并最终以增强现实形式呈现在移动终端。终端应用则由参观者在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上安装使用。

安装在智能移动终端上的“Wolkzicht AR博物馆智慧观景平台”基于计算机机器视觉技术,是该技术在博物馆观看领域的首次系统应用。在实施过程中,空间天气云是通过空间渲染云施工系统实时构建环境地图,然后通过智能数字识别系统对展品的采集对象点进行云测量,并在云中进行识别和匹配,并对所识别的三维空间的信息方程进行识别和匹配。任务完成后,访客可以在博物馆的现场环境中使用自己的智能移动设备直接访问博物馆作品的相关信息,进而实现对全馆的智慧观览(图1)。

Wolkzicht AR博物馆智慧观景平台将资源与“超媒体”思想相结合,整合音频、视频、图像、文字,附加现实和3D互动,同时为博物馆提供文物信息数字展示平台。观众在“云观博AR博物馆智慧观览平台”展品信息界面中不仅可以阅读文字介绍、欣赏高清照片、听取语音讲解等,还可以看到该件文物的动态三维模型(图2),通过视频聆听文史专家的讲述,从而获得全方位的认知。由此可见,“云观博AR博物馆智慧观览平台”与超级链接时代下文博行业所倡导的数字博物馆的需求、思路和做法不谋而合。在未来,“云观博AR博物馆智慧观览平台”或将成为打造超级链接的博物馆的关键所在。

中国文物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顾问、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顾问祝敬国老师认为,作为一个全新的数字平台,云观博系统集成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了文化遗产信息的挖掘、處理、存储和共享的模式和效率。特别是云观影系统开发了定制的观众移动服务、博物馆各部门的商业协会、文化遗产的多专业知识挖掘组织、与公众的实时互动等,不仅具体展示了新时代的信息化,而且为智慧博物馆的进一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2 智慧观览系统在瑞安博物馆的应用

瑞安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展现了瑞安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突显了瑞安地域文化的特色。瑞安博物馆与“云观博AR博物馆智慧观览平台”联合举办的“瑞安站·AR·首秀”活动,选取了八件文物藏品,以云观博AR寻宝为线索,通过对文物前世今生的数字化故事解读,链接瑞安厚重的文化积淀。通过新技术、新方法链接公众,让公众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中来。此次活动的八件文物涵盖了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及当下生活相关联的知识解读,以AR数字内容及特效的互动方式呈现,激活文化内涵。观众只需手持自己的移动终端设备,正对指定展品扫描,即可得到包括语音、图片、视频、文字在内的综合讲解,同时也可体验到丰富有趣的AR互动。

除此之外,参观者还可通过文物藏品的文创化将“会讲故事的明信片”带回家,“让文物活起来”,实现文化的跨时空传播。瑞安博物馆希望通过这种新技术讲述新故事,打造出一座超级链接的博物馆。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当博物馆传授讲故事的知识时,有人说叙述者应该理解叙事的表达与展览的基本要素之间的联系。历史上发生的故事是关于广义人的故事,包含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人物角色的参与,让故事显得令人兴奋,也让听众产生共鸣[8]。对于博物馆参观者来说,这意味着理解历史人物经历的事件,观众与他们有一定的联系,这比概念或时间节点的记忆更有意义。

为了实现这一壮志,瑞安博物馆的AR首次亮相更偏重对于地域文化的融入。首次亮相主动考虑了文本和解释设计中的历史和地域文化,并深深植根于历史和单件展览文物中的文化因素。对于一组具有相关性的展品,可以从区域中看到更完整的历史图景。结合博物馆传统音频导航系统的知识,用不寻常的语音词解决阅读问题,对专业概念的简单解释是非正式的,文物以混合的语调解释。

另外,它非常适合博物馆的年轻游客,允许一些流行的网络元素,包括导航内容文本,以进行概括,便于更深入地理解。我们改变了文物的列出方式,通过关注每一件文物的历史、文化或艺术价值,丰富了原有的展览内涵。例如,在讲解文物“錾刻开光莲花纹带盖金瓶”时(图3),通过对文物出土地点慧光塔的解读,串联起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以AR的方式呈现,既保证了趣味性,又增强了文物知识的故事性。这样一种“讲故事”的新方法,不仅可以起到较好的知识传播效果,更能激发参观者的兴趣,让越来越多的观众到博物馆中来。

2.3 智慧观览系统的三大亮点

通过瑞安博物馆的应用,游客可以享受信息获取、信息展示和信息使用的便利。首先,信息获取方便快捷,具有个性化特征。移动终端智能应用的最突出特点是信息获取的时间和空间的突破。App比现有的音频指南和手动解释更灵活,内容也更丰富。使用个人移动设备进行参观,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自由选择内容进行浏览。其次,碎片呈现信息体积小、容量大。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用户已经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与语音指导的长篇故事相比,如果能快速提供重要信息,访问会更有效率。在介绍文物时,“云观博”不仅传达了本体信息,而且还介绍了文化遗产最具文化价值的东西。因此,瑞安博物馆的每个文物展都有一个亮点。第三,传播更加广泛。访问者完成访问之后,可以将获得的信息存储在移动应用程序中。博物馆传播知识的手段也更丰富,可以利用评论或者分享以进行知识的传播。

3 结束语

瑞安博物馆与“云观博AR博物馆智慧观览平台”联合举办的“瑞安站·AR·首秀”活动,是国内博物馆在超级链接背景下的有益尝试和探索,目的是通过新方法面对“新公众”,更好地连接博物馆和用户。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我国博物馆的数量超过了4000多家,并且在2017年博物馆参观者的数量超过了9亿的人次[9]。这意味着如果“云视图”移动端导航应用程序未来能够实现“一个平台,多馆連接”,它将成为中国知识传播生态系统建设的推动力[10]。

综上所述,此次“瑞安站·AR·首秀”活动不仅仅是创新,更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对于博物馆的发展具有跨时代性的意义,是一次伟大的创新。任何行业的数字化都有很明确的趋势,博物馆的进化也不例外,为我国的博物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移动终端导览应用与博物馆的结合是必要的,可以帮助文化更好传播,具有很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20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公布丨超级链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EB/OL].(2018-01-04)[2018-04-27].http://www.sohu.com/a/214637375_632467

[3]杜羽.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N].光明日报,2016-04-19(9).

[4]张君昌,曾文莉.超媒体时代的传媒创新与人才升级[J].现代传播,2012(4):123-126.

[5]胡印斌.博物馆也要学会“讲故事”[N].光明日报,2016-07-04(2).

[6]《维度》杂志编辑部.故事的力量[J].维度(中文版),2014(1):23.

[7][8]朱幼文.“故事”让科技博物馆更有“力量”——读《维度》杂志专栏“故事的力量”有感[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1):73-81.

[9]蒋肖斌.全国博物馆数量已达4692家[EB/OL].(2016-05-18)[2018-04-27].http://www.sohu.com/a/75936434_160254

[10]中国博物馆正进入智慧时代[EB/OL].(2018-04-19)[2018-04-27].http://www.cinic.org.cn/hy/wh/430942.html.

猜你喜欢
模式博物馆互联网+
博物馆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