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郁松
摘 要:文章从青铜镜进化论角度,参考董亚巍先生的观点,进一步明晰了战国至西汉早期青铜镜纹饰制作技术发展的特点,强化了技术工艺法断代的地位,提出了第四猜想,拓宽了进化论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青铜镜;纹饰;技术工艺法;第四猜想;线条分类
鄂州博物馆董亚巍先生曾撰写过一篇论文《论战国、秦及西汉初年镜制模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论文以考古发掘的青铜镜资料为基础,详细分析了战国镜、秦镜及西汉初年镜的时代技术特征,总结出三个阶段铜镜的制模特点,提出了有别于类型学判断铜镜时期的新方法,即从范铸技术的发展规律判定时期的方法。文章以轴心雕版制范技术及工艺为基础,参考董亚巍先生观点,对这一时期的青铜镜纹饰制作技术及工艺进行细化、扩充。通过明晰这期间青铜镜纹饰制作技术及工艺,不仅是为提高断代的精确度,还为同期其他青铜器物制作提供启发、解析作用。
1 纹饰制作技术工艺的几个观点
经过分析,笔者觉得战国至西汉初的铜镜纹饰制作技术及工艺经历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分析前须引入几个观点。
1.1 关于木雕版、竹木工具做过涂漆处理的猜想
雕版是模的一个种类,与董先生说的“模”同义。笔者观察战国至北宋早期各类青铜镜,发现很多线条、图案铸造痕迹与地张不一样。线条、图案平滑反光,类似打磨、抛光的效果,边沿斜坡位的效果更加明显,地张普遍没有这种平滑反光的现象(图1)。铸镜时相同的范泥粗细度、铜材成分,为什么同一个镜子出现不同效果呢?差异显然不是因范泥、铜材质的原因,而是来自线条、图案与地张的工艺不同。这种差异来自三种可能:一是铜镜成品的后加工区别;二是对泥范(陶范)光滑加工的区别;三是对雕版、竹木工具进行光滑处理。
第一种可能:来自铜镜成品的后加工区别。首先,假如工匠对铜镜成品进行后加工时,只对线条、图案部位进行打磨、抛光,没有对地张进行加工,那么在较大硬度的铜器上打磨,需要消耗较多人力,特别是大量生产时,人工投入更大;其次,铜镜线条大小变化、深浅变化、弯度变化,严重加大后加工的难度;再次,在一些狭窄凹位,工具很难进入,试问需要什么形状的工具才能加工?由上可见,后加工做法不符合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概念详见《青铜镜进化论补充说明之四》)。事实上,在不规则、细微的凹位,确实没有看到打磨留下的痕迹。
第二种可能:来自对泥范(陶范)光滑加工的区别。首先,假如工匠对泥范(陶范)加工时,只对线条、图案位置进行光滑处理,没有对地张进行加工,那么难度可能比铜镜成品后加工容易一些,但因一范一镜的缘故,这种人力投入同样很大;其次,在不规则、细微的凹位用什么工具,什么工艺进行加工?是一个无法解开的难题。由上可见,泥范(陶范)光滑加工不符合工匠精神。
第三种可能:来自对雕版、竹木工具进行光滑处理造成的区别。假如工匠对雕版、竹木工具进行光滑处理,就可以参考同期的竹木漆器加工方法。青铜镜进化论开篇已论证竹木材质雕版、工具存在的合理性。工匠先雕刻出木雕版,然后对雕版线条、图案进行光滑打磨,最后反复对线条、图案部位进行涂漆处理,像制作一件漆器一样。大家都知道,植物漆料既可以渗入细微的地方,包括那些不规则、细微的凹位,又可以填平轻微粗糙的表面,使物品光滑,有如陶瓷表面上釉一样的效果。漆器效果见图2。这种做法比成品打磨容易,比泥范(陶范)光滑加工效率高,也符合当时的工艺条件,最符合工匠精神。
关于木雕版、竹木工具做过涂漆处理的猜想(简称:第四猜想),是非常重要的猜想。虽然目前没有找到实物及文字资料直接证明其存在,但这一猜想能普遍解释一千多年里各种青铜镜上线条、图案与地张的差异,还能解析很多青铜类文物上面线条、图案的工艺。比较陶模(雕版)与竹木模(雕版)的效果,各有各的优势。陶模制作难度低,适合制作数量少、多种形状的青铜器物,但器物表面相对粗糙。竹木模制作难度大些,适合制作数量大、规格形状统一的青铜器物,如兵器、车马器、钱币、铜镜等。同时因表面做了涂漆处理,器物表面线条及图案细腻光滑,有如陶瓷表面上釉的效果,超越了陶模的效果。从图片和实物看,铜镜制作在战国后期出现陶雕版(地纹)、木雕版(主纹)组合使用的现象,从“互仿创新观点”看,笔者相信同期其他青铜器物也会使用相同工艺。因此,第四猜想可以应用到铜镜及其他青铜类文物的线条、图案工艺解析上。
1.2 陶雕版常见线条解释
青铜镜常见线条分类表里有高地突显线条类三种线条、平地平显线条类一种线条(图3)。从铜镜实物和图片观察,上述四种线条常见于陶雕版。
流体线条种,这里指高于纹饰地张,形状似牙膏的线条,横截面是凸起的弧线(图4黑色箭头指向处)。有很多战国镜上的流体线条如猪鬃毛大小,长短不同。在认知里当时没有什么工具、工艺可以在雕版泥坯上挤出这么幼细的线条。即使有工具、工艺,挤出密密麻麻的线条难度极大。由此,用挤泥条的工艺制作流体线条不符合工匠精神。比较符合工匠精神的做法是使用陶图章制作。工匠先制作一个平面湿泥坯,然后用形状似牙签的竹木签在泥坯上刻画线条、图案,接着将泥坯烧成陶质图章。最后用这个陶图章压印泥面皮或泥雕版,压印出流体线条。有些铜镜上流体线条较大,接近牙簽中间位置大小,笔者觉得工序相同,不同的是在干泥坯上用竹木签蘸水制作。
压顶线条种,这里是指形状似牙膏,顶部带有小平台的线条(图4蓝色箭头指向处)。压顶线条的制作工艺同流体线条,不同的是使用的竹木签有一个小平口,形成压顶现象。
大珍珠线条种,这里指形状似一颗颗珍珠形状的线条(图4红色箭头指向处)。大珍珠线条的制作工艺同流体线条,不同的是竹木签的刀口是U形。
同面线条种,这里指直接在干的雕版泥坯平面上,用竹木签浮雕图案、线条(图5)。这种线条的特点是顶部平台在同一平面上,小部分有浅浮雕效果,统称同面线条。
流体、压顶、大珍珠纹三类线条种是拼兑纹饰里特有线条,都是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为方便在同一泥坯上制作不同线条,竹木签可能两头尖,一头刀口像牙签,另一头刀口带小平口或U形。
2 五个阶段技术工艺分析
从青铜镜进化论看,其间的技术及工艺比人们已知的情况复杂。笔者现以地纹为标准制作阶段技术及工艺表逐阶段分析(表1)。
2.1 春秋晚战国早其人工地纹阶段
如果桥钮是春秋青铜镜常见现象,那么从图片和实物看,青铜镜制作技术工艺与青铜器相同,这个时期多数镜子上的主纹都在同一平面上,即线条是同面平显线条。以图5铜镜为例,大嘴甲凤鸟纹、贝壳纹、绳纹是战国及以前青铜器的常见纹饰,镜钮为两弦的直弦钮,综合这些特点看镜子属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该镜主纹是直接在泥(陶)雕版上雕刻制作,地纹是尖口珍珠纹,分布位置没有对称相似现象,属于低地凹现线条类独模印范线条种,是使用竹木签直接在泥范上插刺制作的。
2.2 战国拼兑地纹镜阶段
拼兑地纹分为碎拼地纹、整印地纹两种。这个阶段部分镜上主纹使用木雕版制作。
碎拼地纹或称碎片拼兑地纹,这里指由两块以上(含两块)纹饰模块拼接成的地纹。笔者没有机会见到碎拼地纹的青铜镜实物,见过其他青铜器上的碎拼纹饰。图6是战国耳杯的碎拼纹饰。如果其他青铜器上拼兑纹饰工艺与青铜镜相同,那么可看到碎拼地纹的特点是:有一条隐约的直线,有的地方是错开的细微凹坑(图6内上红色箭头指向处),有的地方缺失细微的纹饰块(图6内上蓝色箭头指向处)。如果将错开的凹坑看成低地凹显线条,那么从阴阳对合关系可知,陶范是高地突显线条。这条高地突显线条断续分布,显然不是人为故意制作,而是两块泥皮叠合形成,这时叠合处会形成中间高,一边带斜坡、另一边带悬崖现象,反映到铜器上的形状是凹坑中间是深坑,一边向中间倾斜,另一边带悬崖。但铜器实物没有见到这种现象。由上可知,拼兑纹饰并非通过泥范上粘贴(敷)纹饰泥皮所得,而是通过在泥雕版(泥模)上粘贴纹饰泥皮所得,进而可知青铜器、青铜镜的拼兑纹饰按照《拼兑纹饰制作过程图》里顺序制作(图7)。
整印地纹这里指用陶图章在整张泥皮上压满纹饰,然后将整张泥皮粘贴(敷)在泥雕版(泥模)上,最后制作拼兑纹饰。分析这种似非而是又似是而非的纹饰工艺,是件比较复杂的事情。通过画图软件的剪辑、比对发现工匠没有刻意避开钮区方框,而是将整张泥皮粘贴到泥雕版上,再在钮区切掉泥皮,切出一个方框(图8)。
2.3 秦西汉初整体人工地纹ⅰ型镜阶段
整体人工地纹这里指工匠在泥范上制作主纹以后,用竹木签直接在泥范的无纹饰位置上人工刻画地纹。整体人工地纹在《试论战国后期至北宋早期青铜镜纹饰制作技术的演变(续)》(简称:进化论续篇)已论证过。ⅰ型镜钮形是直弦钮、钮位偏心。
2.4 西汉早整体人工地纹ⅱ型
整体人工地纹ⅱ工艺其实与ⅰ型相同,对其划分是考虑到两个时期钮形特点、钮位特点不同,代表不同的制钮工艺。在进化论续篇也已分析过,ⅱ型镜钮形是斜弦钮、钮位正心。
2.5 西漢早中期无地纹镜阶段
西汉中期靠早的时段,铜镜地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多样化、不断创新的主纹。围绕地纹制作消失的原因,可能各家各言,从“物竞市择观点”“传承创新观点(概念详见《青铜镜进化论补充说明之二》)”看,主要受铜镜市场化影响。当时铜镜生产已经实现半机械化、商品市场化,人工制作地纹的人力成本高、效率慢,使铜镜在市场上价格高、竞争力低。其次地纹历来只有珍珠纹、羽状纹、水涡纹等几种,市场审美观单调乏味,另外当时的主纹采用木雕版印刷术制作,其效率高、成本低、纹饰更新快,是纹饰制作的潮流方向,几个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人工地纹工艺很快被淘汰。
3 技术工艺分析的意义
明晰这段时期内青铜镜纹饰制作技术工艺,不仅在于提高断代精确度,还有以下三个重要意义。
3.1 论证了技术工艺法断代的合理性
文章论证了从范铸技术的发展规律判定时期这种新的断代方法(简称:技术工艺法),间接证明了青铜镜轴心雕版制范技术的客观存在,进而确立了青铜镜进化论作为考古工艺学科、考古理论学说成立的客观证据。整个青铜镜进化树根图其依据技术工艺法进行划分、制作,技术工艺法实质是根据技术工艺上的“传承创新”现象(观点)设立。创新速度越快时,技术工艺法精确度越高;创新速度越慢时,技术工艺法精确度越模糊。越来越清晰地看到青铜镜进化论是一个时间上前后照应、行业上左右照应、建立在客观技术工艺上的严密理论体系,而不是笔者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出来的看法。笔者只是一个客观现象的记录人、梳理人。
3.2 揭示了技术工艺上普遍存在“互仿创新”现象
铜镜铸造关联到制陶、木雕、泥雕、漆器制作、造纸、剪纸、印刷、冶炼等行业及技术工艺,聪明的工匠会在其他行业的创新里获得灵感、体会,然后引入、改进铜镜生产技术工艺。“互仿创新”包括同行业内互相模仿,也包括不同行业间技术工艺的引入(创新)。国家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制度是近现代的产物,中国古代没有这种制度。古代普遍通过家族传递(祖传秘方)、师徒传递的方式保护知识产权,不存在模仿别人是违法的现象,所以中国人模仿能力强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从某个角度看这是工匠精神强的表现。
3.3 进一步拓宽青铜镜进化论的应用范围
青铜镜进化论既可应用在考古上,也可应用在收藏鉴定上。既可应用在青铜镜上,也可应用在同期青铜文物(包括但不限于礼器、兵器、车马器、印章)、瓦当、画砖的线条图案工艺解析上。既可应用在技术工艺解析上,也可应用在人文信息的分析上。
更正:
《青铜镜进化论补充说明之五》里“拼兑图案推论:战国后期至西汉早期粗线条单元纹饰块对称相似,应该采用低地沉雕陶章压印泥皮或直接压印泥范制作。”修改为“拼兑图案推论:战国后期至西汉早期粗线条单元纹饰块对称相似,应该采用低地沉雕陶章压印的泥皮粘贴在泥雕版上,最后用陶雕版制范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