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宗广
山东省沂南县孟良崮实验学校,地处英雄孟良崮东麓,环境幽雅,历史厚重。立足于这片历史悠久、革命先烈血汗浸染的红色热土,学校扎根独特鲜明的地方文化,大力弘扬传统,开展研学旅行,践行乡村教育哲学,积极构建“智·行”教育课程体系,在培养个性凸显、人格健全、创造力丰富的未来人才方面作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根植文化厚土,蕴育教育思想
孟良崮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特殊的地理环境、独有的文化氛围、悠久的办学历史,以及乡村孩童的生存状态,成为我们办学治校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一)地域传奇色彩浓郁
孟良崮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系七十二崮之一,形势险要,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有黄山寺,又名开元寺,有“先有黄山寺,后有济南府”之说;南有天水栈,有“天上之水源源来,商贾官民纷纷至”之赞誉;西靠书堂村,“汉僚刘镐归隐处,石棚底下设学堂”传为佳话;更有点将台、跑马岭、试刀石、宝葫芦、神瓠子等美丽传说。
(二)红色文化氛围厚重
孟良崮是一片神奇的红色热土,有蜚声海内外的“孟良崮战役”,有“小米加步枪”的战斗传奇,还有沂蒙老区人民用“独轮车推出的胜利”;这里有抗日军政学校的前身,抗大一分校曾在我校的旧址办过抗日培训班,是八路军第一纵队成立的地方,这里是著名的革命歌曲《跟着共产党走》的诞生地;在这片奉献的土地上,涌现出了“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创办“战地托儿所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激流中勇搭“火线桥”的动人故事。
(三)学校历史积淀深厚
学校始建于1958年6月,当初选校址于孟良崮山脚下一片空旷的庄稼地和坟地,开学伊始,校舍简陋,师生砍伐树木,筹料建房。在此基础上经过一代代师生的传承积淀,先后历经60年的历史沿革,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
我们综合考虑了学校的地域特点、文化氛围和历史积淀,不断深化学校改革,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开展研学游学,致力于打造适合乡村儿童、让千百万农民兄弟满意的乡村教育。以“秉承红色优良传统,把孟良崮实验学校打造成一所有文化、有底蕴、有传承、高质量、有特色、能起到示范作用的特色名校”为发展愿景,以“正气、勇气、儒气、灵气”作为自己的育人目标,用“求实创新,立德树人”为校训,践行“重德、博学、务实、尚美”的校风,“乐学、善思、合作、创新”的学风,孕育出具有浓浓乡土味道的教育哲学。
二、构建“智·行”课程,形成学校品牌
我们认为,研究乡村教育必须正视乡村教育的独特存在,必须正视乡村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关注乡村的原生资源,理清乡村教育的优势和劣势,以优补劣,引导乡村学校走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之路,这才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为此,我们提取孟良崮红色文化因素,挖掘地域资源优势,秉持学校办学传统,实现学校教育与生态研学和红色研学旅行相结合,努力打造“智-行”教育文化品牌。
学校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以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为依据,从“润德课程、强智课程、健行课程、尚美课程”四个维度进行了课程构建,形成了“智·行”教育课程体系。
润德课程,侧重道德修养,课程设置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国学经典、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礼仪教育、留守关爱等),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根植华夏土壤,塑造厚实人格;强智课程主要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人生规划》),校本课程(《家国教育》《世界文化》《前卫科技》),旨在提高科学素养,启迪人生智慧,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健行课程侧重强身健体,愉悦心灵,课程设置包括国家课程体育等,地方课程(《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武术、社团课程、传统老游戏等),锻炼学生意志,彰显学生个性特长;尚美课程侧重美育,课程设置包括国家课程音乐、美术等,校本课程书法、陶艺、创意手工、孟良崮奇石、根艺、树叶贴画、泥塑、红色剧目等,旨在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与素养。
四大课程体系的构建,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完善。为此,我们采取了如下举措,力求让四大校本课程有效落地,打造出融合乡村地域特色、适合山乡孩童的乡村学校品牌。
(一)创新学科课程实施
学科课程的实施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基本途径,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和基石,但学科课程要想转化为处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少年儿童的个体精神财富,必须依托他们的现实经验和生活基础,即凭借个体具体、直接的经验,将间接的、抽象的学科知识内化为个体内在的精神财富。
为此,我们立足沂蒙山区丰厚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传统的节日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情感激励作文法”“石头树叶快乐育人法”,让课程的知识、精神和理念根植故土,入心入脑,开花结果。学校利用山区多石头、树根、树叶、泥土的特点,带领学生开展远足、野游、登山、游览名胜古迹,创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爱家乡、建家乡的豪情壮志,感悟升华,写出自己的体验文章,创办《柳笛》手抄报。带领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探究大自然中的奥妙,寻找孟良崮奇石,挖掘荆棘树根,收集落叶、制作标本,和泥巴、制作小泥塑,于快乐中进行探究。创新开发出石头树叶快乐育人法,创建孟良崮奇石、根艺、树叶、泥塑展室,其中华石、奶奶的小脚、热带鱼、金字塔,神鹿、雄鹰展翅、黄河象等奇石根艺树叶等作品深受大家的好评。
(二)激活校本课程活力
学校在创新学科课程实施的同时,也努力激活校本课程活动。
1.激活传统游戏。学校对传统老游戏进行了系统开发,经过挖掘、编制、改造、演绎,涵盖了剧本、歌谣、做游戏、影视拍摄等几个维度,赋予老游戏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与魅力,抢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通过打拐、丢手绢、放纸飞机等游戏活动,感受传统老游戏的魅力。
2.创新社团活动。学校成立孟良崮奇石、根艺、树叶画、泥塑、球类、合唱、柳笛文学社等社团,以兴趣小组和社团为载体,对奇石、根艺、树叶画、小泥塑、红歌、球类体育活动等开展小探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建设校本课程,编排大型红色剧目《你是灯塔》、大型鼓乐表演《飞天》等弘扬沂蒙红色文化。
3.设置节假日课程。开设节假日课程,如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老师带领学生上山寻找孟良崮奇石,兴趣小组集体命名,并进行探究;指导学生采集树叶,制作树叶标本,然后创作树叶贴画;倡导学生成立假日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家长参与,老师学生家长共同携手,开展家庭亲子活动;利用寒暑假,发动学生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观看文艺演出、优秀影视剧、经典好书,尝试写影评、书评,观后感、读后感。
(三)打造学校节庆文化
学校因地制宜,创设了一系列节庆活动,形成了浓厚的节庆文化氛围。
1.挖掘传统节日的教育元素。通过包元宵,送花灯,炒糖豆,踏青寻梅赏花,包粽子忆屈原思报国,绣荷包,登高望远思亲人,喝腊八粥,写、贴、赏春联等活动,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根植华夏土壤,塑造厚实人格。
2.创设学校节日。设立春秋季体育节、艺术节,引导学生积极投身阳光体育运动、艺术表演中去,增强体质,磨炼意志,通过自编自演花样跳绳、踢毽子、体操表演、课本剧、三句半、相声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和文艺节目,让学生们的才艺得到展示,彰显学生个性特长,锻炼学生才情与素养。
3.拓展德育活动基地。学校开辟孟良崮红色教育基地,在栗林八路军第一纵队成立旧址、抗大一分校旧址、抗日军政学校、歌曲《跟着共产党走》诞生地、黄山寺、天水栈等地,定期开展红色研学旅行活動,让学生感受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发扬优良传统,培育民族精神。
智慧引领人生,行动决定一切。孟良崮实验学校在研学旅行与实践体验中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取得了点滴成绩,亦有很多困惑与不足,我们深知学校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任重而道远,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