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涛,刘晓钦,吴浩,张潇敏
“4·25”地震灾区琼母沟泥石流形成条件研究
刘洪涛,刘晓钦,吴浩,张潇敏
(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成都 610081)
受尼泊尔4·25地震的影响,西藏日喀则是桑珠孜区琼母沟泥石流沟域新增了大量的泥石流物源,泥石流爆发的几率大大增加。对琼母沟泥石流的沟域平面、纵坡降等特征,对沟内泥石流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沟泥石流的发生与沟内地形地貌、物源条件和水源条件的关系。研究成果对该地区泥石流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泥石流;形成条件;沟域分区;琼母沟
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常发生于多山地区[1]。对危险区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构成重大威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泥石流形成机制和发育特征等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发育特征和运动速度进行了研究,并建立区域性泥石流启动模型[2~6]。泥石流的物相,运动过程,涉及许多相关学科,问题较为复杂,其内在机制还未研究明晰[7~10]。
图1 琼母沟泥石流卫星影像图
琼母沟泥石流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属于典型的高原暴雨沟谷型泥石流。受4·25地震的影响,沟域内松散物源量增多,泥石流爆发的可能性增大,严重影响着沟口的规划区。
琼母沟泥石流泥石流沟流域形态为长条形,流域总长度4.13km,流域平均宽度1.31km,流域总面积5.42km2。琼母沟泥石流由两条泥石流沟组成,其中Ⅰ号沟位移流域东侧,Ⅱ号沟位于流域西侧。
表1 琼母沟泥石流Ⅰ号沟纵坡降计算结果表
1)Ⅰ号沟由一条主沟和一条主要支沟汇聚而成,沟域形态为长条形,主沟沟口最低点海拔标高3 880m,主沟道出山口处海拔标高3 948m,沟域源头最高海拔标高4 330m。主沟道总长度4.10km,主沟道平均纵坡降110‰。泥石流出山口至主河道段,沟谷长度1.63km,相对高差68m,沟道纵坡降42‰。Ⅰ号沟汇水总面积0.94km2。Ⅰ号沟主沟道平面形态呈折线形,上游总体走向由150°~170°,在出山口沟道走向变为155°,沟道中游走向90°~120°,在与支沟交汇处走向转为123°,国道G318外侧至主河道直接沟道走向100°~110°;Ⅰ号沟支沟在上游走向170°~180°,中游走向100°~140°。发育1条支沟,支沟发育长度1.86km,支沟沟口海拔标高3 932m,支沟源头最高海拔标高4 134m,沟谷纵坡降109‰。沟道宽度上窄下宽,上游宽度10~16m,下游宽度20~25m。局部沟道转弯处沟道狭窄,宽度1~2m,受水流侵蚀作用基岩出露。支沟汇水区流域总面积0.45km2。
2)Ⅱ号沟沟域形态为长条形,沟口最低点海拔标高3 902m,主沟道出山口处海拔标高3 932m,沟域源头最高海拔标高4 115m。主沟道总长度3.46km,主沟道平均纵坡降62‰。泥石流出山口至主河流段沟谷长度1.51km,相对高差30m,沟道纵坡降20‰。流域总面积0.52km2。出山口以上沟道总体走向 85°~90°,出山口走向160°~180°,中上游走向190°~220°,中下游段走向120°~140°,国道G318外侧至主河道段走向80°~110°左右。
Ⅰ号沟沟域形态为长条形,发育一条支沟,主沟沟口最低点海拔标高3 880m,主沟道出山口处海拔标高3 948m,沟域源头最高海拔标高4 330m,相对高差450m。主沟道总长度4.10km,主沟道平均纵坡降110‰。泥石流出山口至主河道段,沟谷长度1.63km,相对高差68m,沟道纵坡降42‰。
表2 琼母沟泥石流Ⅱ号沟纵坡降计算结果表
Ⅱ号沟沟域形态为长条形,沟口最低点海拔标高3 902m,主沟道出山口处海拔标高3 932m,沟域源头最高海拔标高3 902m,相对高差213m。主沟道总长度3.46km,主沟道平均纵坡降62‰。泥石流出山口至主河流段沟谷长度1.51km,相对高差30m,沟道纵坡降20‰。
琼母沟泥石流沟域物源总量69.14×104m3,能够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15.38×104m3,动储量占物源总量的22.24%。其中沟道物源总量23.02×104m3,能够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8.10×104m3;岸坡崩塌物源总量3.22×104m3,能够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1.11×104m3;风化残坡积物源总量42.90×104m3,能够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6.26×104m3。
日喀则市属于内陆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气候干燥、夏春多风,降水较少、水热同步、空气稀薄、阳光充足,年均日照时数3 240h。据日喀则市气象观测资料,市区多年平均气温4.93~7.07℃,月平均气温以六月为最高,为14.6℃,十二月至翌年一月为最低,为-3.8~3.4℃,极端最低气温-25.1℃,极端最高气温28.5℃。最大年降水量643.4mm,多年平均降水量430.0mm,最大日降雨量46.3mm,最长连续降雨日数31天,降雨季节分明,大雨或暴雨集中在6~9月,占年降水的93.5%。
表3 琼母沟泥石流物源统计汇总表
据《西藏泥石流与环境》[11](吕儒人)等资料,日喀则地区是藏南暴雨中心区,多夜雨,一次降雨量大,夜雨和集中性降雨是该泥石流形成的主要降雨因素。
琼母沟泥石流沟域平面形态呈长条状,沟域发育的海拔高差较大,受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的限制,琼母沟泥石流物源与泥石流的转化有着其独特的特点。琼母沟泥石流固体物源总量,50.43×104m3,其中可参与泥石流动储量为10.66×104m3,沟域内的松散固体物源转化为泥石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残坡积土体参与泥石流活动:流域范围内斜坡表层的残坡积块碎石土与破碎岩体,在雨水的侵蚀、冲刷下,向沟内汇集,并参与泥石流活动;
2)岸坡崩滑体参与泥石流活动:沟岸两侧冲洪积物在沟岸侧蚀导致临空面增加,在长期风化卸荷作用下坍塌汇入主沟并参与泥石流活动;
3)沟谷松散体参与泥石流活动:沟道内早期泥石流及洪水松散堆积物,受径流的长期侵蚀冲刷,在泥石流作用下,使得这些松散固体物质被铲刮裹挟成为泥石流重要补给物质。
琼母沟泥石流清水区沟位于基岩出露区,该区在平面图上位于流域上部及流域中部两岸斜坡中上部,地形地貌为中高山地貌。地形地貌为中高山地貌,斜坡坡度20°~30°。该区岩体呈薄~中厚层状,平均厚度2~10cm,该区构造作用强烈,区内褶皱发育。受构造作和风化作用影响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在原岩层面和节理裂隙切割作用下岩体破碎形成粒径2~15cm左右的碎块石堆积于斜坡表面,局部形成小型崩塌堆积于斜坡底部。由于沟道及斜坡陡峻导致水流侵蚀作用强烈,斜坡表面小冲沟发育。同时,斜坡表面受风蚀及降雨侵蚀搬运严重,该区85%以上区域基岩出露。
图2 琼母沟泥石流沟域分区图
琼母沟泥石流形成流通区位于流域中部,该区域地层岩性为洪积碎石土、砾类土、含砾砂土以及砂土,层状构造,层理厚度5~45cm,分选性较好,结构中密--密实,地层厚度5~25m左右,结构密实,受流水长期侵蚀作用形成现有沟道,沟道两侧呈近直立陡崖,临空高度5~20m,坡脚多处可见小型垮塌。
图3 琼母沟泥石流物源分布图
Ⅰ号沟流通区面积0.16km2,分布高程3 948m~4 150m,相对高差81m,沟道总长2.01km,沟床比降为101‰,沟道平面形态呈折线型,沟谷走向90°~120°,总体上“上深下浅、上窄下宽”:上游切割深度15~20m,沟道宽度3~5m;中游侵蚀切割深度5~10m,沟道宽度10~20m;下游侵蚀深度1~2m左右,沟道宽度20~25m左右。该段泥石流运动特征以下切侵蚀为主,由于风化卸荷和地震的影响,两岸较小规模崩塌较发育,为泥石流提供固体物源。堆积于岸坡的松散体在雨水作用下易于滑移,堆积于沟道内,沟道内坡降较大,在暴雨作用下松散物源进入沟道参与泥石流活动。
Ⅱ号沟流通区面积0.16km2,高程3 932~4 030m之间,相对高差98m,沟道长1.15km,沟道平均纵坡降65‰。沟道平面特征呈现“上深下浅、上窄下宽”:上游切割深度10~15m,沟道宽度3~5m;下游侵蚀切割深度3~5m,沟道宽度10~20m左右。该区沟道两侧岸坡多为土质斜坡,岸坡直立,局部沟段揭底冲刷导致基岩出露。
漫流堆积区位于流域中下游地形坡度平缓处,由于该泥石流历史上未曾爆发规模较大的泥石流灾害,沟口段泥石流堆积区地形地貌不甚清晰。该区域地形开阔,沟道深度0.1~0.5m,易于堆积,对拟建规划区构成危害。Ⅰ号沟漫流堆积区高程介于3 880m~3 948m段,相对高差68m,该段沟道长度1.63km,平均纵坡42‰。漫流堆积区地形相对平缓,呈条形分布,竖向长度1.59km,横向宽度0.03~0.13km,区域总面积约0.09km2;Ⅱ号沟堆积区高程介于3 902~3 932m段,相对高差30m,该段沟道长度1.51km,平均纵坡20‰。漫流堆积区地形相对平缓,呈条形分布,纵向长度1.50km,横向宽度0.03~0.14km,区域总面积约0.14km2。
1)受4·25地震影响,琼母沟泥石流沟域内不良地质现象加重,松散固体物源增多,泥石流易发程度提高,该泥石流属暴雨型沟谷泥石流。
2)泥石流沟具有泥石流发育的良好条件。地形地貌上,流域上游地形相对高差大,地形陡峻,沟谷纵坡较大,有利于泥石流物质的汇集和成灾;物源条件上,沟内泥石流固体物源丰富,可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大;水源条件上,沟域处于藏南降雨中心,暴雨和夜雨多发,是激发泥石流的主要条件。
3)根据琼母沟地形地貌、物源分布以及形成流动特点,将沟域划分为清水区、形成流通区和漫流堆积区三个区。
4)综合分析琼母沟泥石流地形地貌特征、威胁对象的重要性,推荐采取“拦排结合”的泥石流治理方案。
5)以上仅为初步研究成果,尚需要通过泥石流运动特征的定量计算,才能为泥石流的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
[1] 周必凡, 李德基, 罗德富, 等. 泥石流防治指南[M]. 科学出版社, 1991: 1.
[2] 崔鹏, 庄建琦, 陈兴长. 汶川地震区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与防治对策[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42(5):10-19.
[3] 费祥俊, 舒安平. 泥石流运动机理与灾害防治[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10.
[4] 张建新, 闫晋龙, 杨家林. 四川省江油市四里沟泥石流基本特征及危险性评价[J]. 地下水,2011, 33(3): 166-168.
[5]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泥石流[M]. 商务印书馆,2000:15-43.
[6] 肖建国, 李化, 兰志勇, 等.昌市柳家河沟泥石流成因分析及防治[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4(9):9-13.
[8] 李彦婷. 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震后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 [D].成都理工大学,2011.
[9] 吴积善, 田连权, 康志成, 等. 泥石流及其综合治理[M].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1-19.
[10] 唐邦兴, 周必凡, 吴积善. 中国泥石流[M].北京:商务印节馆,2000.15-16.
[11] 吕儒人. 西藏泥石流与环境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08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the Qiongmugou Debris Flow in the Nepal Earthquake Disaster Area
LIU Hong-tao LIU Xiao-qin WU Hao ZHANG Xiao-min
(Chengdu Center of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SBGEEMR, Chengdu 610081)
Affected by the Nepal earthquake on April 25, 2015, a large amount of debris source was added in the Qiongmugou Debris Flow area, Xigazê, Tibet. The risk of debris flow explosion increased greatly. This paper has a discussion on longitudinal gradient and the formation condition of the Qiongmugou debris flow, and relation of the debris flow with landform, geomorphology 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debris flow; formation condition; Qiongmu gulley, Xigazê; Nepal earthquake
2017-11-15
刘洪涛(1980-),男,天津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工作
P642.23
A
1006-0995(2018)03-0498-04
10.3969/j.issn.1006-0995.2018.0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