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特质攻击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的听觉注意偏向特点

2018-10-08 03:33赵楠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偏向攻击性特质

赵楠

关键字:特质攻击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听觉注意偏向

1. 前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体育运动越来越普及化,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体育的商业化也越来越明显,在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一些有关体育的负面影响也随之出现。运动员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在比赛中表现出许多攻击性行为,不仅是身体方面,言语上的攻击行为也越来越频繁。在比赛中的运动员听到这些言语攻击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是怎样的?赛场上的运动员是如何控制行为的?又会产生怎样的注意偏向?本研究将对运动员的听觉注意偏向进行探讨,从运动员出发探究攻击性与注意偏向的关系。

1.1 相关概念

注意偏向的界定:国内一些研究者给出了定义。高笑和陈红(2006)认为注意偏向(Attentional Bias)是指个体对特定刺激的高敏感性并伴随选择性注意。从本质上说注意偏向是特定刺激对心理加工资源的把持,而对其他刺激信息的加工排斥(龚燕、高湘平,2007)。本研究借鉴高笑和陈红对注意偏向的定义。以往的注意偏向研究多集中在视觉领域,本研究将从听觉方面展开。

双耳分听技术: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一般涉及字词的加工,根据加工过程来判断大脑哪一半球的优势效应。Treisman(1964)提出了注意的衰减模型,并设计了追随耳的实验,在实验中,让被试一个耳朵定位追随耳,另一个耳朵定位非追随耳,两个耳朵中呈现不同的内容,要求被试复述追随耳中呈现的内容,忽略非追随耳中的内容。双耳分听技术在认知偏向研究领域的应用还不是很普遍。有研究者认为,与传统的注意偏向研究范式(如情绪Stroop实验范式)相比,双耳分听范式作为一种生态效度较好的实验范式,可以更好地测量注意偏向(Osorio et al.,2003;李欧,2011)。

1.2 攻击相关理论

本研究以一般攻击模型理论为基础,认为两个输入变量——情境(如:媒体暴力)和人格(如:特质敌意)——通过影响个体当时的内部状态(认知、情绪和唤醒状态)及其后的评价(即时评价与再评价)和决策过程,共同或交互影响攻击行为(潘绮敏,2007)。本研究的实验一中以特质攻击水平和干扰词的类型为自变量,对应于人格和情境两个输入变量,反应时为因变量,对应于决策过程,研究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攻击行为。

1.3 问题提出

1.3.1 目前国内有关运动员的听觉注意偏向特点的研究更并不常见,关于认知偏向的研究不少,但在运动领域的却很少;

1.3.2 采用双耳分听实验范式来研究运动员的听觉注意偏向,前人虽有过关于双耳分听实验范式的应用,但多应用于语言领域,在运动领域内应用不多。

1.4 研究目的

采用攻击特质量表、双耳分听实验范式来研究大学生运动员的听觉注意偏向,通过分析各种数据来证明运动员的攻击特质与注意偏向的关系。

1.5 研究意义

1.5.1 将双耳分听实验范式应用到对运动员的听觉注意偏向特点的研究中;

1.5.2 丰富了国内运动领域的有关攻击特质与听觉注意偏向关系的研究;

1.5.3 通过对运动员注意偏向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预测预防攻击行为。

1.6 研究假设

1.6.1 在攻击性词语干扰下,高特质攻击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对探测点的反应时要显著大于低特质攻击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

1.6.2 在攻击性词语干扰下,高特质攻击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的掩蔽错误数要显著多于低特质攻击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

2. 方法

2.1 研究方法

研究使用Buss-Perry攻击特质量表、双耳分听干扰式实验范式对研究参与者进行施测。本研究采用2(特质攻击水平:高水平、低水平)×2(干扰词语类型:攻击词、中性词)的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为特质攻击水平和干扰词语类型,因变量为被试对探测点的反应时及掩蔽错误数。

2.2 研究参与者

选取北京某体育大学大学生运动员100名,其中男生59名,女生41名(平均年龄M=21.7,SD=1.52)。使用Buss-Perry攻击特质量表对被试进行筛选,取量表分数前30%和后30%的被试作为高特质攻击水平组和低特质攻击水平组,最后得到的特质攻击水平分组为:高水平组26人,低水平组29人。所有的参与者都自愿加入实验,且熟悉基本的电脑操作,矫正视力正常,听力正常,此前没有做过类似实验。

2.3 研究测量工具

2.3.1 攻击性特质问卷(AQ)

研究中所用的攻击性特质问卷由Arnold H. Buss和Mark Perry(1992)编制的攻击性问卷(The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AQ)翻译而来,问卷共有29题,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身体攻击(9题)、言语攻击(5题)、愤怒(7题)和敌对性(8题),其克龙巴赫α系数依次为0.85、0.72、0.83、0.77。问卷总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重测信度为0.81。问卷采用5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清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明攻击性越强。本研究中,攻击性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

2.3.2 中性散文材料

选取描写动植物等的中性散文10篇,请有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和在校大学生对散文的唤醒度(在阅读散文时是感到兴奋还是提不起精神)、愉悦度(在阅读散文时所体会到的愉悦度是怎样的),以及理解程度(对散文的内容理解程度)进行1-5级评定。评分越接近1表示越没精神、越不愉悦、越不理解散文的内容。越接近5表示越兴奋、越愉悦、越理解散文的内容。最终选取唤醒度和愉悦度中等、理解程度高的3篇散文作为实验中练习实验和正式实验的中性散文材料,每篇材料大约200字,录制时间约为90s。

2.3.3 干扰词

从新华字典以及以往的研究中(伍艳,2008;李娟,2012;高雪梅,赵偲,周群,翁蕾,2014)找到攻击性词语70个,然后让10名大学生对这些词语的冲击性程度按照1到5级评定(1为攻击性较弱,5为攻击性较强),对词语的得分进行汇总,选取得分最高的前10个攻击性词语为攻击性干扰词,选取与攻击无关的生活类词语10个。每类干扰词的录制时间约为90s,词语出现时间间隔相同。

2.3.4 音频材料

使用Cubase5中文版软件录制中性散文和干扰词,根据双耳分听范式,将中性散文和干扰词分别录入左声道和右声道,均衡中性散文和干扰词的录制时间。播放中性散文的一侧耳定义为追随耳,播放干扰词的一侧耳定义为非追随耳。使用Eprime1.0将探测点与音频材料结合,形成完整的反应时探测程序。要求被试在实验过程中大声复述追随耳中的声音而忽略非追随耳中的声音,同时双眼要注视屏幕,待屏幕上出现探测点时立即进行按空格键反应。

2.4 研究程序

第一步:运用Buss-Perry攻击特质量表对100名大学生运动员进行测量,根据量表的计分原则计算被试的分数,根据得分情况将被试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

第二步:运用双耳分听干扰式实验范式,要求被试戴上立体耳机,首先进行练习实验部分。在练习实验中,一侧耳会先出现声音,先出现声音的一侧即为追随耳(本实验中追随耳中播放的都是中性散文材料),非追随耳中出现的干扰词为数字,要求被试大声复述追随耳中的声音而忽略非追随耳中的声音,待屏幕上出现探测点“*”时,要立即按空格键进行反应。干扰词呈现的时间间隔为3s,在音频开始的第四秒出现。探测点出现的时间间隔为3.5s,在音频开始的第五秒出现。正式实验中的步骤和要求与练习实验相同,只不过把数字换成了攻击词语和中性词语,正式实验共包含两个block,每段实验完成后都有40s的休息时间。

2.5 统计工具

实验结果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方差分析,来研究不同特质攻击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的听觉认知偏向特点。

3. 结果

3.1 对探测点的探测反应时

使用二因素2(特质攻击性:高水平组、低水平组)×2(靶子词类型:攻击性词语、中性词语)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检验,数据的描述统计结果显示(表1),高特质攻击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在攻击性词语干扰下的探测反应时(443.631ms)要大于中性词语下的反应时(416.496ms),p=.13;低特质攻击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在攻击性词语干扰下的反应时(422.545ms)也要大于中性词语下的反应时(418.026ms),p=.33。但这些差异并不显著。其他各因素主效应和交互作用也均不显著。

表1 被试对探测点的反应时

图1不同被试在不同类型的干扰词条件下的反应时

3.2 掩蔽错误数

掩蔽错误数的定义为:被试在复述追随耳中的散文内容是出现的漏词、模糊发音、错误发音以及添加新词语等情况(OsoFio,Cohe,Escobar,Salkowski,Compton,2003)。由三位研究生(未参加实验)对每位被试的掩蔽错误数进行评定,然后取平均数,评定结果如表2所示。采用被试分组*词语类型两因素混合设计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显示,被试分组主效应不显著,F(1,53)=2.401,p=0.127,词语类型主效应显著,F(1,53)=20.251,p<0.01,偏η2=0.276,在攻击词干扰条件下,高特质攻击水平组的被试的掩蔽错误数(M=7.808)显著大于中性词条件(M=6.308),二者交互作用不显著F(1,53)=0.470,p=0.496。

表2 被试的掩蔽错误数

表3 词语类型与被试分组的方差分析

4. 讨论

根据以往的研究,研究假设是与低特质攻击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相比,高特质攻击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在攻击性词语干扰下的反应时更慢,掩蔽错误数更多。

在攻击性词语干扰下,高特质攻击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的反应时大于低特质攻击水平组,其掩蔽错误数显著大于低水平组,说明高特质攻击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对攻击性词语的反应更敏感。该结果与之前的预期结果一致。在本实验中,要求被试复述追随耳的散文内容,认知资源更容易集中在追随耳,继而对出现在追随耳中的靶子词语更容易辨别,导致被试对两类词语检测的正确率高,造成不同特质攻击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对所检测到的攻击性词语没有显著的差异也是可以理解的。从认知主义的观点来说,非追随耳中的攻击性词语启动了被试已有的攻击性图式,导致了对非追随耳中的攻击性词语更敏感。实验中,被试在复述追随耳中的散文时,攻击性词语更容易启动高特质攻击水平的被试的攻击性认知图式,干扰被试正在进行的复述散文的行为,注意的认知资源有限理论指出,人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当干扰词引起高特质攻击水平的被试的注意时,就会减少个体对复述散文的注意资源,导致掩蔽错误数增多。

然而研究没有发现被试类型在不同类型的词语干扰下对探测点反应时的相关效应。但可以看出高特质攻击水平的被试在攻击性词语干扰下的探测反应时要大于中性词语干扰下的探测反应时,这说明攻击性词语分配了高特质攻击水平被试对探测点反应的注意资源,使其对探测点的反应时变慢,该结果可以表明高特质攻击水平的被试对攻击性词语存在听觉注意偏向的敏感性。

本研究虽未发现高低特质攻击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对攻击性信息存在听觉注意偏向,但研究中也有创新之处,比如探究了大学生运动员的听觉注意偏向,为以后赛场上运动员的言语攻击和攻击行为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解释。将不同攻击特质的大学生运动员作为被试,丰富了运动领域的注意偏向以及冲动控制方面的知识。

5. 结论

高低特质攻击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对攻击信息不存在听觉注意偏向。不同特质攻击水平的大学生运动员在听觉过程中对攻击性词语更敏感,在攻击性词语的干扰下,大学生运动员的掩蔽错误数更大。

猜你喜欢
偏向攻击性特质
8~12岁儿童抑郁与认知重评的关系:悲伤面孔注意偏向的中介作用*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偏向”不是好导向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煤炭供需总体偏向宽松沿海市场发挥主导作用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二维码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