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味道

2018-10-08 01:14:12吴凤珍
苏州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汤团萝卜干苏州人

吴凤珍

一座城市之所以区别于其它的城市,就在于它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不同的民间美食等等。苏州就是一座以各类独特的民间美食著称的历史文化古城,游客到苏州来旅游,除了玩赏苏州的古典园林外,就是来品尝一下苏州的民间美食。

可惜的是,目前不少美食或因忽视了传承,或因洋快餐的冲击等原因而逐渐消失了。几年前有人从香港回家,独独想吃苏州特有的熏胴,来问我哪儿有,我真不知呢。后来他倒打听着了消息,买了些特地拿来请我品尝一下,看看是否正宗?我一尝之后,却难以回答。说实话,这味道比之过去正宗的熏胴只有不到五成的模样,叫我如何回答他呢?我也是长期在馋此物,本想作番努力去淘淘看,后来一想为了那五成不到的老味道去全城寻觅,便兴味索然了。

早先的熏胴摊专门摆在酱园店门口的一角,因为那时酱园的内堂有堂吃老酒。此摊,一盏电石灯的火苗在风中微微地飘忽着,这熏胴所发出的异香吸引着内堂及这附近一圈夜酒市场的买醉者。熏胴基本上是猪的内脏经历了烟熏的过程后发出的浓香,这上面没油,汤是清澈如水的。我们孩子最喜以此汤淘饭,其味真的鲜香,可以说是没一个老苏州人不爱吃。我爹每晚总在家中天井里喝风凉酒,总由我去买酒菜,我便成了这熏胴摊上“人小门槛精”的老主顾。

为什么谈到的第二样美食偏偏是样臭东西呢?殊不知人们除了嗜香外也会嗜臭的,只因臭有臭的魅力呢!我要谈的是油氽臭豆腐。

老苏州中偏喜这口味的人不少,那时卖此物的小贩很多,有挑了担子的行担,更多的是大街小巷中的坐摊。有的还做出了“臭名声”,距我娘家不足百米,就有爿豆制品厂,一到下午就摆出个摊头来专氽臭豆腐。那豆腐坯子做得好,加上氽得透。那豆腐皮氽得蜡黄,并壳起。一口咬去因臭极而特香,其馅心极酥而糯。涂些辣酱,价廉物美。我最爱用青蒿茶淘饭吃两块此物,其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顺气开胃通七窍”!真妙不可言。它价廉物美是夜餐及夜酒市场极受欢迎的食品。现在恐怕只有几条老街上有此物,说到老味道那就免谈了。

有个迷语:“青蛙田鸡活剥皮,蘸蘸酱油好东西。”迷底是灰汤粽,此物得七十岁以上的人才品尝过的。其实是极普通的食品,那时的糕团店里的此物与白水粽一样的多,你若买一只,跑堂的也会殷勤地为你剥好,并用小碟子为你倒好一摊酱油似的糖油,此粽不是蘸白糖的而是蘸糖油吃的。这粽的特点是除了糯米的香糯外,还有的便是滑溜。那时我很喜爱吃,惜乎长辈只许我吃一只。从没吃畅过。后来就芳踪难觅了,这就成了“长相思”啦!据称,有位七旬的阿姨拿出了此物的配方,苏州的葑门横街有人在卖了。如果是的话,这是桩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让现在的苏州人也能享受一下祖宗留下的老味道。这可是苏州对外的一张名片呢!

那时苏州糕团店还有样好东西可品尝的,那就是五色汤团。哪五色?——白糖、豆沙、芝麻、玫瑰、薄荷。每只汤团内都有糖猪油块,一咬就有一泡甜蜜、肥腴的油汁,口感好极了。

我那时常上小夜班,晚上骑车过观前街,总是进糕团店吃一客五色汤团当点心。这是普通人极普通的小享受而已。现在的糕团店也有汤团,只有咸甜两种了。现在是吃饱型的吃法,过去讲究的是品味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东小桥野鸭”——此物知道的人并不多。它是老苏州民间美食中的佼佼者,这店就开在东小桥那儿。价也贵些,上档次的。从其鸭子的肉质来讲,确乎是野的比家的要好,所以有句老话:“家花不及野花香”,似乎大都是野的比家的好,而鸭子竟也逃不出这规律性。本身的货好,再加上煮法特殊(鸭子肚子里塞满胡葱),它是用荷叶包装的,待摊开这张荷叶时,这鸭子就有股奇香(胡葱、荷叶及鸭子合并之香)喷射而出,味道特鲜。可以说,这是我这辈子所吃过食品中最味美的食品了!我青年时,这爿店还在营业,后来就不见了。这样特佳的老味道竟没有传下来,亦无人抢救,未免让人扼腕,太可惜了。如果现在有人还藏有这张配方的话,那不啻是一大笔财富了。

还有种又煎又烘的饼,取名为“拖炉饼”。那时是苏州人常当点心吃的最普通的饼,就像大饼油条一样,操作亦不难。把面团捏到一定程度,压扁,在上面涂一层油葱与盐,再重复捏合,再压扁涂盐葱与油,到一定程度把它捏成饼再涂,在扁锅内正反两面油煎,煎到黄露露后再放入炉内烘脆它。这饼的特点是油葱香,且脆,而且是一层又一层的葱油。酥得一路吃一路会一小块地掉下来。那时我上班单位的隔壁景德路口就有现烘现卖的,我被它的香味吸引着,几乎天天买了当早餐吃。这样极普通的一只饼竟也一别三四十年,连个影子也没了。

再有的是千层饼。那还是我祖母在世时的事儿了,她最爱吃这种饼,说是饼,其实是只油氽的面团。这是在大饼店里买的,普通得就像那时大饼店有买“老虎脚爪”一样。操作也不难,把面团捏成褡裢带式,在里面包上切小的胡葱(大概放盐揉过),把它卷起来,让它像孩子的一只拳头。然后放入油锅内氽,氽得略焦黄时最好。其时,外面的皮脆而香,里面的胡葱半熟,是最香的那当儿。苏州人会吃、善吃,千方百计地吃,把胡葱的香吃得个淋漓尽致!

苏州的鸡鸭血汤也有特色。应该说鸭城南京的血汤为最好,但不妨尝尝颇有名声的苏州血汤看,儿时我最喜爱吃的是每天傍晚门前挑过的一副行担、名唤“福郎”担主的血汤。此人煮的血汤不仅绝对的干净,而且味道特鲜。血是地道的鸡鸭的,绝嫩又肥腴。其配料有油豆腐、滑方(豆腐坯子)、扁尖,另有焐得恰到好处的猪小肠数小段,小葱一小把。就这么一碗汤,把我那因疰夏而呆滞的胃唤醒了,竟能大口地吃饭了。我成家后住在观前地区,宫巷内有爿有名的血汤店,我几乎每天就靠这碗血汤和潘万成酱园店门口的熏胴吃那顿晚饭的。

真正留住了苏州老味道的只有卤菜店里的那块五香酱肉。大概是鉴于有好些老味道因传承问题而失传了,有些卤菜店的掌柜去寻觅善煮酱肉的老师傅,把这些资料或老师傅抢在店里,因而许多店里的酱肉倒还是十足的老味道。

在网上查了一下甪直萝卜干,读了几条后顿觉大疑,网上都说此卜脆,这哪儿可能呢?恰恰相反,真正的甪直萝卜干是韧性的,丝毫不脆,你可以把它稍加拉长的,而且切成片后是透明的。它是整条长萝卜腌制的,深褐色。所以网上透露过原本名“鸭头颈萝卜”。过去苏州人有句老话:“甪直萝卜肉价钱”,现在的身价何止是肉价钱。连火腿价还不止呢!好几年前,我知道是40元买三两。不是论斤,而是论两卖的。即便是这样的萝卜干,还有正卜与副卜之别。我瞧了一眼网上的所谓“甪直萝卜干”照片,它们只是四块钱半斤的类似猫耳朵萝卜干(圆的)的低档货。虽然确是甪直产的,这绝对不是正宗的“甪直萝卜干”,即便是正宗的,它还有正副萝卜干之分。正副卜之区别大半在于味道,还得瞧切下的片是否透明?透明的才是正卜。一般苏州老吃客们一吃就能分辨出的。正宗的甪直萝卜干的正卜,才是苏州真正民间美食中的老味道!

猜你喜欢
汤团萝卜干苏州人
大头菜、冷吃兔、萝卜干…… 这款“组合装”线上跑得欢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现代苏州(2022年8期)2022-05-25 16:52:32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现代苏州(2020年7期)2020-09-10 10:24:23
萝卜干 母亲的味
兵团工运(2019年12期)2019-12-13 07:29:36
宁波汤团甲天下
再见!雪人小汤团
张建霖
雕塑(2016年6期)2017-08-16 06:16:30
写字熊和画画熊
一本杂志和她的生活观
现代苏州(2017年21期)2017-01-31 16:07:49
疯抢萝卜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