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义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创建于1950年,是新中国最早设立的核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和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综合研究基地。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7位曾在这里创建功勋,有67位两院院士曾在这里默默耕耘,国内十几个重要的核科研和生产单位由此派生,从这里输送出去的各类骨干人才7000多名,原子能院也因此获得了我国核工业“老母鸡”的美誉。
新中国刚刚诞生,百废待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我国核科学事业,在1950年5月19日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院前身)。开拓奠基,最需要的是人才。一批在国外学有成就,甚至有相当知名度的科学家和青年学者,纷纷回国投身到新中国的核科研事业中。国内外许多的原子能事业的人才如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赵忠尧、何泽慧、朱光亚、邓稼先、于敏等科学家,怀抱富国强民的拳拳赤子之心汇聚在此。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核工业体系的初创时期。当时原子能院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物理、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和放射化学。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原子能事业开拓者们艰苦创业,一切从零开始,自己动手研制仪器设备,建立各种核物理和放射化学的实验技术,建立了核科学技术的重要学科,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核科学技术骨干,为我国核工业和核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特别是我国第一座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的建成,促进了我国核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如1958年7月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中所说的:“它们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跨进了原子能时代。” 原子能院已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的原子能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核科学技术基础研究推动了核科学技术的发展。核物理和核化学的重大发现,如放射性衰变、核裂变、核聚变等促使和推动了核武器、核能以及核应用技术的诞生和发展。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笼罩在核威胁的阴影中。当时正值朝鲜战争时期,美国公开扬言,不排斥使用核武器。人们也无法忘记投放在长崎、广岛上的两颗原子弹给日本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如何才能化解危机、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呢?要想抵制核武器,维护世界和平,自己就必须掌握核武器,国家领导人开始考虑发展核事业。
1954年9月,国防部长彭德怀率中国军事代表团去苏联参观核爆炸试验之前,向钱三强问道:“中国要研制原子弹应该怎么办?”钱三强在回答中强调说,当前最重要的是回旋加速器和实验性反应堆,用它们可以开展科学实验研究,为建设核工业和研制核武器做技术上的准备。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了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揭开了我国核工业和核科技发展的伟大历史篇章。毛泽东坚定地指出:“我们只要有人,又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他强调,“现在到时候了,该抓了。”“我们只要有人”当时就是指原子能院的科技人才。经过前些年开展科学实验研究,为建设核工业和研制核武器提供了人才和技术储备。
1955年4月,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署协定,苏联对我国援建功率7000千瓦的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和250万电子伏特的回旋加速器,简称“一堆一器”。1955年8月,中央批准兴建一座原子能科学研究新基地,并选址北京西南房山县坨里地区,并将苏联援建的反应堆和加速器建在这个基地之中。
1956年5月25日,反应堆和加速器开工兴建。广大工人、干部和科技人员不惧严寒酷暑,夜以继日地艰苦奋战。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一座崭新的原子能科研基地以惊人的速度奇迹般地在北京西南郊的荒滩上拔地而起,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在原子能院相继建成。6月13日,反应堆临界,同月,加速器调试出束。1958年9月27日,举行了隆重的建成移交典礼。陈毅副总理剪彩,聂荣臻副总理讲话并代表国家签署验收协议。1958年9月28日《人民日报》第一版登载了移交典礼的消息,国家发行了“一堆一器”纪念邮票。“一堆一器”的建成是我国核工业和核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大事,标志着我国跨入原子能时代。
“一堆一器”兴建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小平、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徐向前、董必武、林伯渠、彭真、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前往这里视察,对这座原子能科研基地的建设倾注了巨大的关怀,寄予了殷切的希望。1958年10月,毛泽东主席参观中科院跃进成果展览时,在反应堆模型前亲切询问了中国第一座反应堆建设情况。
“一堆一器”奠定了中国核科研基础,我国反应堆和加速器事业是在“一堆一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应堆事业从重水研究堆起步。原子能院自行设计建造了轻水、重水、快中子、固态零功率和游泳池式反应堆,承担了高通量堆的设计和科研任务。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一堆一器”上开展了大量国防、科研、核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工作。“一堆一器”为我国核工业和核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的技术攻关打下了物质基础、人才和技术支持。
1959年6月,赫鲁晓夫毁约停援,还蔑视我们,说离开了他们的援助,中国20年也研制不出原子弹。毛泽东以其战略家的情怀说到:“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苏联撤走专家后,聂荣臻副总理对钱三强说,“我们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攻克原子弹、氢弹方面的尖端科学技术问题。至于人员选定,由你负责点将。”钱三强从原子能院选派科学家投身到核武器研制工作中,他推荐了王淦昌、彭桓武、朱光亚、邓稼先、王承书、于敏、黄祖洽等科学家,承担中国核武器研究的组织、技术领导和技术攻关的重任。
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原子能院科研人员为了研制成功自己的“争气弹”,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反应堆和加速器上开展了大量的物理研究和实验工作,开展了核物理基础理论研究、放射化学、电子学和探测器的技术攻关工作,攻克了六氟化铀生产、分析方法建立、分离膜研制、点火中子源研制、核爆燃耗测定、氢核理论研究、核数据测量和验证等道道难关;在核潜艇动力堆研制工作中,完成了动力堆的堆物理、热工水力、堆安全、屏蔽计算与实验、燃料材料辐射与腐蚀性能、元件综合考验、检验等研究试验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为“两弹一艇”的研制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4年10月16日,西北大漠中的一声巨雷震惊寰宇,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了!时隔两年零8个月后,我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氢弹再一次震撼了五洲大地。1971年,宛如蛟龙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作为原子能事业起步的关键设备,中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为我国“两弹一艇”的研制成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