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信息时代的弄潮儿
——中国电科十四所改革发展纪实

2018-10-08 01:34
国防科技工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研究所量子研制

地处南京的中国电科十四所,被外界称为“亚洲最大的研究所”。如果加上所属公司员工,研究所人员的总规模超过了8000,巨大的体量使外人惊愕,也让自己人谈起工作时语气间会不经意间流露出自豪。

十四所不仅“大”,给人深刻印象的还有它的“新”:新建的所区绿树成荫,到处透出昂扬的生机;刚刚运行的制造测试设备,叫人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现代化的“厂房”。所里年轻人众多,思想活跃,朝气蓬勃。从外人看来,有时甚至很难把它与一家有60余年历史国有研究机构的定位联系起来。这种由内而外的“新”,最为集中地表现在研究所观念上的“超前”。最近一两年,伴随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量子的概念也引起了公众的兴趣。与“墨子”号、量子密钥受到密切关注不同,十四所在量子应用领域的研发显得颇为低调,然而步伐却一点都不慢。早在2015年,十四所的研制团队便完成量子雷达样机的研制,并且赴西北高原开展了远程探测试验,一举突破同类雷达的探测极限,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层次的远程雷达探测。2016年美国智库caps认为,中国量子雷达样机的远程试验走到了世界前列。

十四所当下的研发计划还不止量子雷达,智能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有着一份名单,太赫兹雷达、微波光子雷达、人工智能雷达、智能气象雷达……都赫然在列。所长胡春鸣认为,“在所有行业里,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最快,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摩尔定律上”“唯有发展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我们才能有与他人竞争的资本”。

技术上超前布局,是十四所的一个传统,也成为全所上下关注发展的着眼点。中国电科集团首席科学家、十四所首席专家邢文革回忆海军雷达的研制经历时谈到,20世纪90年代工程启动时,就提出了先进的方案,明确了系列化发展的思路,要求整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沿着这一思路,工程起步时一方面借鉴应用国外技术,另一方面也同步开启自主可控工作。所以,不到30年的时间,十四所的产品已经推出好几代,无论节奏还是成果都呈现出跨跃式发展的特点。集团首席科学家、十四所首席专家张良也认为,当初研制预警机既注重学习引进技术,也坚持自主攻关的做法,对于带动国内相关元器件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最初5000多人每年只有两三个产品的困难时期,到今天数百个产品同步研制的可喜局面,追求自主可控始终贯穿着十四所60余年的快速成长历程。自主可控既是十四所坚持的宗旨,也奠定了研究所雄厚的能力基础,给研究所带来生机勃勃的气象。“民用部门受到技术封锁可以关门,军工部门却无法采取同样做法”,所长胡春鸣强调,“凡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关系到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手段,核心技术必须做到自主可控”“在确保重点任务完成的同时,十四所也长期关注装备的自主可控,确保一旦有情况,能够做到源源不断地开展装备的研发生产,能够保障供给”。很早就开始的有计划地统筹布局,让今天的十四所进入了收获的季节,先后投入数亿元开发的国产高端DSP芯片华睿一号、二号相继问世,极大地提高了雷达产品的安全性。研究所每年坚持自筹资金,并积极争取国家、地方和各部委的专项支持,用于开发战略性核心技术、价值链高端关键技术,巩固提升核心竞争力。自主可控工作的扎实开展让十四所面对不确定形势时多了“底气”,“当初就是在技术封锁的情况下靠自力更生研发出了‘争气机’,眼下再遇到什么情况,对我们来说反而可能成为基础元器件、基础软件的发展契机。”胡鸣春所长的语气中明显地流露出自信。

如今,十四所正朝着“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提供世界一流的装备”而努力,宏大的愿景深深地融入到企业的建设理念中,成为激励全所上下刻苦攻关、奋发图强的动力之源。在胡鸣春所长看来,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就要做到一份投入,三种能力产生,即面向军品市场、民品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能力。“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还是要坚持军民融合,解决基础问题,建成非常好的基础条件和能力”。十四所每年坚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100多项,始终保持着行业的引领地位。通过加大雷达技术成果在国民经济领域的推广应用,十四所已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军民两用雷达产业;利用军用空管一次、二次监视雷达的成果转化,实现民航一、二次雷达的全国产化,有力支持了民航总局重大核心空管装备自主研制的要求,改变了以往我国民航全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已经形成S、C、X波段的全频段系列天气雷达及VHF、P、L波段的风廓线雷达系列化产品,成为国家气象局气象装备的主要供应商,占新一代天气雷达骨干网70%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十四所凭借拥有雷达、通信、自动控制、大功率逆变控制等尖端军用技术,结合国家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市场需求,重点开展轨道交通信号、通信、牵引和综合自动化四大系统研究,形成轨道交通“中枢神经系统”,成功应用于国内二十多条线路,也打破了国际巨头的行业垄断。

作为从事信息技术的企业,十四所自身也有鲜明的信息技术烙印。从“十一五”开始,十四所率先加强信息化、数字化能力建设;“十二五”期间,初步建成了“四精益一共享”的精益型研究所,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3+1+N”智慧企业架构体系,目前正向“全数字、全互联、全智能”的智慧型研究所迈进。“研究所的生产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已经把最新的信息化、智能化成果加以应用”。这种高度智能化,覆盖到研发、生产、维修保障等各个环节。现在,“一个人可以同时参与几个产品的研制。原来一个产品的研制周期为8~10年。现在,再复杂的产品周期也只有2~3年”。瞄准今后产业发展制高点,十四所还率先提出了智能制造SIC战略,为制造业提供智能车间、智慧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三层次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服务。

人类历史上,似乎没有哪个时代像信息时代一样带来眼花缭乱、激动人心的变化,仿佛永远没有尽头。处于电子信息行业内,同样,既会迎来层出不穷的新奇,也会遇到外界无从想象的严峻挑战。十四所几十年里所经历的改革发展,反映着一个行业变迁的缩影,何尝不浓缩着时代演进的长卷?岁月如大河,无法跟上潮流者终将被淘汰,而那些勇立潮头者却领略着眼前无限的风光而意气风发。曾被形象地比喻为“中国雷达工业的老母鸡”的十四所,今天又担当起行业“领头羊”的角色。某种意义上,十四所正是用自己的角色转换生动地诠释了时代弄潮儿的内涵。相信未来的十四所,如同弥漫于花园式新区里的盎然绿意,会继续释放活力,描绘出新的事业图景。

猜你喜欢
研究所量子研制
睡眠研究所·Arch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昆虫也会便便吗?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