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笔下杭州的两场暴雨

2018-10-08 11:58孙跃
杭州 2018年35期
关键词:苏东坡西湖暴雨

苏东坡两次到杭州任职,第一次任通判,第二次做知州,在杭州留下了美丽的苏堤、美味的东坡肉和优美的诗文。在苏东坡的诗中,记载了杭州的两场暴雨。

第一场暴雨,是苏东坡在西湖边望湖楼遇到的。他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写这场雨。诗题中的六月二十七日,是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的六月二十七日,当时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望湖楼是杭州西湖北边的一幢古建筑,由五代十国之一的吴越国第五任国王钱弘俶所建,也称看经楼。我们来看他写的这场雨: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诗描写了苏东坡乘舟游湖后登望湖楼饮酒,见到西湖上山雨欲来的情景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他对这场夏日西湖上来去匆匆的暴雨,先从暴雨来临前写起。天上黑云翻滚,像浓浓的墨汁从天边泼洒下来,翻腾的乌云下,远处天边露出一片青山。骤雨倾盆如注,似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白色的雨点打在船上水花四溅。正当人们感受壮观的暴雨时,忽然一阵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云散雨消,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湖水碧波如镜,远望水天一色。刚才那场暴雨好像不曾发生过。

苏东坡观察细致,描写传神,捕捉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从乌云翻滚、急雨骤降,写到风吹云散,雨过天晴。读后令人感到身临其境,仿佛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又匆匆去的阵雨,观赏到望湖楼下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苏东坡描写天气变化善于渲染气氛,一个“忽”字突出天气变化的快速,显示了狂风的巨大威力,使人目不暇接,富有戏剧色彩。苏东坡自己也喜爱和欣赏这首诗,尤其是那句“白雨跳珠乱入船”。他元祐四年(1089)七月到杭州任知州,还记得当年在望湖楼见到的那场暴雨,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第二场暴雨,是苏东坡在吴山有美堂看到的。在说这场雨之前,先要介绍一下有美堂。

宋嘉祐二年(1057),京官梅挚主动要求“请知杭州”,仁宗皇帝不仅同意他任杭州知州,还在他行前写了《赐梅挚知杭州》诗,首句便是:“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皇帝表扬杭州“湖山美”,是“东南第一州”,既宣传了杭州,也提高了梅挚的地位。梅挚到杭州后,为报皇恩,在吴山最高处建了一座“有美堂”。站在堂上,可左眺钱塘江,右瞰西湖。

熙宁六年(1073)初秋,苏东坡仍在杭州任通判。宋代杭州官署在凤凰山上,离有美堂不远,苏东坡来到有美堂,恰遇一场豪雨,作《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

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

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

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

倒倾鲛室泻琼瑰。

这首诗,生动地展现了暴雨由远而近、跨江呼啸向吴山奔来的壮观景象。雨前的有美堂上,低空浓云堆积,挥散不开,一声响雷从云中钻出,如在游人脚底炸响,预示暴雨将临。远处天边,疾风挟带乌云,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一阵暴雨从浙东飞过钱塘江,向杭州袭来。西湖像小小的金樽,盛满了雨水,似乎要满溢出来。雨点猛烈地敲打着山林和湖面,如羯鼓般激切,令人开怀。最后,他突发奇想,真想唤醒沉醉的谪仙人李白,让他用飞泉洗脸,看看眼前如鲛宫倾倒、把珠玉洒遍人间的奇景。苏东坡用诗的语言把一场大雨变成了一次视觉的盛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在苏东坡的诗词中,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脍炙人口的经典诗篇,使西湖名扬天下;也有许多具体描绘西湖景观的诗词,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和《有美堂暴雨》,把宋代杭州的两场暴雨留在了中国文学史和杭州地方史上。

猜你喜欢
苏东坡西湖暴雨
“80年未遇暴雨”袭首尔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苏东坡问路
西湖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读懂苏东坡,遇见世间最有趣的灵魂
暴雨突袭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暴雨袭击
苏东坡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