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军
【摘要】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审计机关转变审计方式的必经之路,审计信息化对于投资审计信息资源的共享、工作效率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就当下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信息化而言,其发展依旧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与其他领域的审计发展相比,投资审计仍旧较为滞后。所以创新投资审计信息化发展的方式就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而建设审计信息化平台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本文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做了介绍,并且点明了建设信息化平台的必要性及其建设原则和建设内容。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对于各项信息的处理和整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信息整合的效率,保障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对于工程項目招投标的公正公平也有具体的体现,可以保障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信息化概述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指导下,监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它是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实行监控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信息化的作用
在金审工程的基础上,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开始了信息化的发展,而其信息化发展也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首先,其信息化推动了审计机关内部无纸化传递审计资料、共享审计信息资源的实现。其次,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审计信息的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管理层在决策时要从反馈的信息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加以参考,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信息在OA系统的帮助之下,被及时迅速地统计、汇总、分析、交互,这使信息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进而提升了审计管理系统反馈信息的能力,能给管理者提供更多及时有用的信息以帮助其进行决策,最终必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滞后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信息化从发展之初到现在,虽然在不少领域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也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但是其发展仍旧较为滞后。投资审计不同于财政金融审计,它的计算机应用环境较差,所以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规范化和流程模块化都不够先进,导致无法较为快速地借鉴以往的工程数据。由于缺乏一个信息集中度较高的平台,审计人员掌握工程造价软件以及常用办公软件的能力决定了结算审计信息化的水平,具有严重的不确定性。而当下的项目投资建设程序的审计模式仍然是传统的模式,一个大型项目需要审计的资料汗牛充栋,很多工作都要人工从故纸堆里进行检索,效率十分低下。投资审计的专业特点没有被考虑到各地已开发的金审工程当中,严重阻碍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寻找创新的信息化发展路径势在必行。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非常有现实意义。
(二)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的复杂性
现代工程建设有多个部门,它本身需要很大投资,而且它是一个建设周期长、技术较为复杂、涉及面也比较广的项目。所以在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工程信息建设资料,无论是项目从开始提出,进行调研,还是后面的决策以及实施甚至验收和管理都会有工程建设信息的体现。这些信息通过文字、图表、声音以及影像等方式被呈现出来,它们最真实和原始地反映了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但是这样庞大的资料如果要进行人工的分类和整理,工作量将会十分庞大,而且在这个过程之中很大几率出现资料数据的流失与破坏。所以,建设一个信息化平台非常实用。
(三)信息化人才较少
在投资审计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都缺少专业且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严重制约了投资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投资审计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向来都集中在建筑工程技术上,而没有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对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所以建设一个信息化平台,利用其高效的整合资源和灵活便捷的查询分析功能,可以缓解专业信息化人员不足的问题。因为这个平台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都不会太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还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支出。
(四)固定投资审计信息化平台的优越性
信息化平台较高的优越性,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利用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依托审计部门全程跟踪审计的职能,及时迅速地收集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的各种信息,而后进行整理和分类,进而使整理和归类信息的效率得到提升,从而建立一个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为项目管理和审计分析提供全面、有价值的数据予以参考。其次,平台可以为各层次的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原始数据资料,模拟基层工作流程。另外,为了系统上的多用户操作和多项目管理,平台会借助因特网的网络通讯技术,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数据共享。这样一来,管理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都降低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的效率。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原则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原则是“统一平台,信息共享,管理协同,执法联动”。平台建设要考虑到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的各个监管方,要根据每一个监管方的不同需求进行符合自身需求平台的开发。要明确,建设工程的程序与施工过程的监管是平台建设的主线;建设信息化平台的重点是工程安全和质量是否得到保障,市场主体是否具有较高的诚信度,体现审计部门和其他监管部门关注的资金安全高效运行目的。一定要保障所建设信息化平台的管理更加规范,使用更加便捷,处理信息更加高效,以及平台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当然,也不能搞重复建设,要充分依托现有监管平台和计算机软件,高效利用和沟通部门数据系统,打破行业壁垒,减少损失浪费。要进行固定投资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就一定要遵守上述各项原则。
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内容
(一)行政审批
行政审批是信息化平台内容里的基础部分,它应该具有较高的覆盖面。从项目决策立项开始,一直到项目的竣工以及验收,这个过程中所有环节阶段的所有审批事项都要涵盖在里面,而且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可以与信息平台其他部分的内容进行数据交换的。
(二)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有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决策阶段,主要是对于项目立项及其可行性进行研究,估計投资的数额。第二个阶段是设计阶段,主要是初步的设计方案、使用技术的选择和设计以及根据方案编制的施工图,在这个阶段要确定的是设计概算、技术修正概算以及施工图修正概算。
(三)投招标
在平台中投招标这一类内容的设置,要保障其具有四种功能。首先,招标人可以通过此平台选择招标的代理机构,而且平台要公开所有的招标公告。保障报名公开公正的原则,让所有合格的施工企业都有参与竞标的权利,杜绝暗箱操作。其次,有一些项目可能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不选择公开招标,这时不仅要通过平台进行报批,还要向社会公示自己为什么不实行公开招标的原因,使其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再者,平台要对招标代理机构电子招标系统存储的招投标数据进行共享,导人开标情况和评标结果。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对详细评标信息包括汇标分析进行查询。另外,信息化平台还应该公布的信息包括中标公示、中标人以及中标价。对于招投标的这一内容,一定要严格保障信息系统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接受招标平台也要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这一块的建设,完全可以和现有招标投标在线交易平台有效对接,实现数据共享,方便审计和其他监管部门监督。
(四)信用管理
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要建立和完善现有建设工程项目诚信体系,完善市场信用记录,包括项目信誉评价、考核评估、合同契约以及黑名单。对相关部门和行业信用的资源进行整合,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综合性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公示各个部门以及行业的信用状况,主要包括招标代理机构、施工企业、监理单位、代建单位、后评估机构等行业部门。除了对信息进行公示之外,还要实时对信息的动态进行更新。使各招标项目各个环节的主体选择更加科学合理,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和安全。
包含以上内容的信息化平台可以提供高效、科学、严谨的第一手审计资料,帮助审计人员简单分析存在的问题,查询同类项目和案件的疑点及审计案例。更可以在全过程跟踪审计重大项目时,实时监控项目建设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保障审计全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开度,最大限度的避免工程项目建设当中出现损失浪费的现象和各种贪污腐败现象。建设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信息化平台,可以对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以及廉政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将对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质量发挥重要保障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下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信息化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专家们也正在进行信息化发展途径的创新。而本文所提出的建设信息化平台对于投资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信息化平台对外公开公正而且透明,保障了社会大众的监督权以及参与者的公平权,对内可以帮助建设信息资源管理平台,提升对信息分类整理的效率,大大提升了工程建设内部的工作效率。而且本文所指出了当下投资审计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更加深刻地表明了建设投资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