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教学视频的微制作

2018-09-30 06:43北愈安
文教资料 2018年20期
关键词:媒体技术教学视频微课

北愈安

摘 要: 教学视频是网络教学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网络教学弃数重质、内涵转变的节点上,降低教学视频制作的技术门槛、运用新的媒体制作技术成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持续向好发展的必然选择,手持式三轴增稳录播系统解决目前网络教学资源制作成本高、周期长、技术人员紧缺等问题,为包括技能实操性强的课程及室外试验类课程在内的网络视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作提供廉价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由此加快新技术的应用以推进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关键词: 微课 教学视频 媒体技术

自2011年微课概念引入我国以来,以微课为代表的网络教学资源历经七年发展,已经融入日常教学。不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在得到一线师生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得到了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微课培训全面展开,微课技术得到普及;公众对微课的认同感越来越高;微课数量、规模成倍增长,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及其背后的制作开发团队和个人;微课发展正逐渐朝着个性化、常态化方向转变。

单纯地借鉴外国模式进行实验性探索已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创新与理论性研究人才长期紧缺,导致微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力量难以有效集中,教师和技术人员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显出疲态。这些问题制约了教学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或高原平台期,如果单凭公众对新事物的好奇、热情和少数学者的执着、践行,则难以维持其蓬勃的发展动力[1]。

从目前的微课发展情况看,新技术的应用存在局限,导致微课类型单一。笔者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湖南农民大学生学习网、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学习平台随机选取78门课程进行分析比对,结果发现:95%的课程资源是演播室录制式、课堂实录式和用录屏软件录制式的视频。

演播室录制式呈现效果好,但是对制作技术和出镜人员的要求较高。这种视频制作方法在时间、人力、沟通、财务上的成本高昂,涉及摄像人员的沟通、环境的适应、预约演播室等。由于演播室环境及制作方法的不同,最终呈现出的视频样式差别大。演播室的建造及运行维护费用昂贵,演播室录制视频所需的投入和产出的时间比例拖累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进度,暂且不算教师前期的准备,制作一个时长1小时的视频成品,需要花8小时到100小时的工作时间。在人员投入方面,则需要一名专业摄像人员和至少一名后期编辑人员。

课堂实录式视频制作的优势在于:上课形式不变,不需要占用教师其他时间专门录制课程,后期制作只需考虑教师和PPT之间的镜头切换及内容剪辑。这种视频制作方式所需的投入和产出的时间比大概处于5∶1至10∶1;人员投入方面,除了主讲教师外,还需要一名摄像人员和一名后期制作人员。有的教师对所讲课程的视频制作要求较高,要求采用多机位拍摄,如教室全景、教师中景、学生镜头、PPT镜头等各安排一台摄像机全程拍摄。这种方式能为后期制作带来更多可能性,但将所有机位的素材进行整理所需的工作量大,同时需要更高配置的电脑对这些庞大的素材进行处理[2]。此外,教师要对教学设计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要满足不同学力学习者的不同要求,更需要人力和时间耗费。此类教学资源对于社会科学类的知识讲解尚有辅助作用,但对于自然科学的知识讲解则需要更多的设备和手段,加重了资源建设的负担。

录屏式是指利用录屏软件将教师讲课的PPT全程录制下来,与此同时用电脑自带(或外置)的摄像头录制教师形象。视频呈现以PPT为主,以教师影像为辅,有些只有PPT画面和教师声音。这种形式的视频制作简单,教师可以独自完成录制,后期编辑既可以自己完成,又可以找一名助教协助完成。整个制作过程投入和产出的时间比大概处于4∶1至8∶1。录屏式的视频形式多用在理工科课程中。对于技能实操性强的课程及室外试验类课程,录屏式的视频形式难以胜任。

上述三种主流的微课类型,生产制作门槛较高,过于依赖技术设备和人员投入。同时,这种复杂的生产制作模式使我们在面对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逐渐增多的情况下,课程内容建设滞后。因此,在微课生产制作中,简化配置环境和制作流程,使教学人员减少对技术的依赖势在必行。

为了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微课制作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制作模式,这种新的制作模式需要更加充分地利用新媒体技术的特性,更好地缓解教师面对镜头的心理压力,提高教师镜头的可用率,增强后期编辑合成的效果。新的制作模式必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简化技术操作、人员配置和制作流程,使得教师的媒体制作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高级人才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效率,集中优秀人才资源对“互联网+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为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模式、路径和解决方案,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条件。

以往,在教学资源制作中存在一个顾虑,一旦脱离演播室、课堂环境,一旦改变制作流程,教学资源的质量就难以保证。然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一大批新媒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资源制作实践中,优化总结出高校教师参与视频教学资源制作的解决方案——手持式三轴增稳录播系统,这是一套主要针对技能实操性强的课程及室外试验类课程的网络视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作的录播系统。这套系统主要由三轴增稳云台、3.5mm同轴音频接口的录音全向型麦克风及拍摄应用软件,这套系统能搭载国内90 %的中高端智能手机摄像头,拍摄应用软件能兼容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让教师方便快捷完成教学素材的拍摄、剪辑、字幕制作等视频制作的基础工作。使用这套系统,教师可以在没有摄像人员参与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所需画面的拍摄。三轴增稳云台可以使手机拍摄画面在大幅度运动中保持平稳流畅,教师可以轻松拍摄专业级稳定的清晰影像及高品质运动影像。

针对技能实操性强的课程及室外试验类课程的演示要求,手持式三轴增稳录播系统能满足教室、实验场地或户外教学情景的课程录制。拍摄应用软件与市面流行的摄影摄像类应用软件界面类似,通过蓝牙连接云台与智能手机,在手机屏幕上实现对云台的直接操控,降低教师的学习操作成本。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资源的需要和手机配置独立完成教学视频的分辨率、帧率、感光度等决定视频画面的关键参数的设置。3.5mm同轴音频接口的录音全向型麦克风能在大部分教学场景中录制清晰音质的音频,在最大限度降低人力、物力、财力、成本的条件下实现个人录制画音同步教学视频。录制完成之后视频可以在拍摄应用软件内直接实现简单的编辑,教师可以在手机上轻松完成视频画面和音频的排序、裁剪,可以添加字幕和背景音乐,然后直接上传。这样的工作流程节省了主流的网络教学资源制作模式中制作人员与教师的准备协调工作的成本和时间,即使教师对后期制作有其他要求,在完成上诉操作流程之后,对教学资源本身的质量不仅没有降低,后期制作还能够得到良好的匹配,同时减少后期制作人员的一些基础性工作。

通过以上对网络视頻教学资源的特点和制作技术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对教学视频资源制作如何节省资源、提高效率具备整体把握的能力,能有效改善当前教学资源制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创新理论性研究人才紧缺的局面,能在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时,提高教师的视频制作水平能力和媒体应用素养;能有效促进视频教学资源制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最终对我国教学课程改革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技术革新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以微课为代表的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但是面对当前“实践先行、研究滞后、理论贫乏”的态势,剖其缘由,在于我们没有正确运用技术促进变革本身的内在逻辑引领现代教育改革理论体系的建构,而是借用技术的迭代升级改进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模式。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的研究应超越现有研究视阈,站在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高度,从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内容改革并举、互补融合、系统深入的视角建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并引领现代教育改革方法论创新。

参考文献:

[1]郑小军.微课可持续发展的“道”与“术”——兼论微课发展研究理论体系建构与方法论创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01):31-39.

[2]于青青,李晓明.MOOC视频制作平民化方法的探索与评价[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1):106-112.

猜你喜欢
媒体技术教学视频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思考
创新情境构建体验性语文新课堂
医学教学视频也可以这样拍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