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高校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2018-09-30 06:43王玲玲
文教资料 2018年2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王玲玲

摘 要: 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题。作为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新形态,“互联网+”模式在教育生活领域的影响不断扩大,本文主要探究“互联网+”形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能性。根据各大高校辅导员为连接的桥梁,寻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方法。将“互联网+”思维通过高校辅导员有意识地培养,运用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树立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加强建设具有“互联网+”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努力通过高校辅导员构建学生“互联网+”思维,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定详细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方式。

关键词: “互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作为社会主导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主体活动,教育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政治价值思维,根据对社会价值的共识,以及“互联网+”思维不可或缺的意义,结合其时效性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当前环境和外界影响因素,进行诸多方面考虑,讲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互联网+”思维越来越成为我国新形态的目标,其重要性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一直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先驱发展领域,在教育这一层面还有无限发展空间。以高校辅导员为关键,探讨如何将学生“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互联网+”概念主要指利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平台上,将传统行业知识和互联网知识共同连接起来,打造一个新型的互联网领域。照目前发展形势看,无论是社会发展进程还是国家的政策思维导向形式,互联网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一道风景。

政治思想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帮助人自由完全发展为价值的一项教育工作。思想教育工作的本质体现在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人,强调人的一切活动都具有实践的性质。人既是自我历史的创造者,又是未来的构建者,同时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高效课堂中多根据马克思主义价值目标这一刻程为实现途径,教育者根据当前意识形态的发展,为受教育者讲述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既受客观世界的影响,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影响着客观世界。受教育者通過这一课程,可以准确详细地了解到,通过主观和客观的双重实践,逐渐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展示着大学生群体会逐渐发生变化。高校辅导员必须根据时代的需要,深刻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互联网+”思维结合起来,顺应时代的发展特点,把握和逐渐培养学生的时代特色精神。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作用

1.提高高校辅导员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识。网络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广大高校需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实施这一改革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采取有效的方案和措施,将“互联网+”思维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会学生利用“互联网+”思维,在政治思想新常态下与时代共同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基本素养。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运用合理的教育方法手段,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意识,同时遵循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贡献。

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意识,其实就是人脑对客观事实的反应。物质的真实状态决定意识的形成,物质影响意识,同时意识对物质同样具有反作用。“互联网+”思维不仅仅指互联网的使用方面的技巧,也不仅仅指高校辅导员通过互联网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学习工作中运用网络和学生进行沟通,还包括更加深入的方面。“互联网+”思维是依托互联网,利用互联网这一大数据平台,构建一个新时代互联网新常态思维。思维方式依靠大脑而存在,高校辅导员必须严格控制不利于“互联网+”思维实践发展的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究竟如何通过高校辅导员,加强“互联网+”思维,结合政治思想教育意识,完成大学课堂授课形式,是当下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目前高校教育发展现状与现实需求不大相符,加强“互联网+”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联系越来越重要,还要兼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进行。必须加大高校辅导员相关主题科研活动的投入力度,为教育者提供相关的理论实践指导。还有就是需要开展高校辅导员之间有关“互联网+”思维工作范式的经验交流活动。辅导员的工作重心不只是在学生学习进度上,还要同时肩负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每位辅导员肩负的家庭在几十个到几百个不等。高校辅导员在经验交流培训活动中要将自身政治思想及工作方法与同事探讨,涉及“互联网+”思维的教育策略相对较少。更多方面的交流内容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领域的问题,有关“互联网+”思维可供学习交流的经验还需要共同努力。

2.加强高校辅导员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能力建设。近年来,教育部门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标准做出了越来越细致的规划。高校辅导员在职业能力特征方面必须执行政治性强、业务精准、作风严明、遵守纲纪这四大方面的标准。高校辅导员必须首先具备“互联网+”意识,辅导员正确“互联网+”意识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发展。

一,辅导员的素养是最重要的,必须从各个层面提高辅导员的认知,其中包括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的需要进行解读的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主要包括接触媒介、解读媒介和利用媒介这三个角度。在教授学生如何培养“互联网+”思维时,高校辅导员首先需要对互联网常识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互联网需要明确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如何运用网络媒介,如何根据网络传播方式和特点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等。高校辅导员必须了解现在学生交流沟通的网络平台,例如微博、微信、论坛、网络课程等,和同学们一起探索,营造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辅导员必须加强信息层面建设。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育者之一,辅导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媒介知识和媒介意识,用自身丰富的知识财富教授学生。辅导员要正确运用网络媒介的力量,具备开展网络教育教育的能力,做好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三,网络时代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有很多弊端和局限性。网络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真假难辨,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高校辅导员必须真正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养成随时关注网络平台信息的习惯,敏锐洞察网络媒介的有关信息,杜绝不良假冒信息侵害学生的权益。学生要提高分辨信息的能力,网络时代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极大优化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另外,网络中渗透的各种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并没有保障,学生要学会分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重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在越来越多新媒体形式的冲击下,打破以往的教学习惯,改革和创新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不可或缺的主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往的课本阅读,老师课堂讲授学习模式,转变成了媒体社交平台网络学习模式。并且由当下数据看,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加。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学生的社交重心,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及电脑进入社交网络,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方式。学生的学习工具逐渐从书本和纸笔转变为互联网平台,可以更快更详细地了解到各种职业及各方面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习渠道。

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联系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及内心状况。自古以来,学生面对老师时往往有一些话难说出口,但是有了网络平台,在跟老师讲话时可以很好地缓解这一现象。新媒体网络不仅可以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还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所想,是可以進行学术交流和畅所欲言的场所。高校辅导员同样可以利用社交网络不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就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动向,可以及时处理学生的日常问题。辅导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建立教学环节质量评估系统,让同学们自由评价课堂讲师的优点及不足,突出实践课程教学的评价效果。时代的转变促使了教育方式的转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高校辅导员同样可以从各种社交网络上了解学生的动向,为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结语

在广大高校教育工作中,辅导员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其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最密切的人生导师、最知心的朋友,除了具备对教师职业工作的热情外,还要用自身丰富的知识储备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互联网+”思维,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做到与时俱进。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程度,对有关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也要有所关注。总之,高校辅导员任务繁重,肩负着培养祖国栋梁的责任,是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和教育心理健康于一体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值得每一个人尊敬。

参考文献:

[1]徐建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2]温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7(4).

[3]蓝贤发,朱琼玲.刍议当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J].丽水学院学报,2013(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