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坚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社会与文化学教研部,福建福州350001)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40可以说,这是我们党对文化本质认识的又一次深化和提升。众所周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在这里,把“弘扬中华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意义在于我们党对“中华文化”所具有的作用与价值予以充分的肯定,同时也表明我们党对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党并未就此止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3]把文化视为民族的血脉,也就意味着民族的血脉中流淌着文化的基因,而这种文化的基因又是同“人民的精神家园”紧紧联系着的。这种对文化的看法,无疑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与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来看待,并且明确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40-41这种认识与判断,更是表明:我们党对文化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也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才会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而这种高度的文化自信,对于文化的繁荣兴盛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1当然,如果我们从更广阔的视域来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难发现,坚定文化自信,不仅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人类的发展进步也具有重要价值。这正如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强调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4]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就是建立在中华民族漫长奋斗所形成的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之上。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5]156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命题。在习近平看来,“独特的文化传统”与“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关系密切。为此,习近平在这次重要讲话中围绕“独特的文化传统”与“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关系问题,着重强调了“四个讲清楚”,即“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5]155-156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清醒认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其发展道路的选择是与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紧紧相连的。可以这样说,我们选择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与自身所拥有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密切联系的。
作为千年思想家的马克思为人类社会勾画出的美好前景,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向往的理想社会,令一百多年以来众多思想家们为此殚精竭虑。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国古代思想家所向往的“天下大同”有着契合之处。在我们国家,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的思想家、仁人志士们千百年来一直都在寻求和探索如何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思想大家孔子就对他所认为的理想社会进行了生动描述。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6]332孔子所勾画出的未来理想社会,就体现出“天下为公”“公平平等”“和谐友善”等诸多令人神往的美好愿景。这些美好愿景对后世的影响可谓至深至远,尤其是“平等平均”的思想与观念,更成为中国历史上众多农民起义军的鲜明旗帜。
北宋的王小波、李顺的农民起义,就提出“均贫富”的主张;南宋的钟相、杨么起义,明确要求“均贫富”。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闯王李自成,其起义的口号就是“贵贱均田”“均田免粮”,其核心要义就是“平均”。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首领洪秀全所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愿景与孔子所描绘的愿景是很相似的。
再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所提出的建立一个“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7]的理想社会,也是深受孔子理想社会构想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在近代,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入中国,就令国人倍感亲切,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召唤力。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马克思主义是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思想相锲和的。马克思主义所要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理想相结合,就迸发出了无数的火花,而且呈星火燎原之势,燃遍神州大地。正如当时的仁人志士梁启超所言:这种“欲夺富人以均贫民”的革命潮流,“必将磅礴于二十世纪也明矣。”[8]
纵观中外历史的发展进程,不难发现许多大国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会受到诸多因素干扰,有时甚至还会受到战争的威胁。今天的中国,不仅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而且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因此,中国将以怎样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形象、在当今的全球治理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态度去影响世界,就成为被世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57,既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又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个仅仅着眼于自身的民族,而是具有天下意识的宽广视野与人类情怀的责任担当的民族。同时,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自古以来,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有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遵循“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的原则。“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题中的应有之义。在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提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及“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战略思想。这些国际战略思想,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建设与完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明确主张,而且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1]57-58这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使命。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58-59应该说,除了极少数极端自私的利益集团和反人类的势力外,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拥护、支持实现这个美好理想的。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所坚守与遵循的和平发展道路,有着极其重要的世界意义。这个意义在于:中国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而存在的,将继续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不断为世界的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但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这就是中国所展示出的形象,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在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学家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之前,对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人们往往只重视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方面的实力因素,这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硬实力”。但是,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瑟夫·奈以其敏锐的眼光,看到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在他看来,伴随着经济、科技、文化融合趋势的不断增强,文化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国力中所具有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种重要作用在约瑟夫·奈看来就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由此,他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约瑟夫·奈认为,虽然“硬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的重要性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他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众所周知,世界文化之林中的四大文明古国,也曾经出现过各自优秀的文化体系。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全世界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国的文明与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而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数千年绵延不绝、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生存方式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滋养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与价值、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生命历程中曾遭受过无数次的磨难,但仍然生生不息、绵延至今,这在世界民族演化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中华文化的存在。五千年一脉传承的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千百年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与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交融,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虽然在几千年里,中华大地上有着无数次的政权更迭与改朝换代,但是中华文化并没有被颠覆,更没有消失,中华文化一直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守望着中华大地、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也正是因为有了中华文化的维系和推动,中华民族才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世界,随着人类历史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性历史”的转变,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深入,并呈现出某种交融、交锋的趋势,但是,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的作用愈加凸显,愈益成为维系散居于世界各地人们的精神纽带。如今,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相当部分的中华儿女遍布于世界各地。虽然空间的距离已经把他们与故土分隔开来,但中华文化乃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中国仍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牵挂。
党的十九大报告之所以把文化视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就是把它作为一种共同的存在方式和核心价值体系来看待。从哲学上理解,这种共同的存在方式和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以根本价值取向为核心的一系列生存方式与价值原则的统一。这种“共同的存在方式”和“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文化传统的最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民族“魂”之所系、“根”之所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须臾也离不开这个“魂”与“根”。作为中华民族之“魂”与“根”的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形成过程中,不仅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的存在方式”,而且还逐渐形成了支撑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精诚团结的“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有了这种“共同的存在方式”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持与支撑,中华文明不仅能够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而且能够薪火相传、与时俱进。
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价值共识,并深刻影响着每一位成员的思想观念,进而决定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公民的行为准则和努力方向,可谓“灵魂的旗帜”。我国有56个民族、超过13亿人口,如果缺少了一个能够有效发挥统领作用的核心价值观,要把人们的思想意志凝聚起来、共同奋斗是不可想象的。当前,我们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使亿万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精神纽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兴国之魂,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梦想之舵。因此,从战略高度上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是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可或缺的“铸魂工程”。
之所以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可或缺的“铸魂工程”来看待,是基于以下“四个大趋势”:一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日益增强,在这种大趋势下,全球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也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二是当前的文化发展呈现多样化的大趋势,在这种大趋势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多面多变的新特点;三是目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趋势日益明显,在这种大趋势下,价值取向呈现出纷繁而复杂的变化;四是当今社会呈现出网络化的大趋势,在这种大趋势下,舆论的表达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四个大趋势”,“铸魂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42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简洁与凝练的表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价值判断的最大公约数,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就必须紧紧围绕这“三个层面24个字”的基本内容,深入而持久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通过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支柱,进一步凝聚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从而更加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道路。
习近平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9]339这段话深刻揭示了走好中国道路所具有的信心。仔细阅读、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不难发现这个信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对中华民族漫长奋斗所积累的文化养分的吸吮。正因为如此,我们走自己的路是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当然,这个“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就蕴含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薪火相传、与时俱进,就在于它在历史发展和时代结合的过程中熔铸出了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在走好中国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之所以强调弘扬中国精神,是因为这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机统一的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是我们在新时代走好中国道路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的爱国奋斗史。习近平指出:“我们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装点祖国的秀美河山,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9]351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爱国主义精神有着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经典名句;也有岳飞尽忠报国、花木兰替父从军等家喻户晓的美谈;还有“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的朴实古语。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酷爱平等、追求正义、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光荣传统。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而如今,这种精神力量已经内化为一种民族性格,体现出国人对爱国主义传统的高度认同。
爱国主义是作为历史范畴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这实际上也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如果说,在旧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反抗侵略,争取独立,寻求救国之路,并为之不懈奋斗;那么,在新时代,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就是爱国主义所体现出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涵。这是因为,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当然,我们今天强调的爱国主义精神,还应该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内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这是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梦想。应该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实际上,只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0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产生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革故鼎新,奠定了中国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对后世影响很大。《礼记·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6]809正是在富于创新进取的思想传统推动下,中华民族不仅以著名的“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伟大创造闻名于世,以诸子百家思想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精神宝库,而且以不断变革创新的实践,彪炳人类变革自强的制度创新史。
40年来,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实践为改革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勇于创新、不断变革的优良传统,顺应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要求。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时代对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全新课题。这条道路任何本本都不曾有现成的答案。马克思经典作家的本本上没有,甚至毛泽东的本本上也没有。中国共产党人不拘泥本本,而是靠着一股勇于创新的闯劲,不仅杀出了一条血路,而且走上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今天,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越走越宽广,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正如,习近平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那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等等,都是我们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9]343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体现时代要求的“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并且用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才使中国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为了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的探求,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并推动伟大的事业。实现伟大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同时,通过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注入磅礴之力,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坚定地走好中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