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秀军,杨 丽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40-41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之维,是坚持走自己的路、探索和开辟中国道路的文化基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41今天,坚定文化自信,核心和关键就是要坚定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融汇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才能为更好探索和开辟中国道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根本指引与保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探索和开辟中国道路、形塑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独特优势与重要源泉,但不是奠基和支撑中国道路的全部、唯一的文化基底,更不是根本、基础性的文化基底。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文化特质和社会心理旨趣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中国现代化没有完全复制和照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而是逐步探索并走上了一条与自身历史传统和文化传承相衔接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智慧和思维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新的理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重新审视和书写立足自身实际、成本最低、代价最小、痛苦最少的实现现代化转型发展的新的现代文明。然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开辟,除了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和浸透外,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其步入现代化的时空节点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引入、实践、创新和发展。由于中国是作为“后发-异质文化”的国家被迫卷入现代化“世界体系”之中,因此,中国既无法完全照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模式,也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获得自身真正的独立,摆脱自身被奴役、被压迫、被支配、不得不依附于人的命运。此时,在经过多次艰辛探索后,对作为在现代化浪潮中成长起来又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持批判和超越态度的马克思主义的适时引入,就促使中国开始尝试探索一条非西方、非资本主义、切合自身实际、与自身历史传统和文化传承相衔接的现代化道路。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根本精神指引与理论支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现代精神旨要和基本价值追求与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实践结合起来创造和生成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构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根本精神基底与核心价值支撑。其中,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道路艰辛探索和斗争、在夺取革命胜利和维护国家独立中酝酿和生成的文化,其本身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内蕴近代以来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对现代化道路艰辛探索、开辟的思考与实践,其天然具有承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能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塑造生成提供更为形象直接的参照与奠基作用。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精神特质上很大程度是对革命文化立足当代现实生活的直接延续与秉持,在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上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创新与升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对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和开辟的进一步的文化思考、凝练、总结与提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文化底色与最突出最典型的表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革命文化在当代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延伸和以更符合现实生活需要的呈现、重构与再造,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不断生成的现代生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本指向。在这一意义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身就是前后衔接、相互贯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能为正在生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还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转化提供经验借鉴与方向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与当代现实生活相融合还能直接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生成基础,并且在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断对话中直接丰富其内容。总之,人为地将三者割裂或者特别突出其中的某一种文化,尤其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摆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唯一或者根本文化基底的位置上,显然都是错误的。而如何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实现三者的融汇贯通,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不断展开的现代生活实现持续不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又促使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更好地转化、融合,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更好地衔接、贯通、整合,就成为奠基和引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文化自信必须要始终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融汇贯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和确立文化自信,不是一个静止的、纯粹理论思辨式的抽象结合,而是必须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置身于中国道路探索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把握其内在关联互动、不断实现其动态有机整合。在此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奠基于中国现代生活的逐步展开,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跨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2]340,不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持续动态地衔接、转化、互释与整合。另一方面,则要直面中国现代生活展开的现实复杂性,既要正确审视和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也要清醒地反思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需要化解的风险和需要弥补的不足等,还要看到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虽然比较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发展的问题,但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3],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将长期存在,还需要加紧解决。对此,要进行深刻的文化审视和文化反思,要从文化价值层面更好地厘清和勘定中国道路的目标和任务,为把握和解决其遭遇的问题找准方向、找到对策。事实上,真正的文化自信,既不是文化舆论和社会心理上的妄自菲薄、盲目自卑,也不是文化舆论和社会心理上的狂妄自大、随意自夸,而恰恰是在正视现实存在的问题、直面现实存在的挑战基础上,经过深刻文化反思和文化自觉,对自己的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发展制度、发展价值等充满信心,具有自信。以这样的文化自信为引领和支撑,中国道路的探索和推进才能持续深入。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动态整合、融汇贯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还必须以开放的心胸和广阔的视野面向世界多元文化价值的竞争对话,在中国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日益紧密的关联互动中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各种文明、文化价值观近距离竞争、博弈、角力、交流成为常态,世界范围内多元文明、文化的对话交融整合已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将不断承担更大责任并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这就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主动在与全球多元文明、多元文化广泛深入对话交流、学习互鉴中更好地实现自身的文化整合,拓展和强化自身的文化内涵,突出自身的文化魅力和吸引力,创新和丰富自身的文化表达形式,为自身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为强劲的精神驱动与更为深厚的社会文化心理支撑;同时,也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向世界有效阐明传播自身的发展愿景、基本理念、核心价值、主要理路、重要经验及其积极深远的世界意义和影响等。这既减少世界各国对中国发展的怀疑、担忧,减少不必要的误解与敌视,降低中国道路进一步探索的风险和阻力;也有助于更好地“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10如此,才能“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23,为中国道路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引领推进力量。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36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能真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走自己的路,更好地明确中国道路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任务,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断发展中不偏离正确轨道,始终作出正确选择。
事实上,中国现代化道路形成、探索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面向现实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反思、文化自觉和奠基在此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今天,继续探索和推进中国道路,仍然需要在文化反思、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不断确认和把握中国现代化发展应有的基本价值指向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理念、模式等。以此,“既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又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更好地“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4],促使和保证中国现代化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走尊古复古的绝路。
“一些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可以用来说明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在一定地域和历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如果硬要把它们套在各国各民族头上、用它们来对人类生活进行格式化,并以此为裁判,那就是荒谬的了。”[2] 340-341本来,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世界现代化从一元现代性走向多元现代性,也体现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为了维持和强化对其开创和塑造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世界体系”的控制与支配,继续保持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发展中对其被迫的“依附”,因而有意把自身现代化发展模式、标准、理路上升为现代化唯一的模式、标准、理路,并借助强势的文化塑造和文化传播能力向世界广泛传播宣介,甚至通过经济制裁、军事干涉等手段予以强制推广,以至于很多发展中国家也会有意无意地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说辞奉为圭臬,并以此来批评和指摘本国现代化的发展。随着中国道路的不断探索,越来越证明广大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在自身历史传统和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探索自身现代化多样发展道路的可能性,这无疑直接挑战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极力塑造的一元现代性的发展叙事,极大地触动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对全球现代化的支配和控制。由此,一方面,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必然通过各种手段,包括借助各种所谓最新理论观点和学术研究成果等来努力传播其价值和理念,想方设法在思想和观念上否定和围剿中国道路,包括以赞赏和抬高中国道路为名,按照其自身的目的和方法对中国道路进行有利于其自身立场和利益最大化的诠释、分析、勘划与设定;另一方面,中国能否坚定自身的文化自信,能否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能否继续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借助中国思维、中国智慧来探索和推进中国现代化,对中国道路的探索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中国道路的不断展开,这两方面的博弈和较量将更为激烈。我们要对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借鉴,不能采取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态度;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这些知识和方法时不要忘了老祖宗,不要失去了科学判断力。”我们必须要始终明确,“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2]341,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实践,坚定不移地探索和走好自己的发展道路。
中国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选择和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但是中国自身的国情和发展基础都决定了我们无法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描述,直接建成经典社会主义。并且,我们也“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5]而在探索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方法,但是最终还必须结合我们自身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作出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分析和判断,探索、确立和完善我们自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道路与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重新理解、把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互动整合,不断反思勘定中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5000年中华文明与500年现代文明、500年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并以此形成、构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核心价值、理念、理路、模式的总体指向等,对坚持中国道路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发展的成功,使中国人重新找回了对自身独特历史传统和文化传承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渗透,中国道路的进一步探索和推进也确实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思维。随着中国现代生活的展开,在现代化科学精神和理性主义弥散、祛魅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具有一定人文指向和价值意蕴的自我人格建构、自我精神世界关照等,对于中国面向现代生活保有、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确实具有一定的益处。在此背景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为深入地探索、反思,更广泛地传播、阐释等都有其现实必然性与合理空间。但是,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传统文化中并非都是精华,也有糟粕,对此,必须坚持唯物史观,以中国正在生成展开的现代生活为根本裁量标尺不断进行甄别区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收精华,扬弃糟粕。另一方面,即便优秀传统文化,也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发展的独特优势、重要资源,而不能构成中国道路唯一的、根本的价值指南和精神文化基底;并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对中国现代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还必须要不断立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去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实际需要而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实现互动整合、融汇贯通。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确实需要甄别、发掘、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和特殊作用,但是其绝不能也无法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简单复制和完全照搬,更不能也无法以此为基础试图开出一条复古式的现代化道路——事实上,这种设定和尝试本身就是荒谬的,对其大力鼓吹和不顾实际的盲目实践,则非常容易导致中国道路探索推进的曲折,甚至会将其带入绝路。对此,必须提高警惕,多加注意与防范。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2]344探索和推进中国道路,只能通过坚定文化自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自身现代化发展的实践中,在不断总结自己的发展经验并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发展方法中,通过自身持续不断的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为自己的发展寻获精神指南、开掘价值源泉、奠定和生成社会文化心理支撑与驱动。
坚定文化自信,保证和推动中国道路沿着正确方向发展,需要立足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把文化建设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结合在一起,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更好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地推进中国现代化发展。
首先,坚定文化自信,推进中国道路探索发展,需要树立和坚持战略思维。众所周知,文化建设需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逐步展开、渐次推进落实,不能一哄而上、急于求成。一方面,中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都在不断探索发展中,对它们及其相互关系的把握和理解本身就是一个长期、动态的不断展开过程,需要坚持久久为功、持续思考与不断实践;另一方面,文化建设、文化审视、文化反思、文化自觉等,都需要在立足现实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放眼未来,并进行更为深入深远的思考规划,这种思考规划及其逐步贯彻落实的成效很难立竿见影,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因此,在文化建设上必须树立战略思维,既要及早设计、长远谋划,更要具有战略定力,坚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持续推进,逐步实现。这就需要:一方面,站在唯物史观的理论高度,对中国道路的开辟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发展,要以更深邃的历史视域和更广阔的世界视野进行阐发和定位。在当前,尤其需要从5000年中华文明和500年现代文明、500年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遭遇、整合及其可能对人类现代文明新道路开辟、新内涵拓展、新境界提升的角度来构设和把握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叙事,彰显和突出其根本的历史走向、重要的历史使命、积极的时代价值、深远的世界意义等。另一方面,对于在中国道路探索中一些已经引起广泛影响和关注、能深入人心、引起积极响应和共鸣的核心概念,如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定要持续说、反复说、多角度说、不断创新说,要在坚持不懈、反复阐释传播中,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使其产生更为广泛有效的影响。
其次,坚定文化自信,推进中国道路探索发展,需要树立和坚持创新思维。其原因:一是随着中国现代生活的展开、中国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关联互动的日益紧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现代化的跟跑者快速转向领跑者,传统价值的重估改造、现代价值的重构形塑等,都需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以创新思维重塑文化、重构理论、重释价值。二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如何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更好地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国价值、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形象、阐明中国责任、增强中国影响等,也需要以创新思维不断提炼形成新的概念,构建起更具有说服力和传播力的话语体系,更好地“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2]346,以此有效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切实改变“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2]346的被动局面,不断把中国道路的发展优势、理论优势转化为舆论优势、话语优势,更好地推进中国道路的探索发展。三是随着信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更新迭代,如何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数据化、微传媒等快速变革的时代,更好地把握文化传播规律、提升话题掌控和舆论引导能力等,善于在包容多元价值的基础上凝聚共识、形塑和提升主流话语的说服力与引导力,都需要创新性思维和不断进行创新性思考,并能作出创新性回答,提出创新性方案。
再次,坚定文化自信,推进中国道路探索发展,需要确立和坚持辩证思维。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国道路的不断探索推进中,哪些价值预设是根本性的、不能随便动摇的,哪些价值指向是要随着发展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更新的,哪些概念是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放弃的,哪些概念是需要及时更新、不断创新的;在需要坚持的核心概念中,哪些概念的内涵是不能更改的,哪些概念是不能随意扩大、缩小解释或者重新界定的,哪些概念在保留其基本表达形式的前提下可以对其内涵进行重新阐释、勘定和再造,等等,都需要以现实生活为根本裁剪尺度,坚持辩证思维,不断进行深度的文化反思和文化自觉,才能建构和形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框架,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国道路提供价值指引、文化支撑。二是在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密切关联互动中,要更好地勘定和把握民族与世界的关系,要以辩证思维把握二者在现代化探索中的现实张力,协调和解决好二者的矛盾。既要看到“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2]339,也要看到“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2]340三是在现代化发展中如何处理好坚守自身文化立场与善于向其他文明学习借鉴的问题。应对和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辩证思维。“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我们都要研究借鉴,不能采取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态度”“在采用这些知识和方法时不要忘了老祖宗,不要失去了科学判断力”“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2]341
总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才能更好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从而更有效地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为推进中国道路提供更为丰厚的文化之基、价值之源、社会心理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