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现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

2018-09-30 15:41王永年
闽台关系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传统

王永年

(福建省南方科技经济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0)

习近平同志一再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文化自信总是蕴含着文化自觉并以文化自觉为前提。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传统中的社群对其文化的理性认知、认同和内化建构。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就是中华民族对其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基本特征、核心要素、主要局限、发展趋势等重大问题作出符合历史、适应现实、面向未来的思考与反省基础上,形成的理解、肯认和内化建构。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是在民族沉沦、奋进、崛起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升华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正是基于对中华民族文化深刻的文化自觉。

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要深刻认识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首先必须对文化的本质有深入的理解。中文的“文化”一词,源于《周易》中的“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代中国人据此把文化的本质内涵规定为“文治”与“教化”,强调以文章经典、伦理道德去教育天下之人,以提高人们的修养和德性,改造他们粗野的秉性。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指耕耘、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等。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者进一步提出文化本质上就是对人(包括人的肉体、心灵和能力)的培育,是对人的本性的完善,以及完善人的本性所需要的知识。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作为观念性的东西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它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但是又对经济基础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文化的本质决定了文化的地位。文明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者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中经济体现物质文明的成果,政治表征制度文明的状况,文化反映精神文明的程度。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经济为其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为其提供制度保障,文化为其提供精神导向。就一个民族而言,如果说经济是它的肌肉,政治是它的筋骨,那么文化就是它的灵魂。一个优秀的民族,不但要有发达的肌肉和强壮的筋骨,更要有高尚的灵魂。显然,一个民族一旦离开了文化的引领,这个民族便是失去灵魂的民族。这样的民族,是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的民族。[1]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必然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漂泊者,等待她的将是被其他民族同化的命运;而一个民族即使失去了物质的家园,只要她的文化火种尚在,这个民族就不会灭亡。

遥想当年,弱小的犹太民族因不堪忍受强大的占领者罗马帝国的蹂躏,被迫别离故土漂泊异乡。岁月如水,流逝了两千年,当年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早已灰飞烟灭,而弱小的犹太民族如今却依然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犹太人虽然失去了物质的家园,但是犹太民族的精神家园却长存于他们的心中。这犹太民族心中的精神家园就是犹太民族的文化。民族文化这个精神家园为犹太民族的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在她走过的五千年生命历程中,也曾遭受过无数次的磨难,但她仍然生生不息绵延至今,这在世界民族演化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这又是为什么?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五千年里中华大地上尽管统治者变幻无常,但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没有被颠覆,她一直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守望着中华大地。五千年一脉传承的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2]正是基于对人类社会文明进程深刻的考察,习近平同志作出了这样的科学结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3]

文化特别是思想文化,之所以能够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根本在于它的核心部分——价值观念系统。它为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精神凝聚、心理认同、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创造动力。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当今世界,传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尤其是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维持着民族认同与民族精神独立性;顶住由“现代性”孕育的“主体性”与“个体性”可能带来的间离以至分裂社会的压力,增进社会的融合;缓解伴随“现代性”而来的疏离、超越“世俗化”的消极后果,维持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缓解由现代化进程开始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走向天人之间的和解与和谐。

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的相关论述体现了他对文化本质、文化地位及文化作用的深刻洞察,为实现文化自觉提供了思想条件。

二、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与和而不同的思想文化格局

有两个历史事实是世界公认的:一个是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都曾经辉煌过,但都已消亡,唯独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另一个是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4]这个“近代以前时期”至迟可以延至于康乾时代。著名清史专家戴逸先生说:康雍乾时期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展到了最高峰,而且在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的。他列举了下述事实:到乾隆时期(18世纪末),中国的人口达到了3亿;耕地面积达10.5亿亩,粮食生产总量达2 046亿斤;乾隆中叶(1750年)中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2.8%,将近1/3;乾隆后期工农业贸易总额大约4.5亿两;18世纪全世界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一共10个,中国占了6个;中国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现在中国版图。[5]

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中国在世界上长期领先,是什么创造与维持了这种局面?习近平同志指出:“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6]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同志不是抽象地谈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贡献,而是进一步揭示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格局:“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6]正是这样一个思想文化格局,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成就曾经长期居于世界前列。在这“和而不同”的学说中,哪些学说、哪些观念有着长期重要的影响呢?习近平同志揭示了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脉胳,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一直延续到现在。[7]

根据习近平同志上述论断,我们可以把中华思想文化看作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在这条长河中,儒家思想持续主流,儒释道相荡同流,法家思想间或入流,共同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儒家给了中华民族一个人本主义思想文化传统。它立足此世、关注心性、高扬仁义、固守家道、强调亲民、推崇进取,追求中庸、倡导经世致用,由内圣外王达至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给了中华民族一个自然主义思想文化传统。它主张“道法自然”、倡导“少私寡欲”、推崇质朴率真,以超世理想来应对世俗。儒道两大传统思想文化相互影响,构成中华传统文化长河的河床及其流向。两汉之际,佛教渗入中华文化之流。佛家给了我们民族一个超脱主义思想文化传统。它就解脱生死、烦恼、苦闷的纠缠,给出了“空无药方”,适应了人的精神需要。此后,儒释道相荡同流,当然,这三种思想文化交叉影响,有时也会造成社会整体活力与动力的减损、低落与涣散。此外,法家给了中华民族一个效能主义思想文化传统。它仰慕富强、崇尚法治、追求效率、推重权威,这些观念对解决国家与社会的诸多问题是极为重要的,因而间或入流于中华思想文化。有学者甚至认为法家是中华文化之“里”,正所谓“儒表法里,儒道互补”。

上述格局的思想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运作、经济交往、军事博弈、文化建设,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行为倾向、精神气韵。对中国人来说,进以儒家思想来激励,退以道家教诲来安慰,死以佛家学说来解脱。无论什么样的人生境遇,人的精神总可得以安顿!正是上述格局的思想文化对国家、对百姓的强有力的影响,才使中华民族在最危难的时候,没有陷入虚无主义、神秘主义,没有消极颓废、悲观厌世,而是都能审时度势、永不服输;正是上述格局的思想文化的强大影响,宋之后具有游牧特点的少数民族两次占据中原、统治全国,其文化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而是融入并丰富了中华文化。

当然,中华传统的思想文化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空,原本就具有某些内在的短板与缺陷:重伦理轻物理、重道义轻功利、重社稷轻个体、重文轻武、重守成轻更化、重直觉轻理性等等。思想文化上的短板与缺陷及其严重后果,在现代化、全球化尚未逼近时,中华民族仍可以通过改朝换代或其它方式调适,应对自身的危机,保持或恢复它曾经有过的尊严与兴盛。而一旦面临现化化、全球化的巨大冲击,如果不及时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就可能遭受重创甚至危及国家和民族。“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外族入侵和内部动荡,中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一度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6]特别是让整个民族笼罩在忧郁激愤、耻辱而又无奈氛围之中的中日甲午海战,堂皇之中国败于“虾夷”这样一个数百年献媚于我的小国,还被迫割地赔款。这种历史的教训,值得深思。

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英裔美国学者伯纳德·刘易斯描述的一个现象似乎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即当人们面对失败,他们可能发出两种追问:一种是“我们做错了什么?”另一种是“这是什么人搞的?”后者使他们开始琢磨是谁在搞阴谋,并导致偏执狂的产生;前者则会引出另一种思索:“我们怎么来纠正?”

当中华民族由高峰跌入低谷时,两种追问都来得异常急迫。追问“这是什么人搞的?”导致对“洋人”与“满人”的迁怒,进而导致政治上、经济上、宗教上的排外主义、闭关主义、民族主义;而追问“我们做错了什么?”则开启了对民族衰败的反省。曾经影响甚大的一种反思进路是:先由器物不如人,后到制度不如人,再到文化不如人。

由此,鸦片战争之后,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开始遭遇质疑、嘲笑、抨击,20世纪初,在“全盘西化”思潮面前,中华传统文化的厄运似乎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也显示出巨大的自我保卫与自我辩护能量。

以陈独秀、胡适、鲁迅为领袖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有明确方向的思想运动,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有深度的文化反省。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行者们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大缺陷,而民主与科学将是现代文明的主要趋势,他们明确了中国文化重建的基本方向,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了具有巨大现实意义的思想资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开拓了思想空间。但客观地说,新文化运动也有矫枉不惜过正的偏失,例如以西方文化作为参照系来检讨、反思、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轻言几千年中国历史是“吃人的历史”,否定尧舜禹,提出“打倒孔家店”,声称“家庭是万恶之源”,甚至呼吁废掉中国文字。由此而促成的持久的反传统潮流,不良影响深远。

全面以至从根本上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文化,试图通过全盘西化来重建中国文化的文化反思与文化主张,即把“现代化”与“西化”等同起来,把同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民主与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对立起来,认为重建新文化必须尽弃中国传统文化,把西方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这正是缺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

在质疑、批判、否定中华传统文化及其核心思想文化的时候,晚清至民初的一些士大夫,在主张“术”上吸取“西学”的同时,呼吁总体上维护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坚持“本土文化”。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例如:张之洞吸收盛宣怀的“西学为用,必以中学为体”之说、冯桂芬的“以中国的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之说、郑观应的“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之说等等。《劝学篇》中,在对先前人们探索性构想和同时代流行说法进行定向和规范处理后,张之洞详尽阐发“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文化战略:主张把“中学”作为“体”、作为“本”、称作“内学”,把“西学”作为“用”、作为“末”、称作“外学”;倡导续“内学”以“正人心”,开“外学”以“应事变”。《劝学篇》得到清朝廷肯定,颁发全国,并产生重大影响,成为“本土文化”思潮的纲领。“本土文化”论者,把适应于维护政治统治的“纲常名教”,看作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乃至全部;把所谓的“体”与“用”看作可以分置的东西。这事实上忽略了传统思想文化中本有的局限与短板。

“全盘西化论”与“本土文化论”的论争持续一百余年。20世纪晚期,电视系列片《河殇》的播出标志着全盘西化论再次泛起。它鼓吹人类文明沿着单一的直线方向进化,由蓝色代表的欧洲文明是中心文明和最优文明,由黄土象征的中华文明是一种落后的、过时的文明,根本没有前途,唯一出路就是尽快彻底抛弃原有文明、走全盘西化之路。与“全盘西化论”对峙的“本土文化论”自20世纪80年代衍生出的“大陆新儒家”,他们提出“政治儒学”或“制度儒学”概念,认为“中国政治的发展方向是王道而不是民主”[8]“重建儒教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当务之急”[9]。这些主张既忽略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动现实,又忽略了“本土文化”的内在局限,显得不识时务。

总之,百年的文化反思与文化论争,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现代的历史进程与文化变迁。但他们共同的历史局限即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缺乏基于深刻检省、全面反思基础上的文化自觉。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推动中华民族真正实现文化自觉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思想文化背景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的初期领导人虽然大都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但几乎是清一色的新文化运动所哺育的知识分子,其生活的宏观背景是动荡不安、面临溃败的非常态社会,确立的历史任务是领导民众反帝反封建,因而当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性评价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思想诱因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特定的政治、社会条件下,酿成了一场更为激进的反传统文化尤其反传统思想文化的运动。尽管如此,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接受“全盘西化”的主张。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在自身逐步走向成熟、在执掌全国政权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文化自觉不断推进与加深,并为整个民族实现文化自觉创造了客观条件,提供了思想指引。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的任务,提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0]533-534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10]707-708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吸收、扬弃性继承的科学态度得以确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上,升华到新的认识阶段。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尤为重要的是,不断拓展与加深的文化自觉,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共产党,并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的历史活动中。从理论创造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就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科学方法、基本原理同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国国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实践目的看,就是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种理想同儒家“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或“平天下”之外王目标相契合。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小康”这一目标可以追溯到传统经典文献《诗经》和《礼记》。从思想路线看,中国共产党倡导“实事求是”,这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实事求是”语出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它是传统思想文化孕育出来的思想与言说准则。从政治立场看,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最广大的人民立场之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成为评判工作得失的标准。这与儒家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为邦本”“亲民”思想一脉相承。从组织性质看,中国共产党坚守“先锋队”性质,要求中共党员是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提出“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这正是儒家历来坚执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之原则。从精神气象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勇往直前。如此非凡气象同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时中”“知常达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观念的润泽息息相关。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6]

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与呈现的文化自觉,激发并凝聚起巨大的革命力量、建设力量、改革力量,领导中国人民经历百年奋斗、抗争、开拓,从根本上摆脱了屈辱与苦难。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华民族在政治上摆脱了颓势;改革开放的推进,使中华民族在经济上不断向前。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为中华民族实现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物质基础与客观条件。

与此同时,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世界对自身文化的反省、随后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质疑、20世纪80年代“儒教文化圈四小龙”经济腾飞及其文化反思等,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提供了宏阔的思想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正是在上述背景与现实条件下,习近平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与深刻的理论思维,把我们党、我们民族的文化自觉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

四、王阳明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习近平同志把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除了前述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3],还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明确肯定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它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6]。第二,简要概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永恒意义的重要思想:“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立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6]第三,准确揭示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它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6]第四,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6]第五,精辟揭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11]第六,理性预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第七,客观指明:“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6]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扬弃地继承、有创新地发展,“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6]

习近平同志的上述论说,表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构成、核心、精华、价值、局限、扬弃、趋势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有了系统、深刻的认识,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概念的提出,“王阳明心学”价值的定位,表明我们党、我们民族文化自觉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这一标志性重大思想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习近平同志早在宁德工作期间,曾赞扬过明末寿宁知县冯梦龙。此前他就读过冯氏“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成为他精神生活中的“老朋友”。显然,他了解润泽冯梦龙思想与精神的是阳明学与“李贽学”。绍兴余姚是阳明先生的故乡,杭州是阳明学研究重镇。曾在浙江工作又热衷了解地方文化的习近平同志显然加深了对王阳明思想的理解。进入中央领导核心之后,习近平同志高度评价王阳明及其学说。2011年5月9日,习近平同志视察贵州,在与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师生座谈时说,他很景仰龙场悟道的王阳明先生。他认为,王阳明一生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既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又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2014年3月7日,习近平同志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只要把优秀文化传承好、核心价值观建设好,就一定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并指出王阳明曾经在贵州参学悟道,贵州在阳明学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希望继续深入探索。2015年3月“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再次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天,我们不仅要坚定“三个自信”,也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增强文化自信。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从文化自觉的视角来看,习近平同志对阳明学的价值定位与功能期待是有足够理由的。阳明学被界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从多方面论说,其中两个方面尤其值得举证。第一,阳明学凸显了经世致用原则,抓住了经世致用根本,展现了经世致用效果。习近平同志指出:“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它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6]经世致用被看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特征。阳明学的创立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有着强烈“内圣外王”诉求的儒者,这就注定了其学说有别于书斋中的思想者的产物;阳明学的划时代贡献,就是提出了有别于“得君行道”的“觉民行道”,以重建社会秩序。在明代特定政治制度之下,孔孟程朱一系的儒家外王路线的“得君行道”思想在实践中遭遇困境,王阳明试图通过社会基层的文化精英,唤醒民众良知,改善其生活世界;无论在何种领域(政治、军事、法治、教育、治安等等),都以开导人心为本,以“去心中贼”为要务;正是运用心学,王阳明改善了庐陵县治,消除了南赣匪患,平定了宁王叛乱,平息了思恩、田州民变,推动了心学传播,培育了一批杰出人才。第二,阳明学丰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使其进一步精纯简易。习近平同志列举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15个方面的重要思想,阳明学几乎普遍涉及,其思想与言说进一步集中于人所建构的意义世界、集中于社会问题的渊源处、集中于先圣关注的焦点。他反对将“圣人所画,模仿誊写,而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诚效“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12]阳明先生审定文本的规模极为精简,阐释经典的言说极为精炼,提出主张的立意极为精纯。他所说的“心之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事上磨炼”,既深邃精微,又简易平直,其言直指人心,直扑真理。阳明学的确不负习近平同志“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之赞誉!

科学评价阳明心学是习近平同志文化自觉中的重大成果,他曾经指出,阳明心学也是中国人增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表达了对阳明学现实价值的期许或对阳明学思想功能的期待。这种期许或期待的理由,我们至少可以提供两个说明。第一,阳明学蕴含着深邃的文化自信元素:心之本体,原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当它与外物交往,而不受“人欲”干扰时,呈现的便是“天理”,依“天理”行事,其行便是“道”,其人便是天地间的“大人”;“良知说”进一步申明:良知乃天赋之“物”,因人人拥有天赋良知,便拥有判断善恶、是非的能力。因此,就可能性而言,“满街都是圣人”。晚年阳明把良知当作与张横渠所谓“太虚”相同的东西,认为良知之虚是与天之太虚同体的,有形之物皆备于此太虚中,并变成太虚的流行发用,无一物能成为太虚之障碍!“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拥有阳明学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为中华民族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支撑。第二,王阳明是被西方当代著名思想家称作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一批大思想家一道创造这个属于我们的新时代的伟人;阳明学在形成的过程中,便流传至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并逐渐传遍西方诸国,成为我们民族贡献给世界、影响世界的伟大学说。传承与扬弃阳明学,一定会为增强中国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力量。习近平同志上述论断发表之后,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界持续、热烈地回应,各地兴起的阳明学传播热潮,有力增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五、结 语

需要强调的是,习近平同志不仅要求以“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并且还要求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这是因为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与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现实社会已经对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社会中的现实文化本身是多样的。

当代中国社会现实文化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时也跃动着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流动着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深潜着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的有机统一,意味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融入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现阶段要特别注意应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资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帮助。在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文本的可能解释空间中,作出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诠释。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