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月华
[摘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每一个现代国家都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背后产业政策功不可没。如何协调解决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如何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产业政策?这些是我们当前需要探讨和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将从我国国情出发,运用关于市场和政府的经济学理论,阐明产业政策应强调“政府引导”而非“政府主导”。最后简要分析基于我国国情应遵循的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产业政策 政府引导 市场调节
一、关于政府和市场的三种经济学理论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每一个现代国家都必须要面临的问题,但在不同的国家,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因具体的情势不同,往往形成了不同的政府和市场关系。一般来说有三种主要的类型。古典自由主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市场自身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运行逻辑,在理想状态中只要政府不干预市场的运行,市场本身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经济活动被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所主导控制;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大规模兴建基础设施、政府投资等方式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政府这支“看得见的手”开始以一种积极的姿态介入国家经济发展;新自由主义:它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对经济进行自由化、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改革。这种理论依然不免矫枉过正的倾向,很多遵循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其经济危机不断、有的甚至停滞、崩溃。
从以上三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理论我们不难看出,政府和市场并非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当我们过分强调其中一个而忽视另一个的时候,经济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常所说的“强政府弱市场”或者“强市场弱政府”都是有失偏颇的,经验和事实已经告诉我们既存在“市场失灵”,也同样存在“政府失效”。政府过强往往过多的汲取社会资源,形成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浪费,同时伴以寻租和腐败;市场过强则在有效配置资源和激发社会活力的同时,往往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进而产生社会稳定问题。所以,市场和政府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只要两者遵循各自的界限,市场逻辑和政府逻辑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二、我国产业政策应强调“政府引导”而非“政府主导”
基于以上经济学理论分析,不难得出,就我国目前发展情况而言,我们需要一个高效的市场,同时我们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在市场失灵领域发挥作用。但产业政策的制定应强调政府引导,顺应市场发展规律,而非政府主导,一味的打压限制与过多的管控。
如果把市场比作一只输送水源的管道,这只管道的作用是通过其设计铺设的管网对水这种资源进行合理化的分配,达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当管道某一端发生了水资源供给严重失衡的状态,如果为了避免失衡加剧,采用单一手段粗暴堵住管道中的某一段,短期内供给失衡的状况确实会得到控制,但水作为一种流动的物质是有内在能量的,当管道中积累的水越来越多,能量随着拥堵的加剧也越来越大。当量变转化成质变,也就是这根管道在内部巨大压力下变得一击即溃的时刻。相反,如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进行疏导,广开良路,多开辟几条引流的辅助管道,把过剩的水资源引导到其他同样可以产生价值的地方,主管道的压力减轻的同时,还惠及了其他领域,何乐而不为呢?
以事实为例,当下房地产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按房屋存量来看,全国城镇房屋建筑面积,加上正在施工面积,人均约30平方米,至少可以满足10亿人的住房需求,但是城镇人口也只有7亿多人。从宏观上看,总量过剩,但个别一二线城市却面临供给量严重短缺的问题。国家针对这些所“热门城市”已经陆续出台了严厉的限购、限贷甚至是限售政策,堪称史上调控力度之最,但是目前来看,这种“只堵不疏”的做法并没有缓解房价涨跌失衡的问题,更没有改善全国市场范围内的存量消化,房地产行业整体严重过剩的同时,部分城市严重供给失衡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相信政府即将采取的措施不仅仅是限制开发商拿地,控制银行收紧房贷,取消购房人的买房资格这种堵而不疏的手段,而是通过短期、长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引导投资行为,合理引导预期,积极发挥以政策引导为手段,以市场为主导的调节作用。
三、我国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们有必要统筹好产业政策转型和产业创新发展之间的协调,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的发挥政府引导职能。未来的产业政策应该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产业政策与创新驱动相结合
今后,对我国的产业政策不能实行大量的补贴,而应当与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融合,要将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而不是依靠生产性补贴。为什么我国的制造业竞争力出现了弱化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还是依靠以前的要素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进行扩张的,现在应该围绕一系列创新主导的目标全面展开。
(二)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责
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地方官员能力与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相匹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各归其位、各负其责,政府官员负责资金的使用状况和产业政策效果的監督,而把资金的投向和政策的识别等问题具体的让市场操作。
(三)打造新型产业政策结构
打造新型产业政策,即有市场、政府和监管机构,必须要开创由政府、市场、专家等专业人士组成的新型的产业政策运行架构。政府主要研究产业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政策依据,承担最终的监管职责,产业政策的具体运行则交由市场和专业人士来完成,真正建立起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