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旅游发展新格局 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2018-09-29 09:32焦斌
商情 2018年39期
关键词:新格局体系旅游

焦斌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旅游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形势下伴随公众对旅游服务行业要求越来越高,行业竞争加剧,旅游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难题。本文结合费县旅游业发展现状,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 发展 新格局 现代产业 体系 研究

旅游业是集食、宿、行、购、游、娱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业,被誉为“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对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提升城市品位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旅游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如何着力打造旅游发展新格局,积极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加快发展费县旅游业,是当前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费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费县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理念,将全域旅游作为壮大旅游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整合各类资源,深化项目带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全县已建成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5处、省级旅游强乡镇3家、省级旅游特色村5个、发展农家乐480余家;拥有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3家,2A级景区l家,直接从业人员4400余人,间接从业人数1万余人。2017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9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和13.6%。

(1)注重政府引导,优化发展环境。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费县农家乐发展意见》、《费县旅游奖励办法》等政策性文件,支持镇村发展乡村旅游。特别是《费县文旅寿养发展意见》,创造性地提出了文旅寿养发展战略,乡村旅游已成为文化旅游、养生养老、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载体;将乡村旅游发展纳入乡镇(街道)年终绩效考核体系,调动基层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争取上级资金243.2万元,组织引导152户农家乐经营户参加乡村旅游改厨改厕活动;积极参加全国旅游“厕所革命”活动,申报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30处,首批69处已改造完成。

(2)注重规划引领,构建发展格局。遵循“旅游发展,规划先行”的理念,编制了《费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田庄乡果香慢谷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马庄镇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区域性发展总体规划和《临沂市沂蒙石林旅游策划》、《沂蒙百草园项目开发规划》、《许家崖景区美丽乡村风情区旅游开发规划》等项目开发规划。策划打造了“四区两带多点”全域旅游产业格局,具体为:提升北部天蒙养生休闲山水区、中部奇石古城综合文化区、南部石林梨乡田园禅修区、红色党性教育基地旅游区等4个旅游产业聚集区,发展枋河、温凉河为轴线的2条旅游产业带,推进建设十余处休闲度假养生园。

(3)注重精品带动,强化发展支撑。以“政府主导、项目为本”为旅游产品开发原则,发挥“大个头”旅游开发项目的带动支撑作用。一是依托天蒙旅游区项目,借助企业营销网络,发展特色乡村子产业链,提供中下游产品服务,带动薛庄镇、大田庄乡、南张庄乡等周边乡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目前,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已完成全部投资,12公里游步道全线贯通,世界第一长人行索桥实现合拢,景区已于2016年正式营业。二是依托许家崖景区乡村综合发展项目,打造集科研、生产、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大型乡村旅游示范园区。该项目预计投资6000余万,建设沂蒙风情荷花湾、千亩葵花观赏基地、乡村度假酒店、水陆两栖特色交通及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等项目,进一步充实全域旅游业态。三是依托大田庄乡全域生态游项目,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产业优质高效、文化特色浓郁的生态文明美丽乡村。该项目预计投资3200万元,建设“果香慢谷”入口广场、乡村大舞台、打谷场、民俗文化馆等节点,推进农业景观化、农村休闲化、农耕体验化。四是依托中华奇石城·沂蒙百草园项目,完善产品体系,开发下游产品,推动奇石交易、奇石观光等旅游产业体系发展。沂蒙百草园成功创建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精品采摘园,山东省楸树良种基地。五是依托朱田御华景宸生态农场项目,预计投资5000万元,利用养生药膳和中草药景观,打造中草药养生和花海观光胜地。

(4)注重节会营销,打造发展品牌。每年列支500万元经费用于加强旅游形象宣传推介工作,提升县域旅游品牌形象。一是节会宣传。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国(费县)国际赏石旅游文化节,年吸引奇石客商500余户参展;连年举办梨花节、樱桃采摘节、葡萄采摘节、西红柿采摘节等活动,形成了“春赏花、夏品石、秋采摘、冬赏雪”的四季品牌,依靠节会年吸引游客40余万人。二是媒体宣传。多次在中国旅游报、大众日报、沂蒙晚报、大众网等报刊和网络媒体刊登费县旅游报道;在省、市电视台滚动播出费县旅游形象宣传片,进一步树立了费县旅游影响力。三是推介宣传。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参加国内各类旅游展销会进行宣传推介,每年邀请来自全国各地300余家旅行社来费县观摩旅游线路,举办旅游推介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四是电商宣传。更新完善旅游网站,持续向省内各地官方网站和草根论坛发布旅游促销信息,开通费县旅游微信公众服务号,每月发布20篇以上费县旅游咨询,累计已获得150万以上的点击率,费县旅游局微信公众账号位居全省旅游系统微信影响力排行榜前十。

二、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上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突出问题,制约产业进一步提升。

一是产品层次单一。大多数农家乐还停留在初级阶段,采摘、田园观光等其他产品也较为简单,文化品位较低,同质化严重,不能满足游客休闲度假需求。二是旅游品牌缺乏。费县的乡村旅游还没有形成特色品牌,没有建立持久而稳定可靠的品牌形象,多数经营管理者的品牌理念较为匮乏,品牌概念模糊,不利于参与市场竞争。三是要素配套薄弱。景区道路设施等级较低、交通引导标识较少,不利于游客进出景区;乡村旅游住宿设施数量少,档次低,不能满足游客住宿需求,制约二日游产业发展;旅游购物开发深度不足,产业链不长,未形成良好的旅游商品体系。四是旅游标准化建设存在差距。小、微旅游项目依然存在各自为战现象,品质、服务、价格等参差不齐,各项旅游指标还不能够实现个性化和标准化的有机统一。

三、几点建议

针对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要以文旅寿养产业推进为提升助力,以“生态优先、借石发力、农旅联动、以红带绿、养生休闲”为发展战略,整合提升赏石、养生、文化、红色等旅游资源,做大做响“红歌故乡、长寿费县”旅游形象品牌。

(1)加快项目建设,着力丰富产品体系。将全域旅游规划与各项县域规划融合,逐步推进多规合一;把乡村旅游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小城镇建设等有机结合,重点实施天蒙旅游二期、许家崖乡村综合发展、大田庄乡全域生态游、沂蒙石林旅游区提升等项目建设,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特色农家乐、休闲觀光农业产业园,推进朱田御华景宸中草药基地建设,促进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转型,做好不同类型、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打造独具费县特色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2)注重品牌建设,着力提升旅游形象。以“山水、奇石、红歌”为优势资源,突出文旅寿养,引导费城街道、大田庄乡、薛庄镇等资源重镇打造“奇石人家”“紫藤人家”“天蒙人家”等一批精品旅游品牌项目;做强做亮中国(费县)国际赏石旅游文化节和石林梨乡梨花节、胡阳西红柿采摘节、大田庄乡樱桃采摘节等乡村旅游节会,不断提升旅游节会的品牌效应。加大城市形象推介力度,真正叫响以“真卿故里、长寿费县、红歌奇石之乡”为主题形象的全域旅游品牌。

(3)强化要素配备,着力优化旅游环境。建设全县游客集散中心,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标识,改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和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乡村旅游住宿接待能力,培植“二日游“三日游”精品线路,提升旅游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借助途牛网、携程网等专业旅游网站平台,加大费县石、金星砚、沂蒙手绣等特色旅游商品的推广力度。通过微信促销、网络团购、扫码购票等形式,强化旅游电子商务宣传,推进智慧景区、智慧乡村、智慧服务体系建设。

猜你喜欢
新格局体系旅游
广州开放大学党委书记丘卫青:以开放基因书写一流开大新格局和新使命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新格局下社会办医
旅游
从“共享”新闻到“共绘”图景:如何解答新课题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