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强
摘 要 体育场地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场地将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的成败。目前,许多农村学校面临体育场地不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场地器材等因素,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现有的有限的场地和资源,创造性地进行体育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 巧妙安排;小场地;大课堂
中圖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242-01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人数达3000余人,但学生活动场所不大,只能规划150米跑道的小操场最多时候有五个班级同时上体育课,体育场地显得十分紧缺,体育课堂相互干扰的现象偶有出现。如何在场地狭小的情况下上好一堂体育课,成为了我们学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逐渐找到了一些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方法和措施:
一、学校层面上
(一)巧妙安排上课时段,让小场地变成大课堂
学校课程的编排既繁琐又复杂,教导处在体育课程编排前,首先考虑的是体育场地小,班级多的实际情况,因此在具体编排时,改变了传统的编排模式,将体育课从上午第二节到下午第三节穿插安排,这期间每节课都有体育课,不仅增添了学校活泼向上的氛围还调节了活动场地拥堵现象。
(二)巧妙搭配上课年级,让小场地变成大课堂
教导处在编排课程时,还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和身体特征,不同年级所学的课程不一样,通常情况下都是由低段到高段的教学难度在增加,学生的活动范围也相对在扩大,在同一节课的班级安排上,将低、中、高年级的班级合理搭配,错开各年段的教学任务,有效利用活动场所组织体育教学。
(三)巧妙安排体育课程,让小场地变成大课堂
每学期第一次体育教研会上,首先分析各年段的教学内容,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的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也打破传统的顺序教学法,比如说第1~4周:低段主要进行跳跃的教学,中段主要进行球类的教学,高段主要进行短跑的教学;第5~8周:低段进行短跑的教学,中段进行跳跃的教学,高段进行球类的教学……这样依次循环利用操场和器材,使各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区域,体育教师都能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
二、教师个人层面
(一)巧妙设计练习内容,让小场地变成大课堂
学生的活动范围减小了,我们本堂课的任务应紧密围绕教学计划,合理增减,尽量进行原地练习。原地练习的手段很多:篮球的辅助练习有原地高低运球、原地传球和其他徒手技术动作等;原地其他的身体素质练习有俯卧撑、立卧撑……这样教学秩序活而不乱,易于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又能确保安全。
(二)巧妙因地制宜,让小场地变成大课堂
在备课时仔细研读教材,看看哪些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地理环境和建筑物,巧设一些教学环节,合理布置教学任务。我们学校操场有几棵黄果树,我们在体育课教学热身部分的慢跑就可以绕着黄果树跑……这样合理利用地形进行训练,不仅节约操场空间,学生的练习激情也相应提高,更易于组织教学。
(三)巧妙轮换练习,让小场地变成大课堂
1.班级内轮换
首先在有效场地范围内进行分组,练习内容如:第一组立定跳远、第二组50米、第三组跳绳、第四组仰卧起坐。在练习过程中首先确定小组长,然后确定练习时间,由小组长组织训练,最后各小组依次轮换。
2.班级间轮换
若遇到两个以上的班级都安排有需要同一块场地的内容,课前要合理分配各班使用那块场地的时段,到点后进行班级间的轮换。如果因为班级太多,不能安排适合学生练习的时间,则需要更换课堂教学内容。
这样进行轮换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同时也让所有的空间都能得到充分的、合理的运用。
(四)巧妙替换内容,让小场地变成大课堂
场地小,上课班级多。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本堂课要进行长距离跑,但是跑道已经被其他班级占用,我们可以在原来训练的场地上进行往返跑,只要距离差不多,练习的效果也差不多。我们还可以采取增加训练项目的练习次数来达到预期的练习强度。
(五)巧妙替换器材,让小场地变成大课堂
有些项目占用的场地很大,我们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符合该年段学生体能、技能、心理特征的训练器材,避免运动伤害。例如学生在初学垒球和铅球技术动作时,由于学生不了解技术要领,一开始就用铅球或垒球进行练习的话占用场地非常大,学生又容易受伤。我们在教学过程合理替换器材,可以利用沙包、乒乓球和报纸团等来进行铅球或垒球基本技术的教学。通过器材的替代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也节省了练习场地,又能减少学生的运动伤害,还能让学生体验到实战的乐趣。
总之,我们体育老师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用“巧”变小场地为大课堂。小场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作为农村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责任心,精心钻研教材,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开发创新能力,想尽办法让体育课在学校小场地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率,让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林.学校场地与体育课教学[C].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