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职学校学困生的德育教育问题初探

2018-09-29 08:38覃平柱
魅力中国 2018年27期
关键词:学困生中职家长

覃平柱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在职业教育上的倾斜,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比例不断扩大,但是随着职校生源竞争的加剧,许多学校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纷纷打开校门,降低门槛,在确保生源数量的同时却忽视了生源质量,形成了庞大的中职学困生群体。如何做好中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一个中职教育者的责任所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面向中职学校学困生的德育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面向中职学校学困生;德育教育问题

一、前言

学困生在中职学校占的比例不少,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德育教育负责帮助学困生健全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就需要教师全面提升自身素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针对学困生的成因及特点,找出问题的根源,拓展教育渠道,加强情感教育,有助于转化学困生。

二、学困生“中职现象”的主要根源

(一)学生自身的根源

1.生理心理方面

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趋向成熟,热情活泼、求异好胜,但缺乏理性和经验,处于“危险期”。优点表现出来,缺点也暴露无遗;加上课程数量增多和难度增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吃不消,打退堂鼓很自然。

2.非智力因素方面

现在的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较高,长期在长辈们的娇惯中成长,而且生活学习条件也比较优越。因而导至他们的依赖性、自尊心很强,追星赶时髦,任性懒惰、不喜欢合作、图享受怕吃苦。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低头了。

3.综合素质方面

一些学生知识基础差,反应慢,不肯下功夫;一些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父母逼上才学习,作业粗心拖拉,能力差;一些学生不认真听讲,死学习,效率低;一些学生大量做题,反思总结、吸取教训少。以上情形可能一人有几种,其后果是失去信心,学习一蹶不振,其他毛病多了起来。

(二)学生之外的根源

1.社会环境方面

就业、致富的方式和途径多样化,给一些家长及其子女带来很大的影响,导致抓学习不力。

2.家庭環境方面

一些家长的消极情绪感染了子女;一些家长嗜酒好赌,不管子女;一些家长离异后推诿责任,伤害了孩子心灵;一些家长把孩子甩给父母,祖辈大多溺爱孙辈;一些家长信奉棍棒教育和物刺激;一些家长期望值过高,到处补课培训。以上情形可能兼而有之,都冲击了子女的学习和成长。实际上家庭温馨,责任心强,正确引导和促进子女的学习,才是最根本的。

3.学校管理方面

国家普教、职教改革的制度、政策不完善,依然存在普教人办职教的现象,导致学校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依据。但是唯分数是从,变本加厉的应试教育排挤了素质教育。给教师不断施加压力,对学生的管理却难以深入。这种评价制度,没有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导致一些教师片面盲目地追求分数:粗暴对待学生、延长时间、加大强度、简单重复、唯本课程分数是从。这些老师严重违背了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忽视了学生技能水平的培养,造成学生丧失兴趣和厌学。

三、解决学困生“中职现象”之对策

(一)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制度

除家长委员会制度外,健全家长学校制度、师生联系制度,至少一月一次,及时交流反馈,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引导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统一。同时学校教育要走出去请进来,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使学生了解、适应社会,培养能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二)开展各种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

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合理的分类和鲜活的生活材料进行时事、理想前途与爱国主义,青春期与心理健康,科技、环保与人文精神,学习策略,差生成长等教育,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倾听学生心声,消除成长困惑和障碍,化解对立和矛盾,师生互动、沟通理解,共同成长:使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树立崇高理想,自尊自信自强。

(三)坚持素质教育,以人为本

按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个性需求,以人为本,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加强体育、艺术、电脑等课程,扩大学生社团活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全面成长。

1.关爱学生是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前提

关爱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对中职学困生更需如此。有了对学生真诚的爱,才能尽量多地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尽量多地表扬他们的进步,才能使他们逐步感受到教师、同学和集体的温暖,使其主动地融入班集体,和教师同学们共同进步。

2.学会尊重、赏识学困生是做好转化工作的重要催化剂

“蹲下来看孩子,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行”。人有发展水平和个性心理的差异,但无高低贵贱之分。如何看待学困生,把他们看成什么人,对他们持怎样的态度,是学困生转化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教育只有在尊重他们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赞赏他们的兴趣、特长和进步的前提下,才是有效的,因为受尊重和被赏识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之一。这要求我们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在矫正学生心理和行为偏差时,要做到师生平等,同时调整好自己对学生的态度、说话的语气和行为方式,做到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出发点,让他们乐于接受教师的劝说教育,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四)改革教育评价制度

中职教育没有升学的压力,这其实也给我们的教学拓宽了空间,我们不妨把教室放到车间、写字楼、田野里,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当然对于中职学生的教育评价,就要结合中职教育实际,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和进步。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实际评价考核中,应该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考核方案,使目标具有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便于鼓励、引导其不断进步。

四、消除中职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礙的对策

(一)教师要倾注爱心,尊重学困生,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与信任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帮助是必须的,其热情与关怀总会打开学困生的心扉,让他们亲身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促使学困生态度发生转变,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增强他们努力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指导学困生学习行为,以帮助他们纠正的不良学习习惯,使他们能正确看待学习中的点滴进步,从而产生学习的需求,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以消除他们的学习心理障碍。

比如,每一屇新生入学前,我会去招生办将全班同学的相片复印到一张A4纸上,然后下面写上他们的名字,争取在学生报到时叫出他们的名字。在开学后,我也会将这张纸当作任务发给班级任课老师,也希望他们能以最快的速度认识班里的学生。我经常跟学生说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老师,老师会爱你;你不爱老师,老师也会爱你,只是爱你的方式不同罢了。”我认为,给予学生的爱是他们所需要的才叫爱。我会根据每次带班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或者,成立各种不同的协会或社团。比如,按照学生兴趣组织他们参加家电维修小组、摄影协会、书法协会等课外兴趣小组。在这里,学困生可以一展他们的专长,或者优等生在展示才华时给学困生一些熏陶,可能会激起学困生内心深处的学习需求。只要学困生愿意摆脱心里的牢笼,走进集体里的组织,那么,他们就不再是学困生了。

(二)家长正确教育引导学困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

家长应主动了解子女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引导孩子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培养他们克服困难、改正错误、端正学习态度的决心。同时,家长还要利用空余时间多陪孩子,以此增加与孩子接触的机会,便于与孩子更好地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与孩子之间建立亲密的友好关系,从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也利于帮助学困生消除学习心理障碍。

笔者所教的班里,有一位叫小婷的学生,她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有一个姐姐,由于姐姐从小十分出色,本科毕业后就考取了公务员,所以一直是父母的骄傲,而她连普通高中都没考上,而且在中职学校是一个学困生,小婷把这一切都归咎于父母没有重视她。针对她的情况,我反复地和她家长通电话,了解她的家庭状况,并做通父母的思想工作,不要在小婷面前将两姐妹比较,尽量平等对待姐妹俩。这样的努力果然有成效,新生入学时,小婷就一直闹着要转宿舍、转班,一学期后她的这些想法渐渐没有了,虽然专业课学习还没有太大起色,但她再也没有违反学校纪律,还主动要求在班里担任文娱委员一职。

当然,学校方面应在软硬件方面为学困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师资配套设施,营造出适度竞争的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引导学困生端正学习态度,产生学习动机。另外,社会方面应积极配合、关注学困生的成长教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清理、整顿不文明现象,与学校、家庭齐抓共管,为学困生身心发展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这样就能真正教育好学困生,有效消除他们的学习心理障碍。

五、结语

总之,针对中职学校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班主任要积极探求如何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通过观察、研究、实践,想方设法让学困生逐步领悟法理,接受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及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抛弃不健康的观念,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逐渐完善自我,完成个性化过程和社会化过程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云.谈职业教育中班主任工作体会.邢台市长征职业中学

[2]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3]武正林,金洪钦.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学困生中职家长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家长错了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