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代明
摘要现在的孩子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很大程度上他们缺乏团结合作的意识,本课的合作跑通过各种的练习手段及方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能力。
关键词水平二 双人合作跑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移动性技能培养策略,坚持“有效体育”的教学主张,在教学中有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让每个孩子们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给他们营造一个愉快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
“合作跑”是水平二领域目标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跑作为移动性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存在于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鉴于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跑的技能,在已有的基础上选择“合作跑”为学练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竞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体育精神。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这个学段的学生,善于模仿,好胜心强,但娇气、有依赖性,缺乏合作意识。依据学情,本课安排了灵活多样的练习,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充分激发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在提高学生奔跑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
四、教学目标
(一)认知和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合作跑的方法,约85%以上的学生能熟练掌握、15%的学生基本掌握合作跑的方法。
(二)体能目标
通过学练,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战胜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合作探究、友好相处的能力。
五、任务分析
本课以“合作”为主题贯穿整节课的始终,通过双人合作走——双人合作跑,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合作探究、展示评价、自我激勵的方式进行学练,从而掌握双人合作跑的技术要领。
六、环境分析
本堂课在宁德师院附属小学借班上课,学校地处沿海城市开发区,体育场地宽敞,器材齐全,又有体育馆。在上课前,要先熟悉学情,布置好场地,准备好器材,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热身部分
本课以“合作”为主题贯穿整堂课的始终。课伊始,根据学情设计的的“喊数抱团”和“双人辅助操”,不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活动了学生肢体,避免了运动创伤,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营造了团结协作的氛围,激发了学生运动的热情,从而达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这一社会适应领域目标。
(二)学习提高部分
通过“双人原地踏步走”——“简单的两人合作走”——“双人合作原地高抬腿踏步走”——“行进间高抬腿走绳梯”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练习中来并且引导学生体会合作的重要性。紧接着再利用绳梯进行“双人合作跑”——“挽肘跑”——“搭肩搂腰跑”,使学生明确合作的基本方法,让他们体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整个主教材教学过程中,用口令来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引导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合作探究、展示评价、自我激励等方式进行学练,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从而得出合作跑的要点,提高了快速奔跑和与人密切协作的能力,以此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游戏部分,通过“划龙舟(或蚂蚁搬家)”的游戏竞赛,发展学生的核心力量,提高学生学练热情,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整理恢复部分
课的最后,让学生边唱音符,边做放松动作,使身心得以放松恢复,同时通过畅谈感受,互相评价,再次感受合作成果,充分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八、教学策略
教法:问题探究法、示范讲解法、指导纠正错误法、游戏竞赛法等。
学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
九、教学效果预计
(一)预计约85%以上的学生能熟练掌握、15%的学生基本掌握合作跑的方法。
(二)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约145次/分左右,平均心率约12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约为40%左右。
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一)跑的过程中因奔跑素质能力参差,出现不平衡、中途脱节的现象。
解决方法:分组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的奔跑能力,同时,通过口令、提示语等方法,做到步伐、节奏一致。
(二)为了达到步伐节奏一致,导致学生不敢放开跑而采用跨步跑的现象。
解决方法:通过窄道跑等方法,引导学生大胆抬头跑直线,鼓励学生体验途中跑时大腿高抬用力蹬地,重心平稳的技术动作。
十一、场地器材的布置回收
场地:篮球场一块。
器材:绳梯5副、毛巾带40个。
回收:下课后由体育委员协助教师回收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