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野草》为例论鲁迅作品中的异域文化

2018-09-28 00:12苏晓燕
智富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野草鲁迅

苏晓燕

【摘 要】异域文化实质上是跨文化交际中一方对他方文化的一种解释。通常,文化包括文字、语言、音乐、文学、绘图和戏剧等。异域性并不是一种性质或状态,而是对他方文化感知和解释的结果。本文旨在以《野草》为例,分析鲁迅作品中的异域文化。

【关键词】异域文化;鲁迅;野草

一、简介

异域文化代表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意图,也最能体现出与它种文化的差异性。由于人类生存的环境各不相同,人类征服自然而获取生存机会的方式、手段乃至长期积淀的民族心理也会随不同的地域、种族、国家而不同,由此形成特殊的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文化体系,它们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之间,在相对的意义上成为异域文化。[1]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文化革命主将”,他的创作具有中外文化交融的深深烙印。《野草》是鲁迅先生所著最美、再版最多的一本散文诗集。鲁迅自己曾经说过,自己一生的哲学都在《野草》里了。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野草》中的异域文化,探讨在那样一个民族灾难深重的时刻,鲁迅如何汲取西方文化精华,以及这些异域文化对鲁迅思想形成及散文创作的影响。

二、异域语言在《野草》中的体现

(一)文体

白话文也称语体文,相对于文言文,它是唐宋以来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起初只用于通俗文学作品,如唐代的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小说等,及宋元以后的部分学术著作和官方文书。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才在全社会上普遍应用。[3]

《野草》采用白话文的文体,综观“五四”白话文运动,它广泛吸收了西方的词汇资源、语法结构,在语言、文字、思想等多层面展开,这场运动不只是“语言内部的自足变革”,它同整个思维观念的革新及国家现代化运动紧密联系。“白话”与“文言”的较量,很大层面上也是两种不同价值体系与社会意识形态的撞击。

(二)西方的词汇资源

鲁迅在散文诗集《野草》中,汲取了西方的词汇资源,部分语言和词汇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散文《复仇》中写到“因为他自以为神之子,以色列的王,所以去钉十字架”。[4]

“神之子”和“以色列的王”都是指耶稣。据《圣经》记载,耶稣被犹太教士控告,因而钉死在十字架上。

“上帝离弃了他,他终于还是一个人之子”。[4] “上帝”一词也是异域词汇,上帝往往被视为宗教信徒至高无上的信仰,而中国文化中没有上帝,只有玉皇大帝等神明。

(三)欧化的语法

欧化的影响使鲁迅的文章中夹杂着许多非常规语法,或省略成份,或定语前置,或状语后置等,这大大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力。

散文《失掉的好地狱》中“我梦见自己躺在床上,在荒寒的野外,地狱的旁边。我绕到碣后,才见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4] 此句中的“在荒寒的野外,地狱的旁边”为后置定语,此为欧化语法的表现。同时句中的“上无草木,且已颓坏”为状语后置,也是欧化语法的表现。

三、异域思想在《野草》中的体现

(一)进化论

鲁迅在求学时接触到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一条规律。《天演论》大大启发了鲁迅,使他认识到自然界存在着生存竞争,唯自强方能生存发展,想要自强则必须要变革、斗争,不能守旧、退息。[2]

进化论思想在《过客》、《淡淡的血痕中》和《一觉》均有体现。例如,散文《过客》体现了“青年必胜于老年”的进化观。老翁、过客和女孩分别代表鲁迅内心的三个声音:过去、现在和未来。老翁是事故的、保守的,代表革命途中半途而废的人,他眼中看到的只是绝望和死亡。过客是充满战斗精神、孤独而绝望地反抗着的战士和革命者,更是鲁迅本人精神人格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姑娘是仍蒙蔽于社会的华美外表的人,她阅世未深,但她情真、意善、质美。她听说过客脚走破了,便慷慨地递给他一片布,让他裹脚,是拓荒者希望的寄托。

(二)个人主义

尼采是19世纪后半叶对世界影响巨大的德国哲学家,他号召人们敢于向任何权威和教条挑战。这些闪光思想无疑对正在苦苦求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青年鲁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5] 鲁迅接受并宣扬尼采的超人观念,提倡个人主义。即提倡那种顽强奋斗、毅力坚定的、与庸人完全不同的“叛逆的猛士”和觉醒者。反对那些“大部分的市侩和守旧的庸众”。《野草》体现了一种极为个性化的主观情怀,追求“表现自我”。

作者在散文《淡淡的血痕中》热情地讴歌:“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这些造物主的良民们。”[4] “造物主的良民们”即怯弱麻木的众人,“叛逆的猛士”为个人。这段文字讴歌了敢于反抗造物主和的猛士,鼓励每一个人都挺直自己的腰身,为了民族的未来而奋斗。

鲁迅在《野草》中表现出的“物竞天择”的进化论和“力求成为超人”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现了异域文化对其写作的巨大影响。

四、异域创作方法在《野草》中的体现

在《野草》创作中,鲁迅摄取异域文化,集百家长处,将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以达到含蓄蕴藉而又真切自然的艺术效果。

(一)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象征主义暗示多于解释,含蓄多于直接。它所追求的是使读者在似懂非懂中若有所悟。

《野草》是一部象征主義的艺术精品,其中最具艺术特色的是运用象征方法而创造的各种形象。比如,散文诗《颓败线的颤动》里面写了“我”的两段梦。第一个梦是一个年轻的妈妈忍着羞辱,靠出卖自己的肉体养活自己两岁的女儿。第二个梦是这位垂老的女人遭到孩子们的指责和遗弃。这位老女人的遭遇所象征、展示的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关系。在《希望》中借用月光象征生活的希望,在《过客》中借用“小红花”象征美好的愿望。象征主义的运用使《野草》恰当地表现了当时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

(二)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又称“写实主义”,于19世纪起源于法国。现实主义力求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揭示真实的现实生活。散文诗集《野草》是当时黑暗中国的社会现实在鲁迅先生头脑中的反映。

《聪明人和奴才和傻子》一文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描绘了三类人——聪明人、奴才和傻子。文中除了运用了上文中提到的象征主义创作方法外,还运用了现实主义方法。表现了作者对维护旧社会的“聪明人”批判,对社会现实不满而实际又在维护这个社会的“奴才”的讽喻,对和旧社会作坚决斗争,要毁坏旧社会的“傻子”的歌颂。聪明人、奴才和傻子代表了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三类人,具有现实意义。

五、结论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并已威胁到中国的特定时空条件下,鲁迅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思想和文化,牢牢把握新文化发展的方向,其作品中丰富的异域文化促进了西方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鲁迅作为“现代文学之父”,以一种开放性的文化心态,积极吸收国外有益的养料。他在深入思考与创新的基础上,将东西方不同文化进行吸纳与融合,并将其化作自己的血肉。正是这样一种多元、多样、多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生成与造就了现代的鲁迅。

【参考文献】

[1]柳倩月.中华民族文化对外来异质文化的整合[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175-176.

[2]赫胥黎.严复:天演论[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

[3]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1(1).

[4]鲁迅.野草[C].钱理群主编.鲁迅散文.北京北新书局,1927.3-52.

[5]熊慧婷,黄熙.鲁迅对尼采哲学的接受与发展[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22(10):105-107.

猜你喜欢
野草鲁迅
小心野草
李建国:誓把“野草”变身致富草
我种了一棵野草
一束野草
鲁迅《自嘲》句
鲁迅的真诚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早期受控之鲁迅的翻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