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昆
【摘 要】化工产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在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与企业管理等要求的不断推动下,现代社会的工业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化工园区”作为一种现代化学工业生产运营的综合空间,其数量、规模得以不断提高,工艺、设备、系统等也日趋复杂,对安全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正常运转,其中尤以消防安全最为突出。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若干化工园区事故案例进行分析,针对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一些合理策略。
【关键词】化工园区;事故分析;消防安全;管理策略
“化工园区”在概念层面存在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化工园区”侧重于产业规划,以谋求经济、社会、安全的协调发展为目的,侧重于区域经济融合,以及特色经济的塑造。狭义上的“化工园区”可视为空间概念,即现代化学工业发展过程中为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协作化生产,为满足资源、资金、人员、原料等供给,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工业空间承载形式,侧重于水电、网络、交通等支持条件的满足;本文研究从狭义概念入手,考虑到化学工业中包括种类复杂、多样的化学合成方法,由此在化工园区内存在的风险源以及形成的事故类型也有很大差异,并且,每一个化学过程中,又往往涉及到多种设备、原料、工艺(如管道、反应釜、精馏塔等),由此对于事故分析要遵循全面性原则,尤其应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对不同化工过程展开分类,明确事故诱因与表现,并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策略。
一、化工园区事故隐患概述
化工园区事故包括消防但不限于消防,但“火灾”类型是最严重、最常见的事故,因此以消防为目的展开管理,同时可以减少其他类型事故发生率。从宏观层面来说,化工园区事故隐患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一)空间布局缺乏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现代化工业产业,我国在不断推动化工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投入大量人力、资源、资金来推动化工园区发展,同时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从上而下的搭理支持,实现了中国化工产业快速化的发展,“化工园区”也犹如雨后春笋般增多。然而,这其中存在一定的规划盲目性,造成化工园区整体、局部的空间布局不合理现象。一方面,从整体空间布局上说,一些企业为了快速将化工品投入市场,前期并为对化工园区的情况做深入考察,如化工园区在区域经济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交通、人力资源、生活资源等方面的支撑,存在很大缺陷。另一方面,从局部空间布局上说,化工园区内部的设计上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不同类型的化工企业距离较近,化工工艺系统的设计、施工存在冲突,化工车间与易燃易爆储备室距离较近,以及部分防护措施不完善等,这导致化工园区内员工的生命安全难以保障。
(二)管理维护意识不足
化工园区管理维护水平直接决定了安全水平,其中,化工园区内分布着较多的消防设备,一旦发生火灾,必须快速投入使用,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我国法律法规层面虽然对化工建筑的消防设计有着明确的要求,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动的现象十分频繁,一些化工园区甚至为了节约资金,会尽量避免在消防设施中的投入,至于后期的维护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如损坏、过期不及时更换,长期处于无人管理值守的状态等。基于此,大量设备管理维护处于“真空状态”,很有可能会出现巨大的安全隐患,并会造成其他设施管理的连带效应,尤其是化工园区的设备可能存在大型环境污染的潜在危机,因此,对化工园区的消防设备的维护管理力度的不够也是影响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消防设备配置不足
就国内而言,相当一部分化工园区并非全新设计、施工形成,而是在原有的化工企业基础之上建立的,在功能方面也尽量倾向于特色化工产业,例如,依据某一地区的资源建立对应的化工园区。这样一来就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即化工园区内原本用于既有企业的消防设备过于陈旧,从而引发火灾事故频繁发生,并祸及周边。进一步来说,随着化工园区内企业的,数量更加密集,人口更多,可能会大大增加火灾的安全隐患,因此消防设备是非常重要的杜绝火灾隐患的重要保障。并且,化工园区的不断发展,对消防设备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有些化工园区的消防设备出现损坏和无法正常使用情况,有些危险性较大的化工园区甚至缺少了重要的泡沫灭火器。消防设备的不齐全,导致事故发生的开始无法及时采用相应的消防措施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二、化工园区消防安全隐患类型
结合近年来我国化工园区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結果,“设备”是引发火灾事故的主要因素,其中对消防安全影响最大的三类设备事故为管道系统、反应器、储罐。这三类设备中往往存储着大量易燃、易爆原料,并且生产过程中也存在压力、温度、明火等火源威胁,一旦造成火灾事故,容易呈现出大规模、立体化、流淌性的特征,所造成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车间或厂区,甚至会蔓延到整个化工园区。
(一)管道设备消防安全隐患类型
管道设备广泛地分布于化工园区之内,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原料、产品输送,且管道系统中大多存在高压特征,输送原料产品也有易燃易爆特征,如下表1所示,收集了近年来发生的管道设备火灾事故案例。
结合表1的信息,管道处于高压运输状态,一旦易燃易爆的原料产品发生泄露,也空气形成爆炸属性混合物,就容易演变为大面积、多点样式的火灾,同时,管道输送具有连续性,火灾也会进一步的蔓延,造成更大规模的破坏;同时,化工产品本身具有毒性、腐蚀性等特征,也会给消防工作带来障碍,案例中“大连输油管爆炸2010”、“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属于典型的工况进行中火灾事故,“7.28南京爆炸”、“5.28淄博化工厂爆炸”和“大连输油管爆炸2014”均属于外部破坏力造成的,这说明管道设备消防安全隐患的管理,应加强设备维护和人员管理两个方面的工作。
(二)反应器设备消防安全隐患类型
反应器设备是化学反应的主要发生场所,整个过程较为剧烈,存在放热、增压、腐蚀等现象,且反应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明火现象,这对于反应器自身的稳定性是很高的挑战。就目前而言,在化工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反应器设备的种类也不断增加,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注方面,也难以做出细化要求,应对反应器的特定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制定相应防范制度,配合相关监督与消防部门综合管理。
如表2所展示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反应器设备所导致的安全隐患事件,除了造成经济损失之外,最为严重地是一旦出现此类事故,必然伴随着严重的人员伤亡,由此也强调了此类火灾事故预防中应重点应放在安全防范层面,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技能教育,尤其要做好事故安全演练工作。
(三)存储设施消防安全隐患类型
存储设施用于存放化工生产形成的成品、半成品、原料等,是整个化工园区集中度最高的空间部分,大量易燃易爆的产品集中一处,形成了火灾事故发生率最高的情况。就消防安全管理方面来说,储存设施一旦出现火灾,将面临着面积广、爆炸危险大、燃烧温度高等特征,几乎不具备直接灭火的条件,最有效的措施为在周边建立隔离区,避免形成流淌火现象。此类事故消防灭火的难度大、耗时长,对消防灭火提出较高的要求,如表3所收集的存储设施消防安全隐患事故。
三、化工园区消防安全管理策略
(一)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性
政策约束与规范管理是确保化工园区消防安全的重要手段,前者强调法律法规层面的制约,后者强调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两方面互为依靠、缺一不可。相关消防机关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關规定,监督与纠正化工园区内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化工产业的消防标准本身就较低,建议以化工园区为切入点,不断实现完善、提高要求,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国情需要的消防安全管理政策体系、规范制度。
(二)加强消防管理规划、提高整体建设水平
客观上,我国在工业园区的消防规划与整体建设方面,未能与实际存在的危险性保持一致,造成应对能力差的特征。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明确责任和义务,实现化工园区内的消防规划需与化工园区建设同步,并建立相应防范与救援机制。其中,消防站建设是消防规划与建设首先要考虑的设施之一。严格按照我国化工企业的危险程度与火灾特点,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等规范建立相应消防站。一方面,针对重点防火区域建立救援距离与救援时间更短的消防站,提高消防管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根据我国化工厂危险品的类型展开分析,选用科学、合理、恰当的消防设备,提高自动灭火的有效性。
(三)加强企业管理、侧重人员管理
一方面,企业作为一个“组织结构”,在化工园区的消防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维护自身安全运营的主体。一个化工园区内存在多家企业,在化工工艺、设备、产品等方面各有差异,由此造成的消防需求也是不同的。建议化工企业除应严格遵守《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履行其防火职责外,还要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的实时火灾监控、日常厂区维护与定期消防检查相结合的机制。另一方面,人员是整个化工园区空间内唯一的“主观能动性要素”,无论是一线员工还是管理人员,是否具备高度完善的消防意识,对于火灾隐患的治理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除了加强消防理论知识的培养之外,要引导其积极展开消防安全演练,熟悉应对措施步骤,主动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
【参考文献】
[1]龙洁.浅谈化工园区事故的分析策略和消防安全管理路径[J].化工设计通讯,2017,43(02):134-135.
[2]肖莉.典型化工设备事故致因机理及其管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
[3]王子曦.精细化工园区消防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