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莉
摘要: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是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培养复合型、专业性人才的重要关键措施。现今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期望,不仅是要求他们有着较高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其实践能力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是从实际的角度来讲,不少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深度还有待提高。为此,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本人的一些思考,对新时期高校意识设计教学改革途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3-0236-01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路径,不应当将思维固守其表面的一些改革,还应当将着重点放在更加多元化的方向上,不仅要保证教育思维以及方式的改变,还应当重视实践教学的要求,同时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准去的艺术发展脉搏,制定良好的课程设计,并重视相关考核机制的构建,最后将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师实际能力的提升上,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落实教学改革,最终提升学生的技术设计综合能力。
一、注重教学思维与方式的转变
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其本身就代表着一定的抽象性色彩,而单纯的直观性理念与知识教学,是无法让高校学生具备这种抽象性的意识的。因此,在针对这项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与方式,将现代化的、系统化的教学思维与方式引入其中。首先,因为这门课程的综合性,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主体性、实际性的发挥。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引导性工作,结合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考。
二、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
上文已经提到过,这门课程是综合性、抽象性强的一门学科,想要让学生更好的去学会其中的奥秘,是需要学生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够领悟的。纵观国内外的设计大师,他们大多从年轻的时候就热衷于实践,并在大量实践经验积累下,才完成的一次次创新。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也应当遵循这种过程。应当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格局,在保证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让他们的实践得到培养。比如说,将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增大,与校外企业联合,让高职学生去亲身体验艺术设计,这对于学生在今后走向社会、走向岗位都有着一定的帮助。
三、注重艺术设计课程的定位
由于很多学校对于该门课程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把该门课程的教学定位为混杂性质,从而使得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好。实际上,艺术設计课程包含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的领域,具有文理兼具的特性,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提供高级的能工巧匠,应该来说,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应该占据一定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意义上对于该门课程的认知和定位,把它看作是一门高尚的学科,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模,尤其要提高生源质量,重新定位该门课程的教学方向,从而真正为社会输送出具有高级技能的综合素质人才。
四、建立健全相应的课程考核机制
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其教学体制的原因,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欠佳。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根据自身专业的特殊性,改进现有的学制设置情况,制订出符合该门课程人才培养需求的施教机制和教学手段,建立健全相应的人才认证考核机制。这就是说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把原先的学制设置改成没有固定学制的设置,让学生在入学以后就积极参与到社会学习与活动中去,学生的学期时间长短可以根据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灵活变动。而该门课程教学应该实行以实际动手为主的多样化教学形式和灵活多变式教学手段,并辅之以严格的考核机制与管理机制。
五、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质量
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切实提升该门课程的师资队伍水平,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这是因为该门课程的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结构与实践技能,他们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传授者和参与者。必须尽快改善办学条件,不仅提供给这些教师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比如说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外,还要给他们配备多功能模拟实践式教室、研究所式教室、车间作坊式教室、工作室式和公司式等的教学场所,让他们能够有效利用各种教学空间来做好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真正发挥出他们在该门课程教学中的主导者作用。
六、结语
总的来说,新时期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应当以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作为重要的关键,倡导“以生为本”“以学生作为主体”的理念,围绕学生进行相关改变。这样才能够让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有效,并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