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理
摘要:具有近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戏曲,以其独特而丰富的表现形式而存在,而京剧自四大徽班进北京也有二百年的历史,有着精美的艺术形式和非凡的表现力,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大观园中的一枝奇葩。京剧唱腔曲调丰富而多彩,旋律悠扬而委婉,一腔一韵浸透着前辈创作的心血,陶冶着我们的情操,滋润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生活。
关键词:京剧唱腔;板式;变化
中图分类号:J6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3-0161-01
一、京剧唱腔的板式特点
京剧唱腔在长期发展完善过程中,板式分类日臻丰富细腻,以“西皮”、“二黄”两个腔调作为基本调,包括了[快三眼]、[慢三眼]、[二眼板]、[原板]、[紧原板]、[慢二六]、[快二六]、[流水垛板]、[快板]、[导板]、[散板]、[摇板]、[滚板]、[吟板]等十六种板式,这一系列板式皆由原板(2/4拍)板式派生而来,各板式之间既有共性,亦有个性,其主要共性是同一腔系的各种板式,旋律线、调式节奏大致相同,在节拍的对比,唱速及力度对比上各板式又有不同点。
[快三眼]由原板(2/4拍)改为(4/4拍),在演唱速度上比[原板]稍慢,比[慢板]稍快,是介于原、慢板之间的板式,带有急促叙事的性质,也常作[原板]、[慢板]之类间转换的桥梁,如《打渔杀家》中的老生西皮唱腔。
[慢三眼]比[快三眼]只是在唱速上慢一倍,行腔比快三眼装饰性较强,在调式、行腔、落腔上基本相同,旋律优美,适于表达人物无限豪爽的情感或人物的烦闷情绪。
[二眼板]就是(3/4)节拍,传统剧目中无此板式,节奏可快可慢,旋律轻松、活跃,适于抒发人物的欢快、喜悦心情,如《奇袭白虎团》中崔大娘唱段[西皮一板两眼](3/4)中有力地描绘出崔大娘与我志愿军相遇时内心的激动情绪和翩翩起舞的情态,同时也显示出朝鲜音乐的民族色彩,此时用[一板二眼](3/4)节拍是再合适不过了,如果换之将不可想像。
[二六板]节奏紧凑,一二句多连唱,分句与乐句之间没有大的问奏,行腔更为质朴、简洁,唱速可快可慢,适于表达诉怨或辩理,欢悦或激动的情绪,如《空城计》中的[二六]唱段。
[二六]板唱速变化较大,可分为[慢二六](2/4)、[快二六](1/4),[慢二六]近似[原板],快[二六]近似[流水]。[流水]板則比[二六]板快,节拍由2/4拍变为1/4拍,富有明朗、流利的性质,多用于情绪激动的叙事和辩理,如《四进士》中的[西皮流水]唱段。
[垛板]和[快板]在调式、行腔特征上基本相同,[垛板]比[流水]板快,[快板]则比[垛板]速度更快,字字如斩钉截铁,铿锵有力,词句间无间奏过门,适于表现人物的异常激动的场面或情绪,富有急促质问、对答的性质。特别是字字紧连的垛唱形式,比流水激烈得多,像《斩黄袍》、《定军山》、《彩楼配》、《锁五龙》等。
[散板]和[摇板]的行腔基本相同,[散板]是散拉散唱,[摇板]则是紧拉慢唱,[散板]和[摇板]的共同特点是演唱节奏自由,可快可慢,既可以表现一般叙事,又能表现异常激动、喜悦或愤慨的情感,是一种表现力极广的板式。导板富有引子的性质,一般是在人物出场前开唱头句腔,下面常接其它板式,如[回龙]、[慢板]、[原板]等,[导板]常用于大段成套唱腔中,如《辕门斩子》、《逍遥津》等。
[滚板]和[吟板]形同[散板],[滚板]是一种分句与乐句之间无间奏的速唱形式,它一字叠一字,一句紧一句地唱,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适合表现人物的悲愤、怒责和哭诉,如《英台抗婚》中的[滚板]就很好地揭示了人物的悲愤心情,适合表现人物的悲愤、怒责和哭诉。
[吟板]是一种无伴奏的清唱,一般只用分句和乐句形成,节奏变化很大,无伴奏的[吟板]清唱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强烈力度产生对比,揭示了人物的心灵深处的情感。
如《西厢记》中莺莺吟诗,《海港》中方海珍教育韩小强的[反二黄]唱段里都较好地运用了[吟板],准确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
二、京剧唱腔的板式变化形式
京剧唱腔的板式变化,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形式;
其一是借鉴京剧某种唱腔的传统板式结构形式,以创造完善另一种腔系的板式。例如二黄与反二黄,就借鉴了[西皮流水]、[西皮二六]的结构形式,创造出[二黄快板]、[二黄二六]等。
其二是板式名称相同,但旋律结构、旋法、起落板规律等不同,同时在字的安排、落音、音区、音域等也有不同。例如《平原作战》中赵勇刚的[反二黄中三眼]“听屋内”唱段,就显示这些特点。
其三是保持原腔调的旋律结构和调性,在传统板式基础上创造新板式。例如《契丹英后》中萧太后(老旦)的[反西反高拨子中八板],就属此类。
三、结语
总之,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京剧唱腔素有“行云流水”之称,而京剧唱腔板式也随着一些新编历史剧、现代戏的需要会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进一步丰富,完善京剧唱腔的表现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这古老的民族艺术必定会以鲜明的音乐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焕发新的活力和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