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子 王红兰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科疾病,主要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等精神活动障碍,占精神疾病患者总数的50%以上[1]。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方法。精神分裂症治疗周期长,巩固治疗需要服药几年的时间,甚至需要终身服药,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是治疗的关键因素。但就目前而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不理想,有调查研究[2]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不依从率为41%~61%,并认为治疗信心不足、生活自理能力差、药物的副作用等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是值得研究的重点。现将我科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阶段式依从性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我科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③年龄18~60岁,病程5年以内;④患者至少在未来1年中还需继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⑤有部分自知力,能读写;⑤无严重药物副作用。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②合并有智力障碍、脑器质性疾病;③药物滥用、酒精依赖等;④活动受限或生活不能自理;⑤因特殊原因中途退出或无法配合者。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6.12±6.57)岁,病程(3.18±0.65)年;其中,初中13例,高中及中专8例,大专及以上9例。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收治的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37.23±6.85)岁;病程(3.24±0.71)年;初中16例,高中及中专10例,大专及以上12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组患者均采用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危险因素、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复发征兆、预防复发的方法等,告知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告知病区的联系方式和社区随访的方式,健康教育的人员和时间不固定,患者咨询时再给予指导教育。观察组由实施阶段式依从性干预护理模式。
1.2.1 组建依从性干预的护理小组
该组护理人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本科及以上学历,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②从事精神分裂症护理工作5年以上,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③具有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力;④专业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该小组共有3~4名护理人员,每名护理人员负责10~12名患者。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工作均由该组护理人员负责。
1.2.2 依从性干预措施的实施
①建立患者个人档案,便于干预和随访。患者入院后1周内(急性期)由干预小组的护理人员督促、协助患者用药,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当患者病情缓解后除继续监督患者服药外,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讲解药物的治疗原理、治疗作用、注意事项、服用剂量、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3]。②患者进入康复期后由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个别会谈1~2次,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对治疗药物及不良反应的认识等,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结合宣传资料详细向患者讲解药物的治疗作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出院后复查时间、注意问题、调整药物的方法。在讲解药物知识的基础上,介绍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危险因素、复发征兆、预防复发的方法等,提高患者的认知。出院前将病区的联系方式告知患者,向患者强调长期、规范服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家属在院外监督患者按时服药,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及病情变化。③出院后的1个月内,每周随访1次,了解患者的病情,督促患者服药、调整药物用量、通知复查等。随访采用微信、电话实施。出院1个月后每个月随访1次,继续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督促服药、调整药物用量等。④质量控制:每次进行干预前对上次干预的效果进行调查,对于干预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帮助其分析原因。根据原因调整干预的计划和措施。
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对2组以下指标进行调查。①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采用王爱青设计的《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知识调查表》[3]进行调查,该量表有10个项目,包括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危险因素、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复发征兆、预防复发的方法等,每个项目5分,满分50分。得分越高,表明健康知识掌握越好。②精神症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4]进行调查,包括焦虑、抑郁、思维障碍、缺乏活力及活性、敌对猜疑5个因素,共18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总分18~126分,总分越高,病情越重。③用药的依从性。参照相关文献的判定标准[5]将用药依从性分为优、良和差3个等级,优代表能够按照治疗方案、剂量完成治疗,配合医护人员;良代表能够完成大部分的治疗方案,但并未完成全部治疗方案、剂量;差代表偶尔或感觉不适时进行治疗,术后用药的重视性不够,对不良反应不理解,配合性差。④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ESCA)[6]进行评测,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和自我护理技能;共43个条目,每个条目选项有非常不像我(0分)、有一些不像我(1分)、没有意见(2分)、有些像我(3分)、非常像我(4分)。得分范围为43~172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干预前,2组健康知识得分、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BPRS评分比较分)
干预前,2组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见表2。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自我责任感及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2 2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比较 (例)
表3 2组患者自我管理各项评分差值比较分)
有调查[7]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越差,疾病复发风险越高、照顾者及医疗负担就越重。因此,依从性干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的辅助措施,应该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作为临床护理的重点内容。但在以往的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的疾病教育,教育的时间、地点均不固定,方式多为填鸭式,患者对讲解的内容也大多一知半解,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近来有研究[8]显示,以护理人员为主导的管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就医行为。
本研究将以护理人员为主导的阶段式依从性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得分和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是影响他们服药性的重要因素[9]。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干预,在不同的时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根据个人危机理论[10],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后开始依从性干预是最为有效的。本研究由具有一定资质的护理人员实施阶段式依从性干预,在急性期由满足条件的护理人员督促、协助患者用药,不仅有利于确保治疗效果,而且能够让患者意识到服药的重要性。当病情进入缓解期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约谈,给予认知干预,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讲解有关精神分裂症的知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坚持服药和维持治疗的重要性,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当患者进入康复期后重点对精神分裂症的疾病知识进行讲解,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这对于提高用药依从性,改善精神症状也有积极意义。护理人员约谈患者时也能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缓解患者因发病及疾病本身带来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通过护理人员的真诚沟通,打开患者心扉,减少其敌对情绪。同时康复期健康教育的实施使良好的健康知识内化为遵医嘱行为[11],患者知晓自护的意义、重要性,知晓如何自护、怎样自护,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与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相比,阶段式依从性干预显著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自我责任感等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