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体位对鼻饲喂养早产儿的影响

2018-09-28 10:29许佩洁张海燕许奕玲
中国临床护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胃部体位早产儿

许佩洁 张海燕 许奕玲

近年来,早产儿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其发生率可达5%~10%,是导致新生儿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且病死率高达12.7%~20.8%,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1-2]。由于早产胎儿发育时间短,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须给予营养支持以保证热量和营养物质的供给,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3]。鼻饲喂养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早产儿营养支持方式。有报道显示,护理体位与喂养不耐受有关[4]。因此,探讨不同护理体位对鼻饲喂养早产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早产儿行不同体位护理,比较其效果,以期指导鼻饲喂养早产儿合适体位的选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胎龄<35周,出生体质量<2 000 g;②行鼻饲喂养,胃肠营养≥100 mL/kg;③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5]均>6分;④新生儿家长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消化道畸形或须行机械通气者;②因特殊疾病无法进行体位护理者;③住院时间≥2周。80例早产儿中,14例因出现并发症、终止鼻饲等原因而退出本研究,最终66例完成本研究。其中,男35例,女31例;胎龄30.4~34.6周,平均(33.2±1.2)周;出生体质量1 476~1 922 g,平均(1 570.6±242.5)g。按照新生儿住院号将其随机分为A、B、C、D 4组。4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表1 4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研究方法

所有早产儿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保暖、感染预防等。常规插入胃管后给予鼻饲喂养,并行体位护理。A组采用15°仰卧位,B组采用30°仰卧位,C组采用15°俯卧位,D组采用30°俯卧位。早产儿均每3 h喂养1次,采取“鸟巢”技术保持体位稳定,持续喂养1周。其中,“鸟巢”技术即利用全棉浴巾滚筒式对角卷曲,并按上述顺序用抗过敏胶布贴紧,围成以患儿左右肩宽度为短轴,以患儿枕骨-下肢长度为长轴,形如“鸟巢”的椭圆形圈,浴巾接口处放置婴儿头肩部,中段采用浴巾围住患儿的下肢,使患儿身体中线呈屈曲状靠近四肢。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呼吸状况,呼吸停止>20 s,或呼吸停止伴有心率(HR)<80次/min和经皮血氧饱和度(TcPO2)<85%,诊断为呼吸暂停,出现呼吸暂停时,通过调整体位开放气道,摩擦背部刺激等措施恢复患儿自主呼吸;对于呼吸停止<20s即可自动恢复者诊断为周期性呼吸。但若频繁出现呼吸暂停、HR持续超过200次/min或者2 h胃潴留量超过初始喂养量的50%者,剔除出本研究。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4组早产儿HR、呼吸频率(RR)、TcPO2、血压(Bp),间隔30 min记录1次,血压通过计算60 min内的平均动脉压进行评价。②记录早产儿胃内潴留及呼吸暂停、周期性呼吸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体位护理对早产儿的影响

4组HR、RR、TcPO2及平均动脉压均维持在正常范围以内,C、D组HR、RR、平均动脉压较A、B组降低,而C、D组TcPO2较A、B组升高,B、D组各项指标分别优于A、C组。见表2-5。

2.2 4组胃潴留发生情况比较

表6所示,4组均未出现因胃潴留量过多而终止研究者。C、D组胃潴留量较A、B组显著减少。

表2 4组早产儿不同时段HR比较次/min)

注:F交互=1.170,P=0.328;F组间=10.881,P<0.001;F时间=0.605,P=0.440

表3 4组早产儿不同时间RR比较次/min)

注:F交互=1.972,P=0.127;F组间=14.702,P<0.001;F时间=0.134,P=0.403

表4 4组早产儿不同时间TcPO2比较

注:F交互=2.132,P=0.016;F组间=5.561,P=0.002;F时间=4.313,P=0.002

表5 4组早产儿不同时间平均动脉压比较

注:F交互=1.516,P=0.219;F组间=5.358,P=0.024;F时间=4.879,P=0.004

表6 不同体位护理早产儿胃潴留发生情况

注:F时间=193.417,P<0.001;F组间=2 851.430,P<0.001;F交互=0.689,P=0.562

2.3 4组呼吸暂停及周期性呼吸发生情况比较

仅A组发生2例呼吸暂停,经刺激后恢复,其余体位均未发生。A、B、C、D组出现周期性呼吸的例数分别为15、9、7、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9,P=0.519)。

3 讨论

早产儿由于各个脏器发育尚未成熟,消化、吸收功能较差,导致早期足量喂养难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须给予鼻饲喂养补充早产儿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水分和蛋白质。但因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生存能力差,对于外界应激较为敏感,且胃部容量较小,而出现鼻饲喂养不耐受[6]。合理的护理体位对于早产儿心肺功能、消化功能等改善具有重要意义[7-8]。因此,鼻饲喂养时选取合适护理体位,减少对早产儿的应激,可有效降低早产儿的不良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体位护理时早产儿的HR、RR、TcPO2及平均动脉压均维持在正常范围以内,提示采取15°、30°仰卧或俯卧体位对于鼻饲喂养早产儿的影响均较小。组间比较发现,俯卧体位早产儿的HR、RR、平均动脉压较仰卧位降低,而俯卧体位早产儿TcPO2较仰卧位升高。可能由于取仰卧位时,早产儿肋弓下陷影响肺部扩张,导致肺部通气能力下降,而采用俯卧位时,可改善动脉氧分压和肺顺应性,增加潮气量,同时,可减少能量消耗,从而更有利于呼吸,这也是俯卧位时RR降低的原因所在[9-10]。陈建兰等[11]报道,俯卧位的肺活量、残气量/肺总量、通气/血流比值以及血氧饱和度均较仰卧位患儿显著改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此外,研究显示,抬高头部角度可促进早产儿肺功能的改善,头部抬高20~45°,可改善下部肺段的通气,提高通气/血流比值,提高动脉血氧含量[12]。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无论取仰卧、俯卧位时,抬高头部位置,各项指标改善更优。对于胃潴留情况,仰卧位、俯卧位患者均未出现因胃潴留量过多而终止研究者,但俯卧位早产儿胃潴留量较仰卧位显著减少,提示俯卧位更有利于早产儿胃部排空。取俯卧位时,由于重力作用及床垫支持作用,导致腹压增大,从而促进胃肠的蠕动,加强胃肠平滑肌的自律性收缩,促进胃部排空[13]。同时,增加头部抬高角度,可增加重力作用,增强胃部排空作用[13]。仅15°仰卧位时发生2例呼吸暂停,经刺激后均恢复自主呼吸,其余体位均未发生,但仰卧位发生周期性呼吸的例数较俯卧位多,但不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仰卧、俯卧位护理对于鼻饲喂养早产儿的生命体征影响均较小,而取俯卧位、头部抬高体位进行护理,更有利于早产儿呼吸及胃部排空,减少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胃部体位早产儿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胃部爱情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什么原因造成男人的肠胃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