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当前我国酒店集团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需要各大酒店集团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来加以应对,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创新理论、熵增理论等提出我国酒店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1.通过全价值链构建,提升成本管控能力;2.通过品牌综合发展战略,提升品牌塑造能力;3.通过学习型组织构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4.通过优秀企业文化构建,提升人才培养能力;5.通过第三方服务组织的构建,提升对外交流能力。以期能够为我国酒店集团应对是市场竞争和实现集团永续科学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酒店集团 核心竞争力 途径
一、引言
截止2016年,外商和港澳台在大陆投资建设了379家星级饭店,并在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46.2亿元,约占当年全国星级饭店营业收入的51%,上缴营业税6.3亿元,约占当年全国星级饭店上缴营业税的48%。由此可见,大陆地区酒店集团已经遭受到境外同行业的激烈竞争。目前我国酒店集团大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管理问题,全国范围内酒店集团的管理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在酒店集团核心竞争力提升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我国酒店集团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根据由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主办、山东省旅游饭店协会承办的第十四届中国饭店集团化发展论坛上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饭店集团60强”名单分析可知,我国饭店集团60强每间饭店平均客房数均值约为209.73,极差为451.21,客房数标准差为89594.81,饭店数标准差为897.09。由此可见,我国酒店集团规模存在较大差别,在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当前国内有不少学者针对提升我國酒店集团核心竞争力提出各自的主张,例如吴本(2005)从组织创新的角度来探讨饭店提升客房产品竞争力的途径。李少游、袁媛(2010)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大连经济型酒店的竞争力进行分析。李舒新、陈伟霞(2011)针对上海会议型酒店提出竞争建议。史凤霞(2015)认为除了从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政府支持等层面来提升酒店竞争力以外,经营细节也应当作为提升酒店集团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袁亚忠、侯辉(2009)认为我国酒店集团与外国酒店集团关于竟争力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软实力方面。沈钢(1998)研究了上海中亚饭店各竟争结构要素的机会指数。赵黎明、翁钢民(2005)等建立了饭店可持续竟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王新、谷慧敏(2001)指出国内饭店管理公司较国外饭店管理公司竟争力的弱势因素包括品牌声誉、可信度、销售网络等。余构雄、李力(2010)引人生态位理论中的态势理论,构建了区域城市星级酒店的测评指标体系,并对珠三角区域城市星级酒店的生态位进行测评。
当前这些学者提出的提升我国酒店竞争力的途径大多是针对酒店经营的某一方面的个案研究且建议笼统宽泛,缺乏对酒店集团整体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的具体建议。
二、相关理论
(一)核心竞争力。关于核心竞争力,国内外很多学者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和定义,比较权威的有普拉哈拉德和哈默(C.Prahalad和G.Halmel,1990)的解释,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首先应该有助于公司进入不同的市场,它应成为公司扩大经营的能力基础。其次,核心竞争力对创造公司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价值贡献巨大,它的贡献在于实现顾客最为关注的、核心的、根本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一些普通的、短期的好处。最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和模仿的。我国学者金碚认为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最直观地表现为一个企业更有效地向消费者(或者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并且能够使自身得以发展的综合素质。
本文在结合酒店集团的实际情况下,认为酒店集团核心竞争力应当是符合酒店集团使命和愿景的自身独有的且能够满足自身长远发展需求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成本管控、品牌塑造、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
(二)价值链理论。价值链的思想最早由迈克尔·波特提出,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被认为是传统的价值链理论,也是经典的价值链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价值链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相继出现了虚拟价值链理论,价值网理论,以及全球价值链理论。
(三)创新理论。创新理论发展源于191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概论》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结合”包括:1、引入一种新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获得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5、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对创新的认识也在不断演进。特别是知识社会的到来,对创新模式的变化进一步被研究、被认识。
(四)熵增定理。熵增定理认为宇宙的“熵”(无序程度)与日俱增。例如,机械手表的发条总是越来越松;你可以把它上紧,但这就需要消耗一点能量;这些能量来自于你吃掉的一块面包;做面包的麦子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吸收阳光的能量;太阳为了提供这些能量,需要消耗它的氢来进行核反应。总之宇宙中每个局部的熵减少,都须以其它地方的熵增加为代价。
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熵总是增大的,一直大到不能再大的程度。这时,系统内部达到一种完全均匀的热动平衡的状态,不会再发生任何变化,除非外界对系统提供新的能量。对宇宙来说,是不存在“外界”的,因此宇宙一旦到达热动平衡状态,就完全死亡,万劫不复。这种情景称为“热寂”。
三、我国酒店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一)通过全价值链构建,提升成本管控能力。我国酒店集团需要从整个集团价值链出发构建自身集团的全价值链,并通过集团全价值链的构建找出集团经营的关键点,在经营成本上实现突破,从而提升本集团成本竞争力的提升。
我国酒店集团应当在详细分析自身经营环境和经营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自身科学的战略定位和成本动因构建集团内部和外部价值链。具体步骤为:第一步,集团通过自身经营环境和现状分析,明确自身经营状况。其中经营环境分析包括分析集团潜在竞争者、供应商议价能力、购买商议价能力、替代品威胁、行业中的竞争者;第二步,基于集团经营环境和现状分析,通过SWOT分析法找到集团竞争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且通过对集团的规模经济、整合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地理位置、各价值链之间的联系、员工向心力、质量管理等的分析明确集团成本动因;第三步,构建集团内外部价值链,其中内部价值链活动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各饭店服务活动、人力资源管理、采购及技术开发、集团各饭店沟通渠道建设、集团各饭店合作等,外部价值链活动主要包括与上游原材料等的供应商、下游购买方顾客以及同行业竞争对手三者相关联的价值链活动;第四步,通过集团内外部全价值链的分析,找出集团经营的关键节点,并对这些关键节点进行重点管控,最终实现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通过品牌综合发展战略,提升品牌塑造能力。品牌综合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三种品牌策略,即单一品牌战略、多品牌战略、再品牌战略。其中单一品牌战略是指酒店集团实行品牌集中化战略,集中打造单一的酒店品牌,如半岛酒店集团、四季酒店集团、文华东方酒店集团、凯宾斯基酒店集团等,这些酒店集团集中打造单一酒店品牌,从而实现该品牌的独特化、高端化。多品牌战略是指酒店集团采取品牌多元化发展战略,即在酒店集团统一管理下打造多个子品牌的战略,并且实现子品牌由高端到中低端的全覆盖,如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就有高端品牌“锦江”,中低端品牌“锦江都城”、“锦江之星”等。再品牌战略是指酒店集团应当根据市场等经营环境的变化实时调整自身品牌定位甚至是品牌美学元素(包括商标、名称、标语等)。酒店集团再品牌战略包括部分,即集团再品牌、事业部 (分公司、子公司) 再品牌、产品再品牌。
酒店集团品牌塑造是一个永续的过程,我国酒店集团应当在品牌塑造方面树立终身品牌塑造理念。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的品牌应当成为该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传递企业使命愿景等的重要工具,因此就我国酒店集团而言,其在塑造品牌还应当时刻秉持一个原则,即时刻保持自身特色,打造具有自己独特魅力的饭店品牌,不断提高品牌市场知名度,培养消费者对自身品牌的忠诚度。
(三)通過学习型组织构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 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其著作《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中提出的学习型组织所需的五项修炼,结合酒店集团自身特点,本文认为我国酒店集团构建自身学习型组织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集团应当建立自上而下的交流沟通渠道,实现集团每一个企业甚至是每一位员工的知识共享;第二,打造适合学习的企业文化,集团内部应当积极鼓励员工参与创新,对有技术创新的员工和企业实行奖励;第三,建立技术创新孵化平台,实现技术创新向经营优势的转化;第四,企业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带头,发扬模范作用;第五,在集团内部建立服务型组织,领导干部应当树立服务型领导意识,时刻满足自身企业创新需求。
学习型组织并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一种组织方式更是一种企业文化,应当成为企业当中每一个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成为企业每一位员工的终身诉求,做到企业当中的每一位员工都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时刻不忘学习,时刻不忘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我国酒店集团才能够实现集团的永续科学发展。
(四)通过优秀企业文化构建,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企业文化是一种着眼于人的、广义的、深层的文化。即指企业在技术经济因素之外所独具的价值体系、行为方式和文化积累、文化传统。包括企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作风传统、群体意识以及整个企业人员的素质。我国酒店集团,应当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升对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具体来说,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关注员工需求,满足员工正当诉求,尊重员工;第二,合理设置员工晋升渠道,在企业内部实行科学的员工考察方案,给予员工正当的晋升渠道;第三,建立集团专门的人才库、知识库,建立集团人才培养中心;第四,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提高集团人才培养科学性,拓宽集团人才培养渠道。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当中规模报酬递增的重要无形资产。因此,任何一个企业都应当重视自身企业的文化塑造。就我国酒店集团而言,应当时刻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集团员工的激励工作,应当从招聘员工开始注重集团人才培养工作,估计集团内部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倾斜制度,做到“能招来人才、能留住人才、能培养人才”。
(五)通过第三方服务组织的构建,提升对外交流能力。根据熵增定理,在一个孤立的系统中,熵值总是大于等于零的,因此任何组织都应当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以实现组织对外部环境适应能力的不断提升。就我国酒店集团而言,其应当积极构建自身集团信息熵系统,把握企业信息流动方向、信息来源、信息类型、信息噪音等,实现集团内部信息的有序流动,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谋求与外部的信息交流互通,时刻保持集团的信息畅通,实现集团内部环境与外部外部环境的实时互动,从而不断提升集团对外交流能力,取众家之长补自身之短。
我国酒店集团要想做到“取众家之长补自身之短”,应当建立第三方性质的酒店服务组织。当前我国现存的酒店业第三方服务组织有中国名酒店组织(China Famous Hotels Corporation,简称CFHC)、中国饭店协会、中国“金钥匙”酒店服务组织等等,这些第三方组织大多是借鉴国外已有类似组织设立或者是以加盟的方式成为国外酒店业服务组织的一员,因此这些组织大多以国外酒店集团为参考对象和政策服务对象,缺乏对我国酒店集团的更具针对性的第三方服务。由此可见,我国酒店集团亟待建立属于自己的更具针对性的酒店第三方服务组织,以加强酒店集团对外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本.从组织创新角度论饭店客房产品竞争力的提升[J].旅游科学,2005(05):61-66.
[2] 沈钢.旅游饭店业竞争结构分析研究——上海中亚饭店竞争力分析及对策[J].旅游学刊,1998(03):13-17.
作者简介:汪志祥(1992-)男,汉族,安徽安庆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广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研究方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