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宏才
[摘 要]语文教材编排了不少历史故事类的文章。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让他们阅读更多的这类文章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紧扣主题、关注留白等,让他们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展开想象,获得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更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历史故事;课堂教学;切入点;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2-0035-01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历史故事类的文章。这些文章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等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历史故事的信息量大,因此文章的篇幅都相对较长。因此,教学时教师只有精心围绕文本内容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并由此展开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紧扣主题,统领全文
主题既是文章的灵魂,也是教师教学的灵魂。在历史故事类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准确把握文本主题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以起到提纲挈领、统领全文的作用。这样对学生进行历史故事类文章的阅读指导,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人教版五年级的《草船借箭》一文,节选自我国著名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是一篇历史故事类文章。根据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教学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借箭的原因、经过与结果怎样。”这样教学,紧扣一个“借”字,让学生展开阅读。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借箭的原因(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借箭的经过(诸葛亮巧施妙计,草船借箭)和借箭的结果(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如此教学,目标明确,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从历史故事的特点入手,紧扣主题,设计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抓住了阅读教学的关键,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文本的人物形象。
二、關注留白,想象延伸
在历史故事类文章中,作者为了达到一定的表达效果,常常采用留白的表现手法。教学时,教师应引领学生关注这些留白的地方,让他们大胆想象,从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好地理解与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
如,人教版五年级的《晏子使楚》这篇历史故事,主要叙述了晏子出使楚国的经过,赞美了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口才。作为一篇历史故事的文章,作者为了增强故事的魅力,采用了留白的表达方法。第一处留白:“‘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在这儿,对晏子的问题,楚王是如何想的,如何答的,文中并没有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就此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士兵回禀楚王以后,楚王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语言动作等。第二处留白:“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在此处,晏子和楚王笑的背后会有哪些心理活动呢?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如此教学,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不仅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而且在想象中丰富了文本内容,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在教例中,为了促进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真正理解与感受,教师让学生就文本的留白之处展开想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三、问题导引,纲举目张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在教学中,问题引导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法。对历史故事类文本的教学,教师要根据历史故事的特点设计出起主导或支撑作用,能够引起学生从整体上参与思考、讨论的问题,引领学生展开学习,这样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如,人教版五年级的《将相和》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渑池之会”“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些故事,并给每个故事起一个名字。在学生完成这些以后,我又进一步提出问题:“这篇课文为什么以‘将相和为题目?‘将在这指的是谁?‘相指的是谁?他们两个为什么不和?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和好的?这三个小故事与题目将相和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这个历史故事中你收获到了什么?你是如何评价廉颇与蔺相如的?”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以“将相和”作为阅读思考的起点,以三个小故事为重点理解对象展开学习。这样,使学生不仅理清了故事之间的关系,而且对主要人物的品质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教例中,根据课文的特点,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帮助学生把握了阅读的方向,使学生对文中人物的理解更加深刻,真正走进了阅读的深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历史故事类文章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让他们阅读更多这类文章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把准引领学生展开学习的切入点,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