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目标设定和实施

2018-09-27 10:51王芳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8年7期

王芳

课文的题目是《推敲》,揭示了故事的中心,这其实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点”,学习文本,并设计有关的推敲训练,超越文本,让学生实践“推敲”的方法。

基于以上理解,我将本课分为两个课时,制定教学目标。第一课时的主要目标是:了解故事内容,感受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第二课时的主要目标是:拓展应用,在实践中学会推敲。

第一课时

★一个故事,一首诗。

1.整个故事的起因,要从一首诗说起。(出示古诗)

贾岛去拜访李凝,但是却没有遇到,所以写了一首诗赠送好友。(映示诗文对照)

学生通过找到课文当中与古诗相对应的部分,诗文对照进行阅读。既了解了故事的起因,又在古詩的阅读中丰富了课外积累, 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一个故事,一个人。

作为故事的主角,贾岛是个极富个性的人物形象,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最感兴趣的。

那贾岛是个怎样的人呢?实际上学生对他并不陌生,在学习古诗《寻隐者不遇》的时候,学生已经了解过他,他被称为“苦吟诗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当然,这些只是资料上概念化的形象,而课堂上,再次借助这个故事,学生更能形象直观地了解他。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抓“吟哦”“比比划划”“闯进”等关键词,体会贾岛思考时的投入,感受到他严肃认真、斟酌字眼的钻研

精神。

★一个故事,一段情。

《推敲》这个故事作为流传千古的文坛佳话,还因为这个故事牵涉到贾岛和文坛的另一大文豪韩愈之间的情谊。

韩愈是个什么人?他不仅是诗人,还是当时的一个京官,任刑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公安部副部长。照例,冲撞这样的大官是要治罪的,可是贾岛却毫发无伤,反倒解了他“推” “敲”的心头之惑。利用这种人物之间身份的差距,戏剧化的情节发展, 让学生通过小组角色扮演的方式,想象当时的情境,更能身临其境地体会两人之间文人相惜的情谊。

在这儿,作为知识性内容的讲解,需要让学生强化了解韩愈定“敲”的原因。(映示理由)

① 理由一:礼貌。

② 理由二:宁静。文中第2自然段提到“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以响衬静,使静更静。

③ 理由三:响亮。在这里需要格外说明的是,响亮并不是学生所理解层面上的“动作发出的音量大”,而是涉及汉字的字韵,“推”字的韵母是“ui”,“敲”字的韵母是“ao”,韵母“ao”比“ui”的开口发音更大,所以说“敲”读起来更响亮些。

韩愈的这一番解释,是真正的推敲。用字用词不是因为对错,而是为了妥帖,为了恰当。

至此,学生走进故事,通过对故事中的一首诗、一个人、一段情的交流中,达成第一课时的主要目标:了解故事内容,学习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第二课时

《语文课程标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这一课刚好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材范例。学生在了解了故事内容,懂得了推敲的含义后,不妨在实践中学会推敲。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在教学设计时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 基于文本,小试牛刀。在课后的练习中,有这样的题目:句中带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里的吗?为什么?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推敲文字,感受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从课文出发,基于文本,不仅是对课文学习内容的延续,也是诗人贾岛推敲精神的延续。

2. 古诗经典,玩味文字。而“推敲”,不仅仅只局限在本篇课文当中,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经像贾岛那样,做学问时反复斟酌。(映示诗句)

学生在四人小组当中,选择其中一条进行揣摩,先在组内推敲,选出本组内觉得最合适的一个字,玩味文字。再映示诗人所填的字,在比较中,再次感受,为什么填这个字,妙在何处?

这样一个走进去再走出来的过程,不仅激发学生推敲的兴趣,更在揣摩中真正触摸推敲的内核。

3. 情境创设,学以致用。“推敲”不仅在课本上,在古典诗词中,更在我们的身边。只有学会了推敲,并在我们日常的说话表达中去运用,才能像贾岛一样写出精彩之句。(映示情境)这两段文字中,哪些地方用词不够恰当,帮它改改。学生尝试修改,并阐述自己这样修改的理由。这个过程,学生又再次琢磨了文字。

为了照顾班级当中相对薄弱的学生,在聊完之后,再映示这段文字,给他们的学习搭建阶梯,帮助这些相对薄弱的学生,也能够借力,培养推敲的能力。(映示改后情境)

4. 作文修改,习得内化。学习《推敲》一文的目的,最终还是服务于我们的语言文字运用与实践。而落实到学生身上,就是日常的写作。

课堂到了这一步,经过前面的层层铺垫与练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对如何推敲做到心中有数。此时让学生拿出自己最近一次刚写的一篇作文,进行自主修改,推敲斟酌,也就水到渠成。

学生先自主修改,推敲文字;接着在小组内进行互批,再对别人的文章进行文字的揣摩;学生拿回自己的作文,根据伙伴的建议,进行最后的文字推敲揣摩。甚至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意见的不统一,学生之间还会针对某一处的语言文字进行论辩,当出现这种现象时,我们老师实际上是非常欣喜的,因为学生已经真正学会了推敲。

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学活动的根本方向。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品质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南京市小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