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明
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媒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拓宽,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辐射到人们生活的细节当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改变着构成人们的精神生活的相关文化艺术领域。
关键词 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创作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8-0066-02
数字媒体的发展与融入,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审美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如果人们对以前对美的追求概括为是对具体感知的完善,那么现如今的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以往文化艺术的美感,而是更倾向于追求一种充满、融合了现代数字媒体的美,也可以称为一种技术融合美感。技术美感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是人们随着时代发展而引申出来对美的新要求。将技术性与传统的艺术有机结合起来,使技术带有艺术性,将技术情感化的表达。同时,传统的艺术也会被数字化媒体所影响,发生一定的改变。
1 数字化作品的发展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数字技术发展迅速,产生了现今仍影响着影视行业的佳作。卢卡斯将记几张手绘的图纸将梦幻中的星球大战构建出来,为数字化影片的制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短短的20年中,在获得全新的创作方向与计算机的成像技术的基础上,数字化的影视作品有着巨大的发展。《超人》与《异形》等佳作的涌现,丰富了广大观众对数字化作品的需求,更使影视作品获得了巨大的创作空间。
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之际,数字化影视作品已经发展较为成熟,能够制造出各种宏大场面,使影视作品达到更高的水平。以《指环王》里的“咕噜”作为全数字技术制作的人物形象作为代表,它惟妙惟肖的表情、栩栩如生的动作得到了广大电影人的好评以及观众的喜爱。它的形象甚至比真人形象更为突出,堪称数字化的奇迹。与此同时,我国于1994年的家庭喜剧《我爱我家》中首次运用电脑制作的动画作品作为片头,取得较好的反响。
2 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形式
补充融合是将不同的影像利用数字技术得到重新的组合,合成出无法进行实际拍摄或是拍摄预算过高的场景,能够补充传统拍摄方式的不足与缺陷。在2015年,在我国热播的谍战题材的电视剧《伪装者》中,电影創作者无法实现对旧上海的拍摄,而重现应该旧上海风貌的成本又过于昂贵,所以在根据现存的影像资料与相关记载的基础上采用了数字技术“构造出”一个风格一致的旧上海,达到观众无法辨别真伪的逼真效果。
创造融合型不同于多用于数字媒体艺术初期处理的补充融合型。它是将虚拟的、经计算机合成的景物或是角色合成到实拍所获得的画面中。主要包括景物或是角色的动作与轨迹,将当前不存在的事物呈现在影视作品中。在2016年周星驰执导的电影《美人鱼》中,就是通过这种创作形式,将一种独特、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美人鱼形象塑造出来,阐述了人与鱼之间的融合,使原本只出现在童话故事中的形象生动、逼真地出现在荧幕上,受到各年龄阶段观众的欢迎。
特殊融合型将实际拍摄的图像以及拍摄镜头的运动形式做出一定的处理,加强拍摄画面的表现能力。与其他追求逼真的融合手段不一样,特殊融合型反而有意地让观众看出影视画面经过特殊的处理过的痕迹,并将不逼真作为创作目的,从而更符合影片所营造的年代感。由苏伦执导的、于2018年上映的奇幻爱情轻喜剧《超时空同居》中,在表现1999年的场景画面时,特地运用了黑白影调,便于观众在视觉上判断该片段是发生在1999年。而在之后的1999年与2018年分离时,影片的颜色变化也跟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彩色与黑白之间的转换,预示着剧情的发展与最终的故事结局。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清晰的感知年代的转换,便于观影人员对剧情的理解。
3 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性
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对影视作品的叙述方式起到推进作用。故事情节的叙述方式是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影片的结构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传统的影视作品的叙述方式上承接了小说的叙述形式,抓住动机与情节的设计以及人物性格特征等要素,以时间与空间为线索进行影片剧情的发展布置。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数字技术发展迅猛,逐渐在影视作品的制作中获得成功。
若采用传统的小说叙述方式来对剧情的发展布局进行调整,已经不能满足数字化影视作品的剧情需求。在全新的格局之下,叙述方法不再是单纯的二维途径,能够给观众带来更佳的观影感受的三维叙述手法已经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可以肯定,将影视作品与数字化媒体艺术融合起来能够给影片带来更多、更新颖的叙述手法。同时,数字化的应用也推进着影视作品的创作灵感与依据。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影视作品里我们通常可以找到现实生活中的影子,因此艺术创作不能完全脱离生活,虽然影视创作中不需要完全按照科学的检验与论证,但也不局限于人们生活的日常。
影片需要带给观众不等同于生活或者可以说是在生活中不一定能够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影视作品就如同观众的梦境一般。所有人都不希望自己的梦平淡无奇,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无异,而是更追求梦境的惊险、刺激程度。而数字化技术可以将生活中难以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宏大场景以最逼真的手段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满足人们对影视作品的期待。
4 数字媒体带来的真实性
影视作品的画面包含了场景、声音光线与颜色,按照所需要的虚拟场景合理地运用数字技术能够将所制作的画面最真实化,是虚拟构造的场景如同真实存在的一般,给观众一种代入感而不是一种违和感。如果在数字化处理过程中,出现一些弊端,容易让观众发现影片制作人的不严谨、认真的态度,对作品的艺术性造成损害。
镜头的拍摄方式代表了观众的视角,拍摄所用的镜头如果观众的眼睛,因此镜头的现实感觉构造是影片所呈现的场景真实性的重要依据。若镜头从高处往地处拍摄可以让观众产生一种俯视的感觉。传统的运动镜头需要制定一个严格的运动轨迹,而数字化的镜头可以突破传统镜头所拍摄的画面,给观众带来不同以往的体验。
例如在许多的科幻、探险题材上,往往以外太空作为拍摄起点,继而镜头连续不断、高速地变换,最终到达一个较为封闭的狭小空间。这些宏观与微观上的镜头转变,能够让观众意识到这是不可能来自真实的拍摄所得到的场景,但是这一幕幕又被影视制作人真实的呈现于观众的眼前,这就是数字化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创新性。
5 结论
在常人看来,数字媒体仅仅是对所拍摄的场景进行修改与调整,进而使场景产生一种较为震撼的视觉效果。这种观念容易使作品成为数字技术化炫技的载体,成为一个只有震撼场景的躯壳,毫无作品灵魂可言。在影视作品的灵魂中,一群具有演技的演员固然重要,但是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朴素、平淡的影视场景,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作品,都需要添加一定程度的数字化处理,才能使得画面更为饱满、真实。为了达到镜头画面的要求,演员们往往需要在空无的绿幕中进行拍摄,这对于演员的想象力与演技有着巨大的考验,这决定了最终场景的拍摄效果。
当前的影视作品中,已经融合了数字媒体技术,并开创性的创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拍摄画面以及清洁叙述的方式,为今后的创作开拓出了一片新的天地。影视创作的各个环节都与数字媒体紧密相连,并持续不断地融合与渗透。但数字媒体艺术并不仅仅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不只是能够给影片带来震撼的场景以及制造一些虚拟的角色,它还能够与影視作品的主题相融合。在拍摄、制作的过程中,使二者在相互依靠、存在的同时,得到更好地升华,使影视作品带给观众更多的不同寻常的感受,并且领略达到数字化的魅力,更好地传播影视作品的人文关怀与理念。
参考文献
[1]涂先智.数字媒体艺术符号系统的完整性与呈现方式[J].四川戏剧,2018(4):48-51.
[2]张皖宁. 数字媒体艺术在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8.
[3]陈练.数字媒体艺术沉浸性和虚拟性特征探析[J].美与时代(上),2018(2):86-87.
[4]孟庆波.虚拟现实技术下的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探析[J].现代信息科技,2018,2(1):136-137.
[5]王冬冬.影视创作能力培养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7):148-152.
[6]马欣,连小青,李婧.互联网大数据对影视创作影响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7(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