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芳,肖合元
(重庆市城口县人民医院麻醉科,重庆 405900)
临床研究发现,对接受下肢手术的患者进行常规的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易导致其发生多种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肺栓塞、肺不张等)和循环系统并发症(包括心肌梗死、严重低血压等),从而可严重影响其预后[1]。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的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本文主要探讨对接受下肢手术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重庆市城口县人民医院进行下肢手术的9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48例)和超声引导组(48例)。常规组患者中有男26例,女22 例;其平均年龄为(58.1±9.2)岁,平均体重为(63.8±8.5)kg。超声引导组患者中有男25例,女23例;其平均年龄为(58.3±9.0)岁,平均体重为(63.6±8.6)kg。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本研究经重庆市城口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ASA分级为Ⅰ级或Ⅱ级[3]。2)本人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2)合并有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3)合并有心、肺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异常。4)存在凝血功能异常。5)对本研究中的麻醉药物过敏。6)合并有麻醉穿刺部位肿瘤或感染。
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方法是: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协助其取侧卧位。在患者腹股沟韧带中1/3及内侧1/3交点处做一条垂直于该韧带的直线。经患者股骨大转子做一条与其腹股沟韧带平行的直线,并以两条直线的交点作为麻醉穿刺点。以与患者皮肤垂直的角度进针。在穿刺针触及股骨小转子后,退针1~2 cm,并向股骨小转子内侧调整进针方向。沿患者股骨内侧向前推进5 cm左右,回抽无血液后,向此处注入适量的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的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在其股二头肌肌腱旁约1 cm处对其坐骨神经进行横切面超声扫描(出现高回声影的部位为坐骨神经的所在部位)。沿超声声束的纵轴方向向坐骨神经处进针,并向此处注入适量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
1)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和痛觉阻滞起效的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采用SPSS 17.0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和痛觉阻滞起效的时间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超声引导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3.52±1.50)min〕和痛觉阻滞起效的时间〔(6.62±3.35)min〕均短于常规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15.33±2.75)min〕和痛觉阻滞起效的时间〔(22.1±10.26)min〕,P<0.05。超声引导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0.00%(0/48)〕低于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1.25%(15/48)〕,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以往临床上主要根据人体的解剖学标志对患者进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穿刺,但效果一般。有研究指出,肥胖的患者接受常规的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失败率较高。接受此类麻醉的患者易发生嗜睡、行走不稳、意识不清、昏迷等麻醉中毒反应,不利于其术后恢复[4]。熊显良等[5]的研究结果证实,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进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穿刺具有穿刺精准、能够实时监测整个注药过程、观察麻醉药物在患者体内扩散的情况、减少麻醉药的使用量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优势。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超声引导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3.52±1.50)min〕和痛觉阻滞起效的时间〔(6.62±3.35)min〕均短于常规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0.00%(0/48)〕低于常规组患者。
综上所述,对接受下肢手术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具有麻醉起效的时间和痛觉阻滞起效的时间较短,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