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跨境食品品质与质量控制技术快速发展

2018-09-27 07:45陈颖张九凯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安全研究中心
中国农村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食源性跨境食品

文陈颖 张九凯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安全研究中心

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境电商蓬勃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进出口食品贸易迅猛发展,2017年我国食品进出口额已分别达到582.8亿美元和660.3亿美元亿美元,“出口全世界、进口五大洲”成为我国食品产业的常态。原国家质检总局2016年发布的《“十二五”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显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5年来,共检出不合格食品12828批、6.8万吨、1.5亿美元,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和标签不合格等。

相比本土食品,跨境食品供应链更长更复杂,食品原料生产、成品加工、运输储存等各环节已超越了国界,食品生物种质、品质特征、食源性病源微生物分布等方面极具地域特征,加之国际贸易文化、宗教、政治等因素,给跨境食品质量安全保障带来更严峻挑战。因此,针对跨境食品品质和质量控制复杂性和特殊性,亟待整合跨境食品品质与质量安全信息,构建智慧口岸信息技术平台,确保快速通关的同时有效保障安全和质量,更好地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亟须构建从检测、评价、控制技术、信息化集成到通关口岸智慧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多维交互式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达到既能“快放”,又能“严管”的效果。

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在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中专门设置了“跨境食品品质与质量控制数据库构建及创新集成开发”项目,重点针对我国高频大宗、重点敏感及高附加值跨境食品,紧密围绕跨境食品的安全健康、品质质量以及快速通关三大关键问题,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旨在解决进出口食品安全所面临的关键和瓶颈问题,全面提升跨境食品安全水平。

〉 我国主要进口食品来源国情况(数据来源:海关总署《2017年中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

多项突破:跨境食品品质质量有保证

目前,项目执行已历时两年,在跨境食品危害因子筛查检测、真实属性及品质识别、智慧口岸信息平台构建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建立了跨境产品有害物识别技术5项、质量识别技术10项、身份识别和产地溯源技术5项;建立了智慧口岸信息数据平台1个,评价预警模型3个;编制标准草案13项,申请专利16项,发表第一标注论文64篇,其中SCI论文35篇。

建立多项食品潜在与新发关键危害因子快速检测技术。针对跨境食品潜在、新发有害物及其代谢物多元识别技术研究,建立了以雌激素受体和核酸氧化损伤生物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嘌呤为非定向识别分子的雌激素干扰物、环匹阿尼酸等潜在新发危害物筛查方法,并将继续扩展模型实现对潜在、新发有害物的筛查识别。研发了可用于胶体金或光热效应纳米材料试纸条检测的读卡仪,使检测成本从4万降低到200元,灵敏度与热像仪检出限相同,比肉眼视觉高10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试纸条快检方法灵敏度低、重现性差的问题。

针对跨境食品潜在、新发病原微生物筛查监控技术研究,开展了我国跨境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和诺如病毒污染特征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进出口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率整体较低(<5%),菌的分布并不呈现特异性。建立了跨境食品中阪崎克罗诺杆菌等7种食源性致病菌的MALDI-TOF-MS快速筛查技术,耐药基因和致病力基因检测方法,初步完成了1500株致病菌分离株的抗生物药物敏感性测试,发现部分菌属食源性致病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掌握我国跨境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耐药和毒力机制及其传播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纳米材料光热效应的快速检测方法示意图

〉 基于蛋白组学的燕窝及其掺假物真伪鉴别

建立多项跨境食品品质识别、身份标志性特征物鉴别技术。针对我国主要进出境地域特色食品,采用多维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了跨境食品(水果、乳制品、食用油、稻米等)中多个品质信息和质量指标,如槲皮素、芦丁、糠氨酸、水溶性维生素、左旋肉碱等,为跨境食品品质识别提供了方法和基础。初步考察了跨境水果(榴莲)、婴幼儿配方食品及婴儿辅助食、稻米(泰国香米)等在不同储藏条件和时间下组分、营养和风味变化规律,筛选出一系列合适的品质控制指示物,为提出品质控制方法提供了依据。

针对地域性特色跨境食品,采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食品组学技术和无损快速检测技术,建立了基于DNA标识特征的三文鱼、海参DNA条码鉴别方法,基于多肽标识的燕窝及其掺假物鉴别方法,基于特征风味化合物的进口乳酪鉴别方法,正在开展基于特征性矿质元素的葡萄干、橄榄油等食品全扫描分析研究,上述研究为跨境食品身份真实性判别提供了多元方式。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收集了部分特征DNA数据、肽段信息、元素分析及化合物组分数据、风味信息和营养组分群,初步构建了基于真实性鉴别和品质识别的多维数据库。项目初步研发了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显微成像检测系统,可以实现食品品质的快速无损鉴别,识别率达85%以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初步搭建我国食品智慧口岸与溯源监测平台。采用改进的标准差方法和假设检验方法,通过对关键参数合格程度的表征,建立了多数据融合的跨境食品风险分级模型,实现了对跨境食品风险的评估和分级,改进了传统模型区分度不够、数据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为有效分配口岸监管资源,提高监管针对性提供了依据。

构建了完成“跨境食品现场查验和采样远程决策支持系统”框架,设计了智慧口岸信息服务平台总体框架及功能,在数据处理和信息开发技术基础上,初步实现了跨境信息调取、展示和实时分析等功能,为口岸查验和取样人员提供标准化的查验和取样规程,自动匹配食品的查验和取样要求,通过专家系统解决查验和取样中的难题,有效提高跨境食品取样和查验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升通关速度。

能力提升:预防跨境食品灾害性突发事件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系统地揭示所研究的跨境食品品质与质量影响与控制的内外部因素,完善和填补跨境食品品质与质量控制的部分理论,促进跨境食品品质与质量控制理论创新,增强产品和设备研发创新能力。

〉 跨境食品现场采样决策支持系统构架

项目形成的关键技术和相关成果,将显著提升我国跨境食品品质与质量安全水平、控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将大大增强预防跨境食品输入性风险因子造成的灾害性突发事件发生的能力,减少进口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对于合理分配监管资源、提高通关速度、减少跨境食品在口岸的损耗、提高监管人员工作效率方面,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为“互联网+快速通关”的服务模式带来创新性变革,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项目所形成的检测方法标准、专利、现场检测设备等成果有利于贯彻实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有效保障跨境食品质量安全,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目前,项目研究所涉及的样品均属于有代表性的进出境特色食品品种,项目的顺利实施可以切实解决国内群众及企业关心的进口食品的品质和安全问题,满足消费者对进口食品的优质化及安全化的需求,减少由于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带来的社会问题。

在未来的项目执行过程中,将进一步突破跨境食品身份鉴别、未知和潜在危害物、有害代谢物多维识别核心关键技术,通过技术集成构建跨境特色食品质量安全评价预警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基于大数据的跨境食品身份标识特征(DNA、多肽、化合物)数据库、潜在和新发化学有害物残留数据库、边贸食品食源性微生物耐药性及致病性数据库、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库和跨境食品风险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创制我国跨境食品品质质量保证风险评价模型及快速通关系统,建立监控与预警智慧口岸平台,并通过在重要进出口食品口岸和基地进行应用示范,为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和国门安全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食源性跨境食品
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控制
夏季食品安全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