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转型发展成为商业银行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策略与有效路径。文章首先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存款增长乏力、存贷利差收窄、业务竞争压力增加的困境,继而提出了商业银行实行差异化经营战略、发展中间业务、转变负债管理思维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的顺利转型。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商业银行;发展困境;转型发展
一、前言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开始逐步换档、经济结构开始快速升级、经济驱动开始全面转变,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也开始发生转变,既包括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带来的冲击,也有利率市场带来的利差缩小,除此之外伴随经济增速换档带来的坏账率增加,这些都是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我国商业银行若再坚持传统的经营策略已行不通,必须加速转型,通过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来提高商業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其对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新时代我国经济的再次腾飞,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本文以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困境为切入点,重点探究在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突出重围的策略,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与较强的实践意义。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发展困境
1.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传统存款增长乏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创新、社会加速进步、文化持续繁荣,电子商务凭借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也开始迅速发展壮大,由此促进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规模的迅速壮大就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蓬勃发展的开端,2013年以支付宝旗下的余额宝货币基金产品风靡全国,在唤醒大众理财意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各种互联网金融平台及企业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P2P网络借贷也开始迅速扩张。在互联网金融模式广受欢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增长压力越来越大。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月份-9月份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行存款新增4.8万亿元,同比少增1万亿元;8家主要上市股份制银行存款新增仅2182亿元,同比少增7000亿余元,并且存在新增速度下滑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在商业银行存款增速下滑的背后,是商业银行负债能力的压缩,从而限制了商业银行扩张业务的资本与实力,不利于其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2.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商业银行存贷利差持续收窄
利率市场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与重要成果,早在2015年我国央行就宣布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标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利率市场化的完成无疑将使得我国的利率浮动幅度会增加,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水平要低于同一年期Shibor大约200个基点,这种状况在我国持续多年,因而利率市场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上行的压力必将大大提升,这无疑会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之所以能在服务质量不高、业务创新能力不强的背景下,营收与利润增速仍保持快速增长,原因就在于我国居民的储蓄率极高,商业银行可以凭借大量的存贷利差来维持生存,因而商业银行被公众称为“躺着赚钱”。毫无疑义,过分依靠存贷利差来生存的状态并非可以持续,这也间接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管理水平及风控能力存在不足,当前利率市场对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的冲击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现象,也是商业银行未来要转型发展的重要原因。
3.资本市场的开放加速,商业银行业务竞争压力增加
开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与关键支撑,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未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将成为必然,我国A股市场部分成分股纳入MSCI指数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十九大后,监管层明确提出中国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股权比例限制放宽至51%,上述措施实施三年后,股权比例不受限制,这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开放还将进一步加速。资本市场的开放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现有格局形成影响:第一,非银金融机构的进入,将会进一步增加商业银行存款增涨的难度,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压力将进一步提升;第二,国外银行相关先进的管理理念与风控能力,其相对优质的客户服务能力将对商业银行的新增与存量客户形成分流,从而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在投行业务、跨境业务等方面,国外商业银行的经验更加丰富,这无疑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进程形成一种无形的制约,商业银行业务竞争压力增加。
三、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策略
1.结合自身特征实行差异化经营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
经济新常态环境中,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冲击下,利率价格战的魅影始终挥之不去,低端送礼营销、人情关系打理成为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斗争手段,但这些都不是一种正常的可持续状态。展望未来,商业银行要想真正挣脱出当前的竞争困境,就必须结合自身的特征实行差异化经营战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市场占有率:第一,对于五大国有银行与大型全国性商业银行来说,必须充分发挥其网点分布广泛、资本实力雄厚、技术人才储备充足的优势,走集团化与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具有一定海外业务经验的大型银行还应该进行跨境国际化业务的尝试,以期夯实自身的业务基础,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第二,对于中小商业银行、区域商业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来说,要充分发挥其在局部区域的业务优势,往小而美的方向发展,积极提升服务质量,鼓励产品创新,尤其注重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满足,打造具有自我特色的精细化金融产品,最终形成自身稳定的客户群,实现可持续发展。
2.积极培育并拓展自身中间业务类型,提升市场竞争力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属于一种“躺着赚钱”的模式,即依靠巨大的存贷款利差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但现在由于利率市场化下利率自由浮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及国内外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商业银行存款增长压力骤增,存贷款利差带来的收益越来越少,因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培育并拓展自身中间业务类型,提升市场竞争力。事实上,从世界各国银行业发展的历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付利息差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较低,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比较弱,并且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完全依赖中间业务的类型增多而增长,单一中间业务并没有做大、做强、做精。毫无疑义,未来商业银行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立足,中间业务的竞争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既要加强中间业务的考核与激励,还得加强中间业务培训与宣导,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大对中间业务的创新,将支付结算、代理类中间业务向担保、交易类中间业务方向发展,提高中间业务的创收能力与排他性,强化自身的竞争力。
3.加速转变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思维,提振市场敏感性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为负债决定资产,即负债规模多大决定业务布局,这中经营思路在现代银行业的发展中固然有一定道理,即要满足监管要求,注重风险防控。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要维持较高的存款增长非常難实现,因而必须抛弃传统的负债管理思维,而应该注重提升商业银行资产收益增长能力,通过优秀的资产收益能力来吸引负债的增加,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增加负债规模、降低负债成本的唯一举措。加速商业银行负债管理思维的转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商业银行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满足各层次客户个性化需求,对各种理财产品进行细分,有针对性的服务特定客户,实现对客户需求的有效挖潜;其次,商业银行要强化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如加强对客户现金流的管理,打磨拳头产品来实现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抵御与进攻;再者,传统存款不应该成为商业银行唯一的负债模式,为提高自身对市场资金的吸引力,就必须对负债产品进行创新,凭借自身的专业度来提升负债竞争力,如大力研发结构性存款,将负债产品由低端化向高端化发展,提振市场敏感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转型发展成为商业银行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策略与有效路径,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转型是传统商业银行实现凤凰涅槃的必然举措,也是我国维护我国金融系统稳定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当前自身盈利能力、风控压力、创新能力均受到抑制的大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要敢于对自身的经营体制进行改革,采取差异化经营战略、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加速转变负债管理思维,最终实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崛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宣志敏.浅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商业银行网点转型[J].现代金融,2016(12).
[2]李有星,陈飞,金幼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
[3]韩宏稳.基于二元论视角分析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共同发展问题[J].现代管理科学,2017(02).
作者简介:张琦琦(1997.10- ),女,汉族,内蒙古包头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4级本科生,专业:金融学,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