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赣南宁都黄石镇的中村傩戏是赣南地区独有的古老戏种。随着社会发展及经济的推进,中村傩文化逐渐没落及显出多样问题。本文从文献综述角度,对当前相关的研究进行分类比较,揭示出有关中村傩文化的研究短板和问题;同时,从中村傩文化的现状出发,对傩的历史、剧目及活动机制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形态调查。
【关键词】赣南客家;中村;傩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8-0231-02
赣南宁都的傩神构建相传距今约有四百余年的时间,而傩戏在赣南客家地区较少,中村是该地区唯一能发现的古老戏种。作为赣南地区非常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文化积累了深厚的剧目资源,成为了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推进,中村的傩戏资源逐步枯竭,现存的传承人仅3人,且都年事已高。面对如此丰厚的地方文化,如何去保护与研究是各界人士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宁都中村傩戏的研究综述
(一)中村傩戏的现状调研。赣南是客家民系较为集中的发源地,而宁都则是客家先民流转的重要地区之一,中村傩戏也正是客家迁徙过程文化流传的佐证。中村傩戏最早出现在舞蹈家盛婕率领调查研究组完成的新中国第一篇专文《江西省“傩舞”调查介绍》里,虽然他们的调查研究具有开创意义,至今仍然是学术界研究江西傩文化、傩戏的重要依据和宝贵资料,但文中对中村傩戏的介绍只是在南丰傩戏的调研框架中有所提及。在宁都采茶剧团离休干部邓文钦于1996年撰写的《宁都一处特殊的庙会习俗》里,较为详实叙述了中村傩戏的发展起源、艺术特征、傩戏剧目、演出时间、固定的出演套路及内在观念。[1]
(二)黄石中村傩文化的艺术特征研究。中村傩戏作为赣傩的一部分,具有赣傩共有的特征;同时,中村傩又具有客家当地的特色非物质文化形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了独特的傩戏文化的艺术审美特征。该地区傩戏在整个江西傩文化研究的过程中具有典范作用。江西省艺术研究所华茹茹与华军红撰写的《傩戏文化—基于宁都中村傩戏的研究》,仅从傩戏的社会功能角度指出中村傩戏具有对图腾崇拜、祭祀仪式及其积极功能,未能从历史角度对中村傩戏功能演变及文化传承作进一步探讨。[2]其中,有关中村傩戏本体文化与赣南客家文化的渊源考和中村傩戏与南丰傩戏(二者相距约80公里,但艺术形式迥异)的艺术特征比较是需要详尽论证的学术问题。虽然如此,但部分学者在对赣傩文化研究中還是有意或无意把中村傩进行回避(江小蓉、龚志强2007;廖振华、赵悦2008;徐群;2012)。
(三)客家先民迁徙与傩戏传承。中村傩戏作为客家非物质文化的“活化石”,透露出客家先民在过往历史生活中的习俗与审美,也反映着当时的客观生存状态和经济状况。据史料《汾阳璜村郭氏十修族谱》记载,黄石中村一带在古时水运线路极为发达,形成了由赣北之上的中原通往东越的必经之路;同时,有记载,明洪武年间郭姓傩戏艺人自宁都营上村迁徙至此并发迹、建村,距今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傩戏也就夹杂在客家迁徙的过程中来到了中村,形成了该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学者林碧红(2006)著的《客家与梅州书系—客家艺韵》中就论述了中村傩戏是赣南客家的民俗文艺,多用于祭祀、节庆;同样,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钟俊昆教授(2006)著的《客家社会与文化研究:客家文学史纲》同样论述到中村傩舞、石上元宵和洛口竹篙火龙都是宁都县客家社会民俗文化的一个切片。从历史发展角度不难看出,中村傩文化和赣南客家文化之间相互依存的文化关系。
综合上述现状来看,诸多学者对赣南傩文化作了大量研究,但是对于客家中村傩文化的研究比较少,仅限于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而没有深入到对其艺术本体的考究。中村傩文化区别于其他傩文化必定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已经有学者对赣傩的历史文化及审美特征进行了部分分析研究,但是具体到中村傩文化,尤其是中村傩戏的研究还是比较少。
二、中村傩文化剧目表演现状
“江西宁都傩舞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其风格古老稚拙、粗犷豪放,具有原生形态特质,因在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等众多领域有着巨大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3]《宁都一处特殊的庙会习俗》的作者邓文钦先生是中村傩戏最早的挖掘者和发现者。作为宁都采茶剧团的一员,邓文钦凭着职业的敏感指出“中村傩戏是赣南地区仅有的地方戏种,文化独特、原生态性强。”同时,《宁都一处特殊的庙会习俗》一文也被收入到香港大学劳格文博士主编的《赣南地区的庙会与宗族》一书中。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村傩戏在几百年的农耕生活中具有强盛的生命力和存在基础。在传承人方面,自从余顶万开创傩戏班以来,在中村及周边村镇能指名道姓的傩戏传承人就有32人,但现存的传承人仅3人,以郭家习和郭天春为代表。傩戏的剧目在其悠久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多样的样式,而为配合剧目制作的傩面具也达108个。自城镇化推进以来,中村古老的傩戏活动也在加速消亡,能出演的剧目也仅剩《钟馗斩鬼》《打保安》等7个独角戏和对子戏。傩面具也因剧目的剧减而不知下落,现存仅为34个且均为明清时代的制作工艺。消失的傩戏传承人和剧目及面具更是深刻折射出这些传统非物质文化的弥足珍贵。
在信仰文化上,中村全村皆祀奉华光菩萨,视其为福主老爷,建立福主庙,每年在固定时期举办庙会来祈福去灾。庙会作为该地区较为隆重的民俗活动,与傩戏息息相关。在中村庙会当中,一般是由村里的首事进行盘计并组织信民进行禳神或出神活动,即把花光福主抬到各村进行巡游,以示神威。出神的队伍每到一村皆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同行的傩戏班也开始了极为生动的巡演。
在表演形式上,中村傩戏具有一定的程式性,在他们的步伐与肢体语言中,蕴藏着类似太极及道教的跳傩形式,整体以粗犷和简单的动作开始,分男女且以男红女绿的服饰及面具来区分,根据表演的内容配合身段,形成了原生态的艺术风格。傩戏的表演需要地方音乐的配合,以完成试听感受,主要是以小鼓、铜锣为伴奏乐器。锣鼓伴奏的曲牌也是由一点的程式性即“一字锣”“三锤锣”“反弹锣”“小波浪”“小元宵”等。[4]
在傩戏的剧目情节上,中村傩与江西其他地方如抚州傩戏之间存在不同的表演内容,或许与傩戏本身的习俗文化相关。如当演出《太公钓鱼》一戏时,中村傩戏就会在中途由管庙会的头人(首事)将在演出之前就准备好的道具拿来,在戏发展到特定情节时会向观看的村民抛售。在购买到象征性纸鱼或鸟等物品后,该地方妇女会将它们置于厨房的灶头一段时间,然后再拿去与猪食和鸡食相拌并喂食,据说这样可保六畜平安。画符、销售、保平安也是地方民俗信仰和社会心理结构的主要语境。
三、结语
黄石中村傩戏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文化资源,尤其是《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判官醉酒》《刘海戏金蟾》等数十个地方傩戏经典剧目。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傩戏现状来看,依然是缺乏学术的关注度和有效的保护措施。这无疑将会加剧对该文化资源的消减和伤害。
参考文献:
[1]华章.傩戏文化——基于宁都中村傩戏的研究[J].2011,(4):223-224.
[2]王志强,王犹建,姚佩.“互联网+”视阈下高校三维软件类课程“双向驱动式”创新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7,(4):70-74.
[3]张勇华.江西宁都中村傩戏研究—一项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1):46-50.
[4]佚名.傩戏与傩文化研究撷英-"中国云南傩戏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摘要[J].四川戏剧,1995,(2):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