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
“感受传统之美”“给时光以生命”“以诗纪历,以物证诗”……2018年初,辞旧迎新之际,日历书成了图书市场的“新宠”。除了这些年走红的《故宫日历》,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和自媒体也根据市场需求,推出自己的日历书。但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日历书和电子日历,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宣扬迷信和糟粕。
日历,本是对时间节点的提醒。相比于过去,如今走俏的日历书,不仅在设计上独具匠心,内容上也是丰富有趣,给本显单薄的日历,增加了不少文化底蕴。古人是如何用诗句赞美这些节日的?有哪些珍宝与“今日”相关?正是既具有趣味性,也具有知识性,日历这种传统形式才能焕发新的生机,在现代社会赢得大众青睐。而在日历上印上,哪天“宜出行”“宜搬家”等缺少科学依据的“提醒”,不仅难言有趣味、有知识、有文化底蕴,多少也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素材解讀】
日历本身也应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这些带有迷信因子的“提醒”,在让人产生不良观感的同时,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伤害。从这个角度而言,“传统日历”也需要弘扬科学精神。
【适用话题】
传统文化、底蕴、载体、扬弃、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