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言
通过二次开发和产品集成能力,打开另一个万亿级的移动能源市場。
光伏“531新政”距今已逾三个月,当多数企业还在为走出行业低谷寻求对策时,汉能薄膜发电(0566.HK)已经给出了一份耐人寻味的半年答卷。
近日公布的汉能薄膜发电2018年度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汉能薄膜发电集团营收204.15亿港元,同比增长超6倍;利润73.29亿港元,同比增长近30倍。另外,结合汉能薄膜发电2017年年报财报,公司前6个月现金收入超过110亿港元,加上从6月底到8月底继续回流的超60亿港元共计约170亿港元。
业绩大幅增长、手握巨量现金,此刻的这家公司与前段时间整个行业哀鸿一片、龙头股纷纷跌停的境况,似乎大有不同。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即“531新政”,其核心举措是财政补贴退坡、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这对普遍依靠补贴的光伏产业形成巨大压力,一些光伏企业甚至打算裁员、减产。
如何看待“汉能薄膜发电业绩爆发”这个逆势样本?它只是“531新政”后个别企业的零星触底反弹,还是预示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行业变革正在酝酿?
围绕财政补贴设定的经营模式一旦遭遇政策停供,市场出清将格外有杀伤力。光伏便是一例。
2011年到2013年,中国光伏产业曾经历断崖式下跌,补贴下滑、西北大面积“弃光”,过山车行情让当年许多明星企业陷入了破产倒闭的境地。2014年,随着分布式发电的崛起,“光伏扶贫”等项目的开展,光伏产业渐渐复苏,装机规模实现了超常规增长。
但这也导致一方面财政投入不堪重负;另一方面,过于依赖政策的行业发展也不可持续。
因此,“531新政”明确要求: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分布式光伏今年仅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建设规模;将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补贴强度。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说,通知的出台是缓解光伏产业当前面临的补贴缺口和弃光限电等突出矛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光伏产业从规模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然而消息一出,光伏产业各大上市公司股票集体大跌,整个产业几乎陷入“寒潮”。相关行业分析师说,市场的“过激”反应说明整个产业仍然离不开补贴,依旧没有成熟。
但该分析师认为,真正具有研发实力和技术积累的公司也只是受短期影响,从长期来看,优秀的龙头企业将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逆势向上,抢占制高点,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汉能薄膜发电的业绩爆发,恰巧发生在“531新政”前后的短短半年时间里。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相关人士说,报告期内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以及国家政策对薄膜发电、移动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大力支持等。
光伏发电行业一直存在晶硅与薄膜两种主流技术路线,由于薄膜发电的资金与技术门槛高,大部分光伏企业倾向于晶硅技术。长期以来,薄膜发电特别是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行业,基本只有汉能在唱“独角戏”。直到2015年以来,国务院以及发改委、工信部等先后发布35个文件,将薄膜太阳能技术及相关应用列入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技术和产业目录,一些央企才开始涉足其中寻找机会。
据介绍,国内晶硅电池转换率目前已到达17%~19%,技术较为成熟,不需要频繁改造。而薄膜电池转换率的天花板很高,目前仍有提升空间。这也意味着技术驱动型企业可以另辟蹊径,迅速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截至目前,汉能薄膜发电全球累计专利申请超过3700件,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超过900件。与此同时,中国可再生能源大会在8月23日发布了8项年度中国太阳能认证纪录,汉能薄膜发电获取了砷化镓单结、砷化镓双结、铜铟镓硒、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四项年度认证纪录冠军。
在薄膜太阳能发电产业中,汉能近十年来在全球进行技术并购、整合,自主研发以及项目建设,累计投入逾800亿元,并形成了这一领域独特的“汉能模式”,即“技术并购-吸收利用-国产化”。
从2013年至2015年,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先后并购了四家国际知名的薄膜太阳能技术生产商,分别是德国的Solibro,美国的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GSE)和Alta Devices公司。
几次精准并购,大大增强了汉能在薄膜太阳能领域的核心技术实力。据汉能薄膜发电2018年度中报显示,集团Solibro量产冠军的玻璃基铜铟镓硒(CIGS)组件转换效率达到18.72%,为全球目前采用共蒸法工艺的同类组件之冠;MiaSolé柔性组件的转换效率达到19.4%;GSE电池的研发转换效率达到18.7%,量产冠军组件的转换效率则达到16.3%;Alta Devices的砷化镓(GaAs)单结组件量产效率达到25.1%。
仅仅把全球顶尖技术收入囊中还远远不够,技术的消化吸收乃至自主化生产更是硬指标。“只有将核心技术和装备生产国产化,才能实现产业化的装备生产与交付,从而保证上游装备产线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大量交付。”汉能薄膜发电集团相关人士说。
据上述中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汉能薄膜发电上游业务获得迅猛增长,由去年同期的17.26亿港元增至今年上半年的190.84亿港元,大幅上升10倍。在整体营收中,上游业务收入占到93%,成为绝对的主力。
这得益于几年来汉能对海外技术的本土化吸收和反复利用。研发团队相信,只有当技术达到了一定的成熟阶段,能够熟练地进行自我复制,进一步的国产化才成为可能。
但真正的技术整合并非易事。汉能薄膜发电集團在2013年并购MiaSolé,后者技术的核心是能够将全部生产工艺在一台设备中完成的RC设备,RC的核心是工艺,而工艺的核心是靶材。这个核心材料是国产化的门票,而这张门票掌握在MiaSolé团队手里。
“我们想要做国产化,做到核心板块,就要动靶材,动靶材就得先说服MiaSolé团队。”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副总裁徐晓华介绍。
除了树立共同的梦想与目标,徐晓华还与美国团队明确谈好了未来的分工,让他们知道在汉能的计划中,MiaSolé将要扮演怎样一个角色。随后,源源不断的人员及资金支持,让MiaSolé团队看到了技术成功与业务发展的希望,在共同目标的驱使之下,美国团队倾囊相授,MiaSolé技术的国产化于2015年正式启动。
经过几年的努力,技术、团队、原材料供应商,这些国产化必需的“硬件”逐渐到位,生产线设计、工厂布局这些“软件”也在逐渐实践中慢慢成型。
今年6月27日,汉能薄膜发电集团首批铜铟镓(CIG)靶材在MiaSolé泉州靶材厂出货。CIG靶材在国内的产业化,让靶材的成本下降了近40%,供应周期节省一半。
泉州靶材工厂承载了这些成果,并会向全国复制扩展。徐晓华说:“泉州靶材厂将会作为示范工厂,以600兆瓦为单元,复制到贵阳、大同、西安,总量为20到25吉瓦。”
国产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汉能来说,除了生产线以外,核心原材料的供应链体系、技术工程师和研发团队等,都面临着从“对接国外”转向“国内培养”的本土化命题。
徐晓华介绍,“国内非常缺乏第二代和第三代薄膜技术的研发团队,我们并购几个技术之后,把中国的团队送到海外,和美国、德国的团队一起研究、做产业化。今天,我们国内的团队已经可以独立地做研究,独立地用工厂,在过去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十年间,一个万亿级薄膜太阳能市场已然形成。清洁能源这一新领域的可见前景,也引来中国建材、中国神华等不少光伏行业的“跨界”竞争者。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中国神华、中国建材等大型国有企业及杭州锦江集团等大型民营企业,先后投资超过470亿元进入薄膜太阳能市场。
就技术而言,在光伏行业人士看来,其实这几家企业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各有侧重。不过,早先布局的汉能目前在技术上已多次实现了升级迭代和国产化。其中,三条铜铟镓硒技术路线(Solibro、Miasolé、GSE)均已具备GW级以上的年装备交付能力;砷化镓技术路线(Alta Device)已经具备百兆瓦级以上的年装备交付能力。
更重要的是,汉能通过二次开发和产品集成能力,打开了另一个万亿级的移动能源市场。
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CMRC中研世纪的预估,到2022年,全球范围内,发电屋顶、发电幕墙、整车发电车顶的可开发市场容量,高达4217.5GW,市场总额44.54万亿元,其中薄膜部分市场容量分别为398.12GW和4.05万亿元。
而在中国市场方面,这三个市场的可开发市场容量为1100.18GW,市场总额11.88万亿元,其中薄膜部分市场容量分别为112.2GW和1.19万亿元。
汉能创始人李河君曾说,汉能从最开始瞄准的就是移动能源,是能源变革,是能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赋能行业生态。
2017年9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明确表示支持山西省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便是布局太阳能薄膜等移动能源产业,打造移动能源领跑者。
这是“移动能源”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家政策中,并成为国家能源改革的重要目标。
仅2017年,汉能的多款薄膜太阳能产品就推向市场,实现了商业化应用。比如融合了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芯片的汉瓦产品,与福耀玻璃联合推出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太阳能全景天窗”,旗下Alta Devices公司与奥迪合作开展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项目”等。
2017年12月,汉能宣布与北汽新能源携手推进汽车天窗车顶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交换电站、共享电动汽车、园区及厂房分布式能源建设、农业光伏扶贫、特色小镇建设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2018年4月,工信部、住建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推动先进光伏产品与消费电子、户外产品、交通工具、航空航天、军事国防等结合,鼓励发展太阳能充电包、背包、衣物、太阳能无人机、快装电站等丰富多样的移动产品”。
未来,这些内容也将被涵盖在汉能极力打造的建材领域和移动能源产品矩阵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