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瓴 明钰童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对城市空间品质的追求日益增加。城市空间文化品质是指城市空间中文化环境的质量状况,其优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与活动。人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目标下存在差异。地理学更加注重环境的地理特征和人们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文化人类学更多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揭示影响人们心理和行为的环境因素和意义;社会学致力于研究人们个性和社会属性的形成和发展与特定空间环境形式的关系[1]。就规划学科而言,也经历了空间的社会和文化转向。西方古典时代的城市规划就已经在思考市民社会的需求,并在整体的要素上开始注重城市品位和文化价值的建设;对城市间文化价值和美学的研究,及其相关理论观点和城市形象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2]。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于城市空间品质的研究多集中于概念内涵的解释和相应的城市公共空间、街道空间及环境景观设计策略。比如,周进认为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是指在“量”和“质”两方面满足城市人群综合需要和使用活动需求的程度,并且这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概念,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3]。范霄鹏针对文化品质的内涵,提出文化品质由3个层面组成,其一是构成环境物质要素的实体部分;其二是组合各物质环境构成要素的行为规则以及与发生时间的联系的关系部分;其三是对采用行为规则的规律性判断的观念部分[4]。而对于弥漫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文化要素及其整体所形成的城市空间文化结构,以及城市隐含的空间文化结构如何影响城市空间品质则关注不够。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化的事实,厘清城市空间的文化要素及其整体价值,从而对症下药,是评估和提升城市空间文化品质的一套有效方法。城市空间的文化要素是城市文化在城市空间中的显现和存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既具有空间性,也具有时间性。城市空间中的文化要素包括:与人文相关联的自然环境、历史和现代的人物、事件以及物质和精神的创造物,并体现为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存在,但这些人、物、事件都具有一定文化内涵[5]。社区是社会的最小细胞,也是城市空间的最小构成单元,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载体,其空间品质优劣直接体现了城市空间品质的优劣。当城市发展的眼光从宏大叙事走向有机更新,关注的空间单元从城市片区走向社区,“以人为本”的社区微更新更加凸显出了它的价值。本文试图运用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论,借助适度的城市空间文化价值计量方法,以重庆市渝中区张家花园社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识别山地城市社区空间文化要素、评价其空间文化结构并提出相应的社区微更新策略。
对城市空间文化价值做出适度计量的量化分析,能够有效地评价城市空间中的文化价值,直观地反映城市空间文化品质的高低。首先要分析研究范围内空间文化的组成要素,并对其中历史的城市空间与当代的城市空间进行分类,分别通过赋值的方式计算其空间文化价值总量,而研究范围内的文化资源价值总量即为其总和。
对于历史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估,有一种五要素评分方法,其指标主要关注建筑本体、历史、环境、实用性与完好性[6]。因此在历史的城市空间中,除了空间的历史悠久度、艺术科学价值与历史文化意义之外,类型的数量、规模和发生重大事件的次数也应纳入考量的范围。
对于城市空间中的当代文化单元同样需要建立适度的文化价值计量机制,尽管目前许多现代化的文化单元对城市空间文化品质提升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起到负面作用。其文化价值计量的标准主要包含环境宜人度、文化功能、空间创意,当代空间文化单元的空间规模与重要性应折算为计量系数考虑。
在判断某个特定空间的城市空间文化品质时,可引入“文化价值浓度”(Cultural value concentration)与“文化单元密度”(Cultural unit density)的概念,分别代表地区单位面积的文化价值量和文化单元个数,反映空间文化价值和文化单元在该空间的集中程度。
前述的文化资源价值总量是一种机械的求和计算,而空间文化结构则能抽象地从宏观角度解读出城市空间的文化价值。对事物结构的认知方法能够帮助我们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地把握该事物的特征。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对空间结构的方法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但用结构化思维认知和提升城市空间文化同样具有可行性。
在对城市空间文化成分的类别、空间分布、关联性梳理透彻的基础上,可按照节点、路径、区域的类别将城市空间文化成分抽象地进行结构化提取,形成空间文化结构地图,作为城市空间文化品质提升的“规划底图”。
一处城市空间若拥有合理的城市空间文化结构,其中各个文化单元便能共同组织成协调、优美、丰富、生动的空间整体。空间文化结构的合理性也直接关系到城市空间文化品质的高低。
对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现状或规划设计方案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3个空间尺度上采用特征曲线的方式来进行评价,是通过已获得的城市空间文化单元的文化计量值总和以及文化浓度与文化密度的情况下,评价该地区的空间文化的整合效果。而对于社区层面的城市空间文化品质可纳入中观或微观尺度予以计量和评价。
特征曲线中各个因子的赋值采用问题累计模糊扣分法,即根据对该城市空间调查发现实际存在的各项因子方面的问题累计评判,对其空间文化结构状态用减法模糊打分。特征曲线的最大取值为100,各项分值以5分为间隔。
张家花园社区因民国期间辖区张姓建有花园而得名,地处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街道(图1),地势南高北低,占地面积为15.9 hm2。社区内有住宅楼72栋,多为1990年代修建的多层住宅,质量一般。社区内教育资源丰富,分布有重庆市巴蜀中学、巴蜀小学、巴蜀幼儿园。社区内拥有中华全国抗敌协会书社遗迹——棫园、巴蜀学校老校门旧址以及渝中半岛最具特色的慢行系统——山城步道(石板坡至嘉滨路段)。张家花园社区的文化艺术活动历来丰富,臧克家先生曾在《少见太阳多见雾》一书中记录了抗战时期包含老舍、郁文哉等众多文艺界人士在张家花园发生的故事。而在现代社区治理上,则提出了“建设特色文化艺术社区”的思路及“用艺术点缀生活、让文化丰富心灵”的创建理念。
图1 张家花园社区区位示意图
在渝中区落实建设“十个传统风貌区、十个山城老街区和十个特色老社区”的城市更新思路框架下,张家花园社区所在的大溪沟街道办事处委托重庆大学社区发展与都市更新工作室编制张家花园社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规划。规划引入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论,从节点、路径、区域3种空间形态解析张家花园社区空间文化结构,并围绕其构建山地城市社区微更新的策略体系。
张家花园社区中具有丰富的自然要素。社区北临嘉陵江,但由于临江侧高层建筑的遮挡而阻隔了眺望的视线。内部地势南高北低,多用梯步台阶连接,空间变化充满趣味,是典型的山地地形条件。
在人工空间文化要素方面,社区内虽然没有文物保护建筑存在,但遗留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遗址棫园与巴蜀学校老校门旧址两处历史遗迹。创办于1933年的巴蜀学校仍在张家花园社区内办学,是一所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的知名学府。渝中半岛重要的慢行系统山城步道从张家花园社区内部穿过,串联起社区内众多的入户空间、庭院空间和健身活动场所,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图2)。社区内分布的高层建筑以办公楼和住宅为主,部分建筑具有一定政治和社会意义,其余老旧居民住宅反映了传统山地人居环境的典型特征,是值得挖掘的空间文化单元。
图2 张家花园社区公共空间
张家花园社区中重要的空间文化要素和空间文化单元分布如图3所示。表1则列出社区内的人工空间文化要素和20项空间文化单元。
根据前述空间文化价值量化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张家花园社区内历史与当代的空间文化价值总量V1=6.92、V2=30.42①本文所用的对城市空间文化价值的计量方法来源于笔者2010年所完成的博士论文《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以西南地域城市为例》中的第4章节。空间文化价值量V的单位为cvu(Cultural value unit)。(表2)。
求得社区的文化资源价值总量V=V1+V2=37.33。已知张家花园社区空间计量面积A=19.5 hm²、文化单元个数n=53。据此,可计算出张家花园社区内的文化价值浓度C为:
张家花园社区内的文化价值密度D为:
张家花园社区从空间文化结构上大致可分为3个区域(图4)。其北部片区分布有2处高层办公楼,其中张家花园社区所属的大溪沟街道即位于星都大厦办公楼中;5处高层住宅,其中社区办公室即位于星都花园底层;临城市主要道路一侧分布了多处底层商业店铺。东部片区是汇集了巴蜀中学、巴蜀小学、巴蜀幼儿园在内的教育设施片区,为社区及周边提供了教育基础资源。西部片区是以多层居民住宅为主的山地老社区,对外主要有3个出入口,可达性与开放性较弱。整个社区的空间文化性主要体现在纪念空间、教育空间、外部公共空间和居住空间4个空间层面。
纪念性空间文化主要体现在山城步道沿线呈线性分布的空间文化单元上,与山地特色路径融为一体。教育性空间文化体现在东部巴蜀学校的空间文化单元上。生活性的空间文化则在外部公共空间与居住空间中均有体现,与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
表1 张家花园社区人工文化要素与空间文化单元一览表
表2 张家花园社区文化价值计算
张家花园社区的空间文化品质提升应同时注重可达性、丰富性、安全性和舒适性4个方面的空间环境需求特征,突出“老”、“特色”、“文化”等关键词,保护和挖掘社区中的历史文化资源,留住渝中母城的记忆。
结合已经梳理出的空间文化要素与单元,通过改善存量文化单元的空间品质来提升社区文化价值浓度,通过增加新的文化单元来提升社区文化价值密度。在现有的社区空间文化结构基础上,通过对社区节点、路径、区域的空间文化品质改善提升,不断合理优化张家花园社区的空间文化结构。
在节点上,改善存量空间文化单元的空间品质并增加新的空间文化单元。目前张家花园社区内的历史空间文化单元,如棫园、巴蜀学校老校门存在展示形式单一、缺少说明介绍的问题。对这样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修缮和维护,挖掘其背后的历史典故和人物,在社区空间载体如雕塑、文化墙上进行集中展示,增强其文化展示意义。而对于社区中的当代空间文化单元,则提取居民日常生活与公共交流集中发生的区域进行微更新设计。具体而言,选取人流量较大、使用率较高、空间品质亟待提升的巴蜀小学入口绿化区、张家花园社区入户区域(72、134、135号)、山城步道沿线区域、张家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头小花园、北区路大堡坎等10余处进行景观节点优化设计(图5)。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对街区、步道、房屋、院落等城市肌理的梳理,力求保护社区的传统风貌特点。
在路径上,联动山城步道为代表的线性空间实现空间文化线路的串联与激活。山城步道是渝中区“上清寺—大溪沟文旅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段约有1/3位于张家花园社区内部,也是山地社区生活的主要线性空间。规划提出社区文化线路的概念,旨在串联社区内空间文化单元、激发社区文化活力、联动山城步道文旅线路。在文化线路沿线设计社区文化旅游标识系统(图6),包含社区文化旅游地图、展示墙、指向标识3类。一方面能够提升居民对社区空间文化价值的认知,另一方面为张家花园社区积极融入渝中区旅游线路奠定基础,促进文化、商业、旅游的协调发展。
图3 张家花园社区重要空间文化单元
图4 张家花园社区空间文化结构简图
在区域上,突出片区空间文化特征与内在联系性。巴蜀幼儿园、小学、中学所在的区域是张家花园社区“书香文化”的主要载体,结合巴蜀学校老校门的历史空间文化单元,围绕“巴蜀教育”的文化主题进行整体营造。而在山城步道主要贯通的张家花园山地老社区中,消除其中的安全隐患并增设便民休憩设施,方便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解决街区环境中铺地、绿化等的不统一、不协调问题,美化社区空间环境。
图5a) 张家花园社区微更新行动规划图
图5b) 张家花园社区微更新时序图
对于张家花园社区更新前后的空间文化品质评价适用于前述中观层面的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评价,评价标准主要包含以下6个方面:
(1)空间文化单元组织的场所特征性和主题性。2016年底,渝中区启动了10个传统风貌区、10个特色老街区、10个山城老社区的打造。而张家花园特色老社区规划以完善为主,整合巴蜀中学、巴蜀小学等教育文化资源,提升山城步道品质,营造以“书香文化”为主题的学习生活型社区。目前张家花园社区的“书香气息”尚不浓厚,更新后围绕巴蜀学校老校门遗址及巴蜀中学、小学建设的社区文化旅游标识系统有助于突出这一特征。
图6a) 张家花园社区文化旅游标识系统设计图
图6b) 张家花园社区文化旅游导向标识
图7 张家花园社区更新前后空间文化评价特征曲线对比图
(2)空间文化单元的空间序列组织艺术性(空间起承转合、高潮与结束)。张家花园社区的空间序列具有典型的山地社区特色,错落分布的公共空间构成了行进途中的驻留焦点,且在高差上的变化十分丰富,梯级踏步是连接各空间文化单元的重要联系载体。自古形成的张家花园街(即今日所称的山城步道)是社区内的重要联系路径,除其正反序列外,各居住单元可从不同方向接入主街中,形成各不相同的空间感受。
(3)空间构成的生态与人文关怀性(步行道、广场以及利用次级文化单元构成的休憩、引导设施等)。这一方面关联到城市空间组织的文化价值观,体现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原则。张家花园社区中存在大量边界清晰的入户空间与庭院空间,但存在空间功能不突出、使用率不高的问题,杂物的杂乱堆放与绿化空间的闲置也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通过统一地面铺装,完善栏杆、踏步等设施来增加空间的完善程度;增设健身、休憩设施来丰富空间功能,提供更多社区交往空间;设计植物栽植方式与种类配置,提升空间的吸引力。
(4)城市空间中不同功能空间的匹配与互补。渝中半岛地处重庆腹地,坐拥两江环抱,自古以来就是重庆的母城所在。在《重庆市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渝中母城中央艺术区的建设目标,而文化创意产业也已成为渝中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而张家花园作为山城特色老社区,其中的山城步道更是渝中文化旅游路线中的重中之重,但目前现状中步道沿线的文化景观有限,休憩设施尚不充足。
(5)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历史遗产保护与新旧空间要素的整合性。20世纪20年代,重庆城市规模远不如现在,不少人看重张家花园临江的便利性而修宅于此。到了抗战时期,躲避战乱的外地人跟随国民政府来到重庆,居家方便的张家花园成了重庆城中最炙手可热的片区。如今还能在张家花园社区65号见到的棫园以及从棫园上行100余米的罗马风格巴蜀学校校门旧址,都是与革命时期抗日宣传息息相关的历史遗址。旧时的人生鼎沸已然消逝,但居住于此的人们正讲述着崭新的现代社区生活。对历史人文遗产的梳理与挖掘,有助于串接历史和当代、整合新旧空间之间的差异。
(6)城市空间不同民族与地域风格文化的协调共存度。在西南地域多民族地区的城市以及有西方基督教堂、伊斯兰教堂的城市,能否处理好空间协调关系,反映出城市空间的文化水平和空间文化的价值观念。在张家花园社区中,由于民族与地域风格文化较为单一,空间文化呈现出较高的协调共存度。
对以上6个方面分别衡量评价后,得出张家花园社区更新前后空间文化评价的特征曲线对比图(图7)。从更新前后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张家花园社区在空间艺术性与民族兼容性方面评分较高,而更新后最大的空间文化提升体现在生态人本性与功能匹配性方面。
山城步道是渝中半岛传统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城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出行方式。作为山城特有的一种线性空间,山城步道是城市中具有较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交通线路。对其更新前后的空间文化品质评价即适用于前述微观层面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主要包含以下6个方面,体现空间微观层面的“真、善、美、特”原则。
(1)空间的整洁度。山城步道的清洁打扫工作由城市市政统一安排,垃圾桶与垃圾转运箱布置较为充足,在更新中主要对杂物堆放空间进行整理。更新后空间整洁度明显得到改善与提升(图8)。
图8 节点空间更新前(上)与更新后(下)效果对比
(2)适宜的空间尺度。山城步道具有较为适宜的慢行空间尺度,两侧多为3—6层的山地居住社区,街道宽度在4—10 m,D/H值在0.5—1之间。
(3)空间要素的形态构成整合度。部分空间要素诸如地面铺装、店面牌匾等在更新中得到统一和协调。
(4)既有文化价值体的保存与主题突显。更新过程中围绕步道上的棫园突出重庆抗战文化特色,围绕巴蜀学校营造书香文化,共同烘托山城步道的文化氛围。
(5)空间环境的宜人度(包括可停留性、休憩设施、小气候设计等)。现场调查期间,居民反映的问题多为步道与入户空间上缺少适量的休憩驻留设施,在更新过程中着力对空间环境的宜人度进行提升改造。
(6)空间结构特色,即不同于他地的空间特征。山城步道具备典型的山地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完善突出空间的文化特色,使其成为具有“书香气息”的山地步道段落。
对以上6个方面分别衡量评价后,得出山城步道更新前后空间文化评价的特征曲线对比图(图9)。从更新前后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山城步
图9 山城步道更新前后空间文化评价特征曲线对比图
道在尺度感与特色度方面评分较高,而更新后最大的空间文化提升体现在整洁度、和谐度与特色度方面。
社区日常生活是城市空间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品质的优劣直接体现了城市空间品质的好坏。结合“人居三”《新城市议程》所提出的“建设宜居社区”以及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重视社区空间品质将成为我国新时期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切入点,而社区空间文化价值的挖掘、识别和利用是提升社区空间品质的关键因素。因此,建构相适宜的社区空间文化价值理论和方法尤为迫切。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论及适度的空间文化价值计量方法是有益的尝试,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厘清社区空间文化价值并加以利用,进而提出有效的空间品质改善策略和实施行动依据。这里面包含着从价值观念到行动方法的系统建构,特别针对不同地域的差异性特征和问题,实事求是地给出评估标准与因地制宜的改进措施。对于类似张家花园社区这样的山地城市社区而言,线性空间是其最典型、最突出的空间特征,社区生活和文化围绕山城立体步道展开,要提升其空间文化品质,必须围绕如何满足这种立体的线性空间的公共生活需求展开研究,通过挖掘古代历史人文资源,结合现代的生活方式,识别并激活其城市空间的文化价值,最终实现历史与当代空间文化的串联。
除此之外,本文尚存可讨论之处。一直以来学界对文化量化观点褒贬不一,但作者认为对城市空间文化价值作适度量化研究是必要的。在本文实证研究中,通过采用模糊的、分项的计量方式,相对客观地反映了张家花园社区的空间文化品质变化,但在目前研究中单项评价标准的价值计量上仍具有一定的主观经验性。同时,由于项目仍在实施过程中,因此本文对张家花园社区及山城步道的空间文化品质评价仅采用现场调查期间观察到的社区现状与预测的更新后两个时间节点取值,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静态特征,尚欠缺更新完成后的动态观察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