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学燕
(青海省大通县畜牧兽医站,大通 810100)
青海省是全国牦牛养殖最大的省份,牦牛养殖是青海省畜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为加快青海省牦牛、藏羊种畜场建设步伐,提升供种能力,提高牦牛、藏羊产业发展优质种源供给率,笔者等就全省牦牛种牛生产和种牛场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并对下一步建设提出了建议,相关内容如下。
据统计,2016年底,全省共存栏牦牛488.39万头,能繁母牛239.97万头,占比49.13%。其中西宁市存栏9.89万头,能繁母牛2.95万头;海东市存栏10.75万头,能繁母牛4.51万头;海北州存栏45.81万头,能繁母牛26.04万头;海西州存栏11.17万头,能繁母牛5.89万头;海南州存栏65.47万头,能繁母牛35.27万头;黄南州存栏66.34万头,能繁母牛33.52万头;果洛州存栏90.28万头,能繁母牛41.51万头;玉树州存栏188.69万头,能繁母牛90.28万头。全省共建有牦牛种牛场17个,存栏牦牛约9.85万头。其中:西宁市2个,海北州3个,海西州1个,海南州2个,黄南州2个,果洛州3个,玉树州4个。
2016 年底全省牦牛能繁母牛存栏239.97万头,按放牧情况下人工控制本交母牛群中种公牛投放比例20∶1计,全省能繁母畜对牦牛种公牛的需求约为12万头。
若种公牛种用年限按7年,其年更新率为14.3%计算,目前青海省牦牛种牛年需求约为1.71万头,同时考虑每年种公牛使用过程中因自然灾害、伤病等引起的损亡率约3%,则年需要更新的种牛数量约1.77万头。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到,目前全省17个牦牛种牛场年可供种约1万头,年种牛缺口0.77万头。
本次调研根据2010—2016年牦牛及能繁母牛存栏量,按照平均移动法(n=3)对2020年和2025年青海省牦牛总存栏数进行了预测。2010—2016年青海省牦牛总存栏数的年均增长率为2.9%,以此推算出2020年青海省牦牛总存栏数将达到527.21万头;考虑草场等环境容纳能力等因素,2020—2025年间年均增长率按1%计算,则2025年全省牦牛存栏将达554.11万头。随着群体结构的逐渐优化,能繁比例也进一步提高,能繁母牛比例由2016年的49.13%提高到2025年的53.00%,2025年全省牦牛能繁母牛将达293.68万头,每年需要2.2万头种牛。详见表1。
表1 全省牦牛存栏、能繁母牛存栏情况
青海省有着“世界牦牛之都”的美誉,牦牛存栏量大,是青海省畜牧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畜牧良种工程和全省生态畜牧建设工作的开展,提质增效成为当务之急,而通过提高良种覆盖率,提高家畜单产是主要方法。因此,对牦牛种牛的需求量大。据分析,当前青海省每年牦牛种牛需求量1.77万头,目前全省现有牦牛种牛场年供种能力为1万头,缺口高达0.77万头。此外,各场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供种能力变化很大,17家种牛场中,除2016年大通种牛场年供种能力达2 000头外,剩余16家种牛场平均年供种能力为500头,最小的年供种100头。
全省8个州(市)牦牛能繁母畜存栏、所需种公牛及现有种牛场供种能力分布详见表2。从地区分布来看,牦牛供需绝对缺口最大的3个州分别为玉树州、果洛州和海南州,缺口分别为4.4万头、2.0万头和1.7万头,而西宁市供种能力超出需求850头。由图1可以看出,牦牛供种能力占需求的百分比玉树州、果洛州、黄南州和海南州不足10%,其中玉树州和果洛州不足5%,分别为3.4%和2.9%,而西宁高达160.7%。因而,就地区分布而言,能繁母牛出栏多的地区,供种量满足需求的程度低,呈现地区分布不平衡、不合理的问题。此外,以牦牛为例,青海省牦牛主产区藏区6州除海西州外,其他5州牦牛的存栏量优势和供种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如黄南州河南县,天然草场优势突出,牦牛存栏量相对较大,品质也较好,但目前也仅建有1个种牛场;玉树州虽然牦牛种牛场有4个为各州最多,但是其存栏量优势和供种潜力尚未得到较好的发挥和挖掘,种牛需求远远没能得到满足。
表2 牦牛种牛需求与供种能力地区分布
图1 青海省现有牦牛种牛场供种能力占需求的百分比
青海省现有牦牛种牛场供种能力较低,牦牛各场年供种能力平均500头。这一问题是供种过程中最突出也最应引起重视和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可具体分析如下。
3.3.1 组织程度差 青海省现有牦牛种牛场虽然数量较多,但由于组织程度低,导致供种能力受到极大影响。现有种牛场集中在牧区,天然草场和牛资源条件优厚,但资源整体整合度差,虽然极大多数经营主体为农牧民合作社,但是组织管理方面非常薄弱,合作社理事等主要经营管理者管理水平较低,对于牛羊、草场、饲草料等生产要素不能够统一管理,合作社社员不稳定,入社、退社随意性较大,且在社员的选择上也受家族、近邻、朋友等社会关系因素影响较多,而对生产资料、资源的要求不高;虽然牧区绝大多数种牛场都是以核心户核心群的方式组建,但有的太过分散,存栏和饲养管理水平相差极大。在组织管理上也非常松散,对于种牛生产、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种牛销售调运等方面也无法统一管理、协调把控,种牛场组织经营不畅,选种、留种、培育等环节非常薄弱,严重影响供种能力。
3.3.2 选育力度小、饲养管理水平差 目前,青海省现有牦牛种牛场有很大一部分还在依赖靠天养畜的传统生产方式,畜群结构不合理,不合理分群,不科学选种选配,仅仅依靠核心户自行繁育;不投入、不补饲,不应用成熟饲养技术,饲养管理极度粗放,繁殖率、成活率等都不能和普通牧户养殖拉开距离,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种畜质量和供种数量。
3.3.3 综合建设水平低 青海省现有牦牛种牛场综合建设水平低,包括饲槽、暖棚注射栏、配种点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格和数量缺乏,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软件建设方面,种畜场技术档案资料不健全,场内技术人员极度缺乏,全部依赖县乡级畜牧业务部门;内部制度不完善,财务人员、生产人员等配备不齐,分工不明,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种牛场的发展。
青海省现有牦牛存栏量大,牦牛产业发展所需种牛存在的缺口也较大,种牛场所生产的种牛主要去向是良种补贴供种畜,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以来,青海省依托国家畜牧良种补贴项目推广牦牛种公牛4.66万头。但一直以来种牛场种畜自行销售的仅占非常小的部分。自2011年实施国家牦牛良种补贴项目以来,青海省牦牛供种牛中央资金补助标准为2 000元/头(大通牦牛除外),引种户自筹1 000~1 500元。由于自行销售的比例非常小,青海省牦牛种牛场主要依靠国家良种补贴项目销售种牛,而种牛培育过程中的草料、人工、管理以及调运过程中运费等增长较快,而补助标准一直没有变化和提高,几乎所有供种场都认为补助标准过低,所生产的种畜价格优势与非种用牛之间的差距拉不开,种牛价格优势不能体现,尤其是在整体市场价格较好的年份更加体现不出差距。此外,由于广大牧民对种牛价值认识不深,总以一般肉牛的眼光和价格去对待种牛,导致在市场价格不好的年份部分引种户不愿意自筹购种,给种牛销售、调运等带来很大困难,从而进一步制约了种牛场的发展。
4.1.1 建设数量 为补充青海省牦牛种牛需求缺口,提高供种能力,建议可利用5~7年时间在青海省牦牛主产区逐步安排建设年可供种能力不低于800头的牦牛种牛场6个,补充年供种种牛0.48万头的缺口。新建时优先考虑尚未建立牦牛种牛场的县,以及资源整合度高、组织化程度高、能繁母牛群体规模大、质量好的合作社(如牦牛、藏羊高效养殖点,草地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重点社等)。同时,鼓励其他性质的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建设牦牛种畜场。
4.1.2 建设布局 根据对青海省牦牛主产区各州市调查,结合往年供种情况,建议在现有基础上新建牦牛种牛场7个,具体布局如下:海北州祁连县,海西州都兰县,黄南州河南县,玉树州称多县,果洛州班玛县、达日县,海南州共和县各1个。
经调查,全省现有牦牛种牛场年可供种能力平均约500头,应加大对现有牦牛种牛场的提升优化建设,从而提升供种能力,提升到和新建种牛场较为一致的水平。
应当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加大对现有牦牛种牛场的提升优化建设,侧重点应放在提高生产效率、种牛品质和供种能力方面。到2025年,将现有和新建种牛场一起计算,全省共建有年供种能力不低于800头的牦牛种牛场23个,年供牦牛种牛能力可达到1.84万头,能够满足全省牦牛种牛需求。
4.3.1 加强组织和建设力度,提升组织化程度和综合建设水平 各种牛场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力度,不仅是完善基础设施,更要加强软件建设。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优秀管理人员,强化草场、牛羊等资源的优化整合力度,寻求适应自身发展的组织化经营的新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组织化程度;加强技术人员和专门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提高种牛场技术力量,从而提升养殖水平和生产效率;做好种牛系谱、核心群档案等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为做好科学、系统选育提供可靠依据。
4.3.2 加强选育、注重饲养管理,提高供种能力和种牛质量 从青海省长期发展来看,牦牛产业是青海省畜牧业中的重要一支,经过分析全省牦牛种源需求的市场还很大,作为全省牦牛产业发展的种源基础,不论现有还是新建种牛场均应将供种能力和种牛质量的提高作为生产建设的重中之重,应有计划地、科学地育种,加强本品种选育工作,应用先进养殖技术、注重饲养管理,合理补饲,种畜保健等,从而实现生产指标的提升和供种能力、种牛质量的提升。保证种牛场核心产品“种牛”的品质,从而吸引更多的引种户,提升市场竞争力。
目前乃至今后,不论全省建设多少牦牛种牛场,都应该积极引导其转变思想观念,不能仅仅将国家畜牧良种补贴作为所生产种牛的出路,应积极转变观念,想办法、花力气拓宽种畜市场销路,使得良种主动走向市场,为种畜场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打好市场基础,不仅仅依靠计划性的良种补贴供种畜,尝试主动进入市场,灵活运营,建立自己的种畜品牌。
一方面保证原国有种畜场改制后的种畜场性质,巩固和提高种畜培育基础和能力,强化管理,改善基础设施,发挥种畜培育优势,保证向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的种畜;另一方面,政府许可以多种形式建设种畜场,大力鼓励社会资本建设种畜场,以求质优量足的种畜满足社会为目的,解决优良种畜短缺问题,提高种畜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