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梦格 刘秦琬娴 于林生
2018年8月5日,英国皇家化学会北京分会主席、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大英帝国官佐勋章得主戴伟(David G.Evans)教授作为特邀嘉宾来到北京王府学校,与全国各地前来参加第二届跨文化交际能力大赛夏令营的跨文化交流的小使者们现场交流。他分享了自己在中国从事科普和科研工作中的经历,他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以及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的策略等。短短的几个小时里所包含的丰富的信息,让我们看到了他丰富多元而又有机统一的人生侧面。
比起英文名字,他更愿意别人叫他中文名字——戴伟。作为一名在北京生活、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北漂”,戴伟教授不仅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更对中国各地的文化如数家珍。在讲座和访谈的开始,戴伟教授便与同学们调侃道:“我在中国的时间,比来到此次夏令营的学生们的年龄都要长。”
时光倒流回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南京召开的国际配位化学会议吸引了几百名外国代表参加,年轻的戴伟便是其中之一。彼时的中国还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景象随处可见,城市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商店所售的商品寥寥可数,街上的行人大多衣着灰白……这些直观的印象成为许多外国专家对这个东方社会主义国家持怀疑态度的首要原因。然而,戴伟眼中的中国却与他们截然不同——相较物质条件的匮乏,他看到更多的是这个国家的人民和精神力量。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让戴伟深有感触,他回忆道:“只要拿一张地图,用手指一指想去哪儿,很多中国人就会很热情地告诉我怎么走。”中国市民对一个年轻英国来客的热心帮助,让戴伟感受到了一种潜藏于中国文化深处的友善和包容。此外,包含学术界在内的社会各行各业蓄势待发
的趋势也让他意识到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于是,戴伟下定决心,“要多次来中国看一看”。此后的十年间,他以国际化学学术交流的各种活动为契机,多次到访中国,中国的快速发展变化让他非常震惊,也愈发坚定了他与中国更走近一步的决心。
倪天勇 摄
2018年8月5日,戴伟与参加第二届跨文化交际能力大赛夏令营的同学们交流
1996年,这位在英国出生、成长,并在牛津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的化学家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毅然放弃在英国待遇优厚的工作,来到中国定居。当时,他身边的很多同事朋友都不理解,多次劝阻,然而戴伟教授仍然坚持了自己的判断。至今,时间证明了他的准确预见。现在,戴伟教授在北京所承担的不仅仅是大学里的化学教学任务,更作为贯通中外学界的代表,承担起中外交流的使命。也正是他在科学研究上的杰出贡献,让他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戴伟教授的另一个工作重心是做化学科学的科普。
说起做科普的初心,戴伟教授谈到,每年的圣诞之际,英国皇家科学院都会举办面向青少年的圣诞科学讲座,其目的是向青少年儿童普及科学知识,将重大的科学成果传递到年轻人手中,激励他们将来从事科学工作。来到中国后,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助推青少年在自然科学认知过程中发展的一股力量。“英国的小学生看到我做化学实验时,当试剂发生变色、爆炸,他们就会开心地尖叫;然而到了高中,他们对于这些就见怪不怪了。但是在中国,不仅小学生,很多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在看到这些实验的时候,都仍然会惊讶得合不拢嘴——因为他们一直没有机会亲眼见证实验的发生”。对比英国的青少年而言,中国的高中生在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动手实验的环节被理论课的学习挤占,实践的机会也就相对少一些,而实验恰恰是青少年在建立对科学现象正确认知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此,戴伟教授身体力行,亲自设计并演示实验,通过各种渠道开展科普工作,传递着化学的魅力。他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去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进行实验演示。他还开通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账号,向无法来到现场观看的观众展示实验的过程,目前,在这些平台上他已经拥有超过200万的关注者,是名副其实的科普大V。他还登上过中央电视台著名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和主持人撒贝宁一起为全国的观众讲解实验操作和科学原理。
在这位白胡子老教授的演绎之中,原本枯燥无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在实验桌上舞动了起来。在他的妙手下,时而喷薄出火山熔岩般的“大象牙膏”,时而用小小的几滴水珠燃起熊熊火炬,时而清水中幻化出梦幻般的金光……他就如同霍格沃兹古堡中拥有神秘力量的魔法大师,甚至有学生在观看完实验后忍不住问道:“您是圣诞老人吗?”然而,戴伟教授却始终坚持把这一切的奇妙归于科学的魅力,“我会告诉孩子们,这不是魔法,而是科学”。幻想固然浪漫,在他眼中却永远比不上对于真理的渴求,这是一位科学家对于自己事业的坚守,更是一位教育家对于自己使命的深谙。
戴伟教授的第三重身份是跨文化交流与教育使者。他自身独特的经历本身就构成了跨文化交流的最好实例,也赋予了他一面观察社会的独特镜子和解决问题的深刻思索。
以中英教育系统中对待科学实验的态度与实践为例,戴伟教授提出的一个问题便是“对现阶段中国绝大多数中学的教育方式加以批判,而改之以西方教育模式的想法是否正确”。他坦言道:“我不能直接去批评中国的老师,相反,我会去考察,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异。”而这也正是跨文化交流所应该做的——启发来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去发现隐藏的矛盾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戴伟教授深入到中国学校中,发现不同于英国的小班教学的模式,中国的课堂人数普遍偏多,再加之教学资源的普遍不足,导致每名学生都亲手操作实验的成本和难度大大增加。因此,戴伟教授得出结论,在中国如今的环境下,相比多实验模式的教学,或许更适合教育现状的是定期科技展这类青少年可以参与体验的科技活动及科普性讲座。戴伟教授认为,跨文化交流所重视的不是单方面的文化输出,更是建立在相互尊重文化起源背景、了解彼此文化基础上的共同进步、共同兴盛、共同繁荣。
此次,戴伟教授参加第二届跨文化交际能力大赛夏令营,为所有对跨文化交流感兴趣的中学生讲座,也正是源于他对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深刻关切。他向所有的学生指出,所有的文化都很难做到完美无瑕,对于青少年来讲,对异文化一无所知会产生傲慢与偏见,而极端地追随某种单一文化,不察其糟粕也是极其危险的。因此,对于某种文化的认识,需要综合多方面了解,被其优越的一面吸引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在一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投身海外,陷入无法融入的窘境,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丧失了对文化的批判性思考,最终导致碰壁。文化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本身就带有冷暖色彩,各有千秋。
“真实的文化差异并非像别人描述的那样简单,它们可能极其复杂。所以当自己身临异国文化时,想要能够谋求更好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怀积极向上的态度——去找寻、探索那些新鲜的、意想不到的东西,而不要总是去怀念缺失掉的旧东西。”这是戴伟教授谈到的另一个在跨文化交流和交际时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在与大家谈论中英的食物差异和饮食文化时,他提到,自己到了中国之后,虽然一开始接触“真正的中国菜”会感到不习惯,总会感觉和自己熟悉的不太一样,但是为了“生存”,他很快就找到了解决不适应的最好方法——接受差异,快速吸收新鲜未知的事物。不光在饮食上,戴伟教授在语言学习、工作习惯、生活方式等具有文化差异的方面也是如此行事。“To seize the opportunities”(把握每一次机会)是他提出的一个决定性的跨文化交流经验。戴伟教授更鼓励青少年成为学者,抱着不怕错、积极探索的想法,努力地融入其他的文化当中。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中,我们并不是缺少与世界其他文化交流的机会,只是更应该掌握主动融入多元文化的信心和技能,自发地挖掘跨文化的现象及其背后存在的思考点。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习惯性地称自己对机会的“主动式放手”为“缺乏对外交流机会”,久而久之,自己堵上了通往外界的窗户,变得更加羞于表达自我、懈怠学习新知。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戴伟教授的讲座令现场的每个学生都深深地认同,对于跨文化的学习或许穷极一生都无法枚举出所有的现象及其本质,或许选择做一块海绵,抓住每一次吸收学习的机会,才是适应、学习异国文化的正道与真谛。
一位“北漂”的科学家、一位做科普的教育家、一位跨文化交流的使者——戴伟教授的三重身份,交织着他与中国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令我们钦佩,也令我们感动。现在,戴伟教授依旧活跃在大学的实验室中、中小学的科普课堂里和跨文化教育的第一线。他与中国的缘分,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