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卓玲
摘 要:本文首先对“微课程”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下来对其在地理课前预习、课堂讲解与课后复习的价值进行了阐述,最后针对地理“微课程”的制作,以及设计时的选题、时长、内容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微课程”;地理教学;运用
前言:
“微课程”通常是围绕着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的,其在授课中具有很大的价值。高中地理课程包含人文、自然和区域等多方面内容,且在实际教学中又有交叉,教学难度相对较大。针对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制作“微课程”是方便学生理解与学习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成果有很大的帮助。
1、微课程简介
国内的“微课程”概念最早是由教育学者胡铁生提出。“微课程”简单来说就是时间较短的,以微型教学视频作为主体,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形式,讲解某些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的课程,其时长一般在十分钟以内。因时长的限制,“微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呈碎片化特点,可以是知识点阐述、题目精讲、考点归纳、实验展示,也可以是学习方法的指导。
2、“微课程”在地理教学中的价值
由于高中地理课程所包含的知识范围较广,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较杂,尤其是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部分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微课程”通过视频影像可以将地理知识、地理现象形象直观且生动鲜活地呈现出来,更加利于学生接受。同时,“微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取“微课程”内容,可查漏补缺,也可强化巩固,是传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和拓展。
2.1方便提前预习
“微课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只能通过书本学习的局限性,借助了网络的优势,学生通过“微课程”进行预习,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要点,去除书本中不重要的内容,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通过更具趣味性、吸引力的“微课程”进行预习,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2提高课堂效率
地理教师利用“微课程”进行教学,通过简短的小视频进行重点及难点的讲解,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将具体的情景呈现出来,避免了学生空想的尴尬,同时通过视频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大气的运动、潮汐现象等知识点进行图像展示,可以省去老师进行板书、板画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影像及动画视频也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学生在枯燥的课堂上溜号,提高学习的效率。
2.3便于课后复习
高中地理涉及的知识较广较杂,且有一定深度,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对老师的讲解不理解,但由于要跟上進度还没办法及时充分地去思考。这样“微课程”就起到了对课堂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的作用。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通过看相关的微课视频自己进行研究,较难的还可以反复进行观看。这样通过自己研究习得的知识通常记忆也更为深刻。由此一来,学生们既强化了知识薄弱点、解决了知识疑难点,也不会对自己学会的部分重复学习而浪费时间。
3、地理“微课程”的制作
3.1地理“微课程”的设计要素
3.1.1选题设计
教师进行“微课程”选题时应充分考虑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学生的基础,针对一些较难的或者较为重要的知识点所展开,如课前导入,地理核心概念的解读,地理重难点的掌握、疑点的突破,课后相关地理知识的扩展等。比如,讲解“天气系统”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形象的动画演示将锋面形成时大气运动的状态进行讲解,并结合央视天气预报的片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
3.1.2时间设计
由于“微课程”往往是针对某个知识点展开的,所以讲解的时间较短,通常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大多为三到八分钟。虽然时间短、容量小、内容少,但是其自主性强、质量高,且较短的时间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有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
3.1.3教学结构设计
在地理“微课程”中,要遵循教学步骤完整、明确教育对象等原则。地理 “微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地理问题的提出、教学活动的安排、解决并总结地理问题等环节。首先其内容应该直奔主题,“微课程”主要的优点就是教学时长较短,这样就不该有那些价值不大的内容,应该直奔主题,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让他们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其次教学的思路一定要清晰,地理“微课程”的教学主要围绕某一知识点展开,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捋清关系,鼓励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且对学生建立的知识结构进行指导。
3.2地理“微课程”中的注意事项
3.2.1重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由于“微课程”从知识点的选取到内容的设计与视频的制作都是由教师一人完成的,很难像传统课堂那样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这样的“微课程”若仅仅是课堂讲授的录制版,难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可以通过一些小思考或实时的小反馈来实现。
3.2.2充分发挥“微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效用
简单的来说“微课程”就是多媒体教学中的一种,但是其用途更加广泛,作用也更加明显,可以适应学生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因此除了在课堂进行应用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其在课前与课后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前用其进行预习,课后用其进行复习,以此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自身的知识构建。
参考文献:
[1]邵志豪.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与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2003
[2]陈海静.基于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4.
[3]程欣.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14.